基于整体视角构建鲁迅形象
2021-09-13薛雯
薛雯
鲁迅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统编版六上第八单元以“鲁迅”为专题,设置了一个主题单元,旨在借助一个单元的力量,从不同的侧面和维度,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和人格魅力。纵观整个单元,编者编选了鲁迅创作的两篇课文《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以及描写鲁迅的两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那个时代社会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理解感知的难度。教师不妨从单元整体性视角出发,解读教材,研读文本,为塑造鲁迅先生的整体形象助力。
一、以文学的视角,感知鲁迅塑造的人物
《少年闰土》作为这个单元的首篇课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经典短篇《故乡》,以儿童化的视角,展现了“我”与闰土从相见到相识,然后再到分别的过程,先后讲述了与闰土一起经历的四件事情:“海边拾贝”“雪地补鸟”“瓜地刺猹”“潮汛看鱼”。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作品,文本中的闰土和“我”,则是捕捉和感知作者鲁迅的重要资源。小说中的“我”,虽然不能与作者鲁迅直接等同起来,但也蕴藏着作者的影子。基于这篇小说的内容,教师不妨可以从这两个维度展开解读:一是身份地位。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小说中的“我”身处大家族,家中不仅雇得起佣工,而且还有家族的祭祀,无形之中展现了“我”作为阔少爷的生活背景,这也与鲁迅儿时的经历相似。二是个性特征。如果我们细读课文,就会从中发现一些不太容易被人发现的资源。比如在介绍闰土时,展现了“我”因为来了“仿佛年纪”的同伴而高兴,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寂寥而渴望玩耍的内在心理。尤其是讲述四件事情的时候,很少对事件进行直接参与性的展现,而是通过人物的对白来呈现,使整个事情的描述从个人纯粹的视角倾吐而出。其中有两次穿插了人物的对话。第一句插嘴的是“管着贼吗”,表面上看好像合情合理,却解释了“我”内心的戒备,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总是会从“被管”的角度来保护自己、戒备他人。第二句插嘴的是“他不咬人吗”,更是体现了“我”对未知事物的心有余悸,形象地展现了“我”内心的怯懦,而随后的答句中“我们这里不算偷的”,将淳朴的民风巧妙地呈现出来,而蕴藏在“我”背后的形象特点也随之浮出水面。
二、从生活的维度,感知晚辈眼中的形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纯粹以“鲁迅”作为描写对象的回忆性散文,出自于鲁迅先生亲侄女周晔之笔,全文依托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描写了与鲁迅先生的六个片段。从题目“伯父”中可以看出,这篇课文始终以儿童独有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鲁迅,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刻画视角,是从一个平凡的维度来展现鲁迅形象。
解读这篇课文,就要从儿童的视角,关注课文中所描写的众多细节。比如作为伯父,检查和指导作者读书,委婉地批评了作者,同时还送了书,这与同学们的家长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很多教师习惯于从更高的层面来拔高要求,提炼出“寄寓青年发展”的主题,这样的解读诚然是正确的,但是完全背离了作者创作的视角和出发点,同时也脱离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要尊重作者的表达欲望,从这件事情中感受一个普通长辈对于晚辈的鼓励和鞭策,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幽默、玩笑的味道。
类似于这样的视角和细节,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或者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时,就可以将自己看成是鲁迅的一个亲人,借助文本的语言文字逼近鲁迅,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将一个严格而不失慈祥、正直而不失风趣的人物形象,镌刻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意识之中,让原本看似高大上的伟人形象,进一步平凡化、亲切化,更加吸引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解读和感知鲁迅先生的特点。
三、依作品的主题,洞察深度批判的形象
这个单元中《好的故事》是一篇抒情性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这个故事美丽、幽雅且有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发生在自己的故乡。鲁迅先生在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展现了“诸影诸物”的特点以及变化过程,让家乡每一个事物都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而这一切又显得如此光怪陆离,一旦解散,就近乎于撕扯;一旦融合,即与吞噬无异同,以至于这一切“不真实乃至可怖”。一旦从这一幻境中走出来,就只能剩下“霓虹的碎影”。
鲁迅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指出:所谓的悲剧,就是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全部毁灭掉,而且还将毁灭的过程展示给人看。那自己所想象出来的、展现出来的这些资源,又都成为片片了,这不正是“悲剧吗”?站立在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再次进行审视: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感知与追求,寄托在幻境中,在现实生活中不正缺乏这样的美好吗?鲁迅先生之所以不惜笔墨,先极力渲染画面的美好,然后再将其奋力地完全撕扯,就是为了让读者在如此奋力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一美一损之间,不仅展现了鲁迅对于美的追求、向往和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丑的厌恶、鞭挞。
解读这篇课文,同时还需要充分借助教材“阅读链接”中,编者所编选的冯雪峰和李何林的资料,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鲁迅先生散文背后所蕴藏的力量,感受其批判者的特点,最终向着这位思想家、文学家不断迈进。
四、聚生死的视角,瞻仰光辉永生的形象
臧克家先生创作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在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完成的,这一诗作与鲁迅先生“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一人生信仰完全贴合。与单元中的小说、散文等题材不同,这首现代诗以形象、对比性的语言,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鲁迅的一生,文本解读需要在这样丰富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凸显一个高度精神化、抽象化的形象。
教师不妨统整单元其他文本的资料,为这首诗的解读助力,以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情感。比如,利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对待车夫时的“蹲着”“半跪”“敷药”等一系列动作,感受鲁迅先生对于最底层劳动人民的關心。可以借助鲁迅先生对于佣人阿三,感受鲁迅先生内心的悲悯与善良。也可以借助课文一开始“鲁迅先生去世之后,送挽联和花圈人物众多”这一现象,感受劳动人民对于鲁迅先生的无比爱戴。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其他的作品,全方位理解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比如郁达夫所写的《怀念鲁迅》,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以及许寿裳所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等,借助这些作品中所描写的事情,鼓励学生迁移这些资源,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并将这些资料转化成为解读诗歌、体悟“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一深刻的中心主题。
经历了这样的解读和感知,尤其是众多作家在鲁迅去世之后的多维评价,进一步建构起对鲁迅这一精神不死的永生者形象的整体性感知。
总而言之,这个单元是学生首次在教材中接触鲁迅,也是第一次以一个单元的方式,系统化、立体化感知人物的基本形象,分别从儿童者形象、长辈形象、评判者形象和永生者的形象,引发学生内在思维意识,积极构建学生内在的认知状态,让学生全面理解单元一组课文的文本信息,同时也在多维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立体化感知了鲁迅的整体性形象,达成了编者创编这个单元的整体性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