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似寻常最奇崛

2021-09-13肖仁宗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9期

肖仁宗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句中“年底”出现两次,难道是简单地重复吗?陈日亮老师说:“我读鲁迅讲鲁迅,如果真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就只有一点——特别注意鲁迅独特的语言形式,他的奇特的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以及运用语词的特有力量。备课时,我会将更多时间花在语言文字的揣摩品析上。” 本文拟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探究《祝福》中“年底”一词的“特有力量”。围绕“年底”一词进行深度学习,在探究中提升学生词句积累运用的素养。

一、查阅小说背景,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阅读文章首当其冲要了解作家是在何种背景下创作的,即知人论世。这篇小说鲁迅先生创作于1924年,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已有时日,然而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尤其是思想现状还没有得到改变,或许外面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沸沸扬扬,而在中国广大的村镇,依然如一潭绝望的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封建礼教在中国社会还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风雨不动安如山。鲁迅先生以其睿智的眼光洞察世事。时代的呐喊撼不动村镇里的“铁屋子”,鲁镇正是这样的铁屋子,村民们浑浑噩噩,迷迷茫茫,似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这样就给小说中的人物,营造了特定的社会背景,为人物行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景。“旧历年底”的时代背景中更显“年底”的深层内蕴,因为“年底”不仅给作者走进鲁镇提供了契机,也为下文叙事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为各方提供了角力的舞台,这是封建礼教最为盛行的时节。选择“年底”就是选择了最典型的环境,就是给时代背景抹上了最浓重的礼教色彩。在这典型的环境中叙述祥林嫂的生死悲欢,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开来,令人悲催不已。而小说的这些背景及年底时的场景,学生应主动地去搜集、整理,还可延伸阅读鲁迅的作品《彷徨》,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当时鲁迅先生“荷戟独彷徨”的精神底色。

二、梳理主要情节,提升思维能力

年底的头等大事为祝福、祭祀祖先和天地圣众,祈求好运,这也是最为隆重,体现封建礼教气氛最浓的时节。小说中共有四次写到祝福,而这四次中祥林嫂的命运是大相径庭,第一次尚能参加祝福的幕后劳作,但后三次却连幕后辛苦劳动的权利也被剥夺,因为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环境中,祥林嫂已然被深深地钉在“失节”的耻辱柱上,被视作“不干不净”的人。尤其是最后一次的祝福,四婶的断喝声彻底摧毁了祥林嫂的人生寄望。无论她如何的努力,越挣扎束缚越紧,以至于达到生命的窒息。正是在年底的祝福中,各色人等尽情展示了对祥林嫂这类人的世俗眼光,正是这些犹如风霜刀剑般的眼光,让祥林嫂痛不欲生、万念俱灰,乃至在封建礼教的喧嚣声中寂然逝去。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在任务活动(填写下表)中去挑选、占有,进行整合表达,实现与文本对话、与小说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也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这样做的效果,不仅厘清了文章脉络,梳理了祥林嫂的命运轨迹,也让学生对文本的思路更加清晰,在繁杂的叙述中去思考判断,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暗示人物的命运,提高鉴赏能力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小说开头的第一句,除了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之外,也为我们揭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和结局。一方面,“村镇上不必说”,新年仍然是“年年如此”的新年,没有因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改变,封建礼教氛围浓厚,依旧发出“沉闷的钝响”。祥林嫂却恰恰在最为顽固的讲理学的鲁四老爷家帮佣,把丧夫失子的祥林嫂放在了矛盾最为激烈的漩涡中,让祥林嫂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只能在这封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至窒息而死。另一方面,天上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这个新年的气象是什么呢?那是天地各路神灵在尽情享受着温顺的愚民给予的供奉,而在享受着这些供奉之时,给地下的这些虔诚的信徒以新年的祝福,对于祥林嫂这样的所谓的“谬种”,自然不在其中了。她临死之前对灵魂有与无的追问,在“我”善意的或许有与无的模棱两可的回答中,带着满心的煎熬,寂然死去,怎不令人唏嘘不已。“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祥林嫂连起码的祝福资格都被剥夺,何来天地圣众给予她的祝福呢?有人说祥林嫂是没有春天的女人,确实,没有了年底的祝福,又何来人生的春天呢?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可以推知。因为天上地下沆瀣一气,即便“醉醺醺”,但三纲五常等金科玉律却套住了自己,也把鲁镇人死死地套牢。所以,文章的开篇,最像的年底,就暗示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中无帮助之人,只能被封建礼教噬啮而亡。

四、揭示写作意图,提高思辨意识

“年底”如何能夠体现出小说的写作意图呢?祝福这个特定的习俗是在年底才会举行的,绍兴一般从腊月20~30日这段时间陆续展开各种活动,高潮当属年三十这一天,一般这天先祭祀菩萨神灵,然后祭祀祖先,这一天封建礼教氛围最为浓厚。祥林嫂在人们的内心最为虔诚的敬神祭祖之际,满怀悲苦,满心恐惧,倒毙在鲁镇的犄角旮旯里。令人深思的是,人们对她的悲惨死去的态度,小说从鲁四老爷、短工及“我”等不同视角进行叙述:鲁四老爷的刻毒与冷漠、短工的漠然与麻木、我的悲悯与同情,身份地位不同,态度各不相同,正如丁玲在评价祥林嫂之死时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一语中的,便撩开了各色人等的思想面纱,显露出吃人的本相。而这种本相,在年底祝福时分表现得更为狰狞。祥林嫂的命运,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她是无路可走的,唯有一条在不该死去的时候而惨然死去这条不归路。可祥林嫂挣扎过,她以封建礼教来对抗封建礼教,尤其在年底祝福的时候,想以“捐门槛”来漂白下自己的身份,作茧自缚,悲剧不言自明。这从另一个角度引人深思,封建礼教对广大妇女的桎梏与摧残,如何才能消除,带着这些疑问,在思考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

看似寻常最奇崛,两处“年底”意不同。“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积累、梳理、探究小说中的关键词语,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进而创生新意,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才可能满载一船星光,在积累探究里放歌。

本文系“提升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