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锡纯运用当归经验探析

2021-09-13郭甘霖牛坤旭马天越寇秋爱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乳香张氏血虚

郭甘霖 牛坤旭 马天越 寇秋爱(指导)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当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云:“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1]24其味甘、辛,性温,后世常言其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张锡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精研医理,师古不泥,临证经验丰富,对于当归的应用也有着独特的体会,并扩大了当归的应用范围。穆超超等[2]对张氏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药物的使用进行了数据挖掘,发现当归在书中使用的频次居第6位,可见当归为张氏常用药物之一。现将本书中使用当归的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组方浅析如下,以供借鉴。

1 功效主治

1.1 活血理气,祛风开痹 张氏[3]72言当归“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又言“归、芎兼理气分”[3]822,可见当归除可活血化瘀外,亦有理气之功效,对于气血瘀滞不通所致肢体各处疼痛、癥瘕积聚、妇女月经不调,皆有效验。此外,当归活血之功效还可用于治疗内外中风。张氏[3]72云:“其表散之力虽微,而颇善祛风,因风着人体恒致血痹,血活痹开,而风自去也。”又因当归味辛而温,其力可外达肌表,故由于风袭经络所致的肢体麻木、偏枯痿废可用当归活血以祛风。郑曙琴等[4]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以“当归”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有534则方剂将其用于治疗中风,可见当归活血祛风疗效确切。又因当归兼具补血之功,而“产后之发搐,半由于受风,半由于血虚(血虚不能荣筋)”[3]72,故张氏认为其治疗女子产后受风发搐有独特优势。当归既可活血以祛风,又可生血以补虚,因此张氏在治疗此证时恒重用当归一两,少佐散风之品,皆可随手奏效。

1.2 补血养阴,助孕下乳 当归气香液浓,为补血之良药。张氏[3]72认为:(当归)“能补益脾血,使人肌肤华泽……举凡血虚血枯,阴分亏损之证,皆宜用之。”《景岳全书·本草正》言当归:“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5]可见当归可治疗诸多阴血亏损之证。张氏[3]72还认为:“当归能生血即能滋阴,能滋阴即能退热也。”故当归之性虽温,却能治疗血虚有热者。此外,当归亦具有助孕、下乳之功效。张氏[3]497认为:“人之血海,其名曰冲……在女子,则冲与血室实为受胎之处。”凡人素无他病而长期不孕者,“大抵因相火虚衰,以致冲不温暖者居多”[3]497。当归可补血以充血海,又可温通冲脉,故可治疗妇人血海虚寒所致的不孕。当归还可治疗妇人由于血虚所致的产后乳少。《赤水玄珠》云:“夫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男子化而为精,女子上为乳汁,下为经水。”[6]可见血乳同源,当归补血之效亦能促生乳汁,张锡纯所拟之滋乳汤即用当归生血以下乳。

1.3 质润性滑,通便催产 因当归质润而性滑,故张氏[3]72言其“能润大便,兼能利小便”,可治疗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又因当归性滑而兼有补血之功,故与重坠之赭石配伍可治疗产难。《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云:“至于当归之滑润,原为利产良药,与赭石同用,其滑润之力亦愈增也。”[3]504

1.4 引血归位,止血宁血 张氏[3]72言当归“活血兼能止血”,且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应用得当亦能止血。醋炒可使其气降,故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酒炒可使其气升,可用于治疗二便下血。如书中治王鄂庭之小便溺血,用黄酒煮当归一两饮之而愈。书中还引用傅青主治老妇血崩之法,用黄芪、当归(酒洗)各一两,桑叶十四片,煎汤送服三七细末三钱,二剂血止,四剂不再发。治少年妇女亦效。张氏曾治一人,年四十余,得溺血证,用当归一两酒煮饮之而愈。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检索当归,有416则方剂用于治疗诸多出血证(吐血、鼻衄、小便出血等)[4],可见当归止血之功用亦显著。

1.5 养阴润肺,止咳平喘 张氏[3]72认为当归“内润脏腑,外达肌表,能润肺金之燥,故《本经》谓其主咳逆上气”。当归功善补血,津血同源,血可生津,当肺失濡润而咳喘短气时,当归亦可润肺止咳;若肝火炽盛,反侮肺金,当归可补充肝之阴血,柔肝缓急,平息木火,肺金不受火刑,咳喘自止。现代有医家认为当归通过补血、养阴、生津等功效使阴血津液充足,又可和血而降气、畅血而行气,肺气宣发肃降不失其常,则咳喘自宁,并且认为当归对于阴虚哮喘更有效[7]。

1.6 甘以缓急,和血止痛 张氏认为当归之味甘胜于辛,故可缓急止痛。《黄帝内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当归味甘,又可补益肝血,可治疗肝之气化紊乱或肝血不充所致的拘急疼痛。由于当归性温兼能补血活血,故对于血虚血瘀所致的诸痛证亦有效验。如“答月影女士问疼经治法”中,使用当归一两加温通活血之药治疗血海虚寒之疼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当归挥发油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抑制环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有关[8]。

2 用法用量

2.1 用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用当归皆言“当归”或“当归身”,未提及当归尾的应用。张氏将当归广泛用于汤剂、丸剂、散剂。用于散剂时,由于当归质润,故将当归用纸裹置炉旁候干轧细;将当归用于止血时,使用醋炒或酒炒。因当归之味辛可宣通气分,又可润肠通便,故“虚劳多汗、大便滑泻者,皆禁用”[3]72。

2.2 用量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当归的用量为二钱到一两,折合现代用量约6~30g,以三钱(9g)、五钱(15g)居多。 见表1。

表1 应用当归的方剂及用量

3 创新古方

3.1 加味黄芪五物汤 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基础上去大枣,加当归、白术、秦艽、陈皮,可治周身关节皆痛或但四肢作痛之历节风证。当归可活血以祛风,白术可除风寒湿痹[1]5,秦艽为散风之润药,祛风而不伤血,陈皮之筋络似脉络、棕眼似毛孔,可引肌肉经络之风达皮肤由毛孔而出,如此变通则祛风之效增强,祛邪而不伤正。

3.2 加味玉屏风散 在玉屏风散基础上加当归、桂枝活血以祛风,黄蜡、白矾以固护膜原,增强祛风与防风之力,可治破伤后预防中风,或已中风而瘛瘲,或因伤后房事不节以致中风。

4 创制新方

张锡纯运用当归创制了诸多新方,在此仅择代表方剂论述。

4.1 活络效灵丹 方用当归(五钱)、丹参(五钱)、生明乳香(五钱)、生明没药(五钱),治疗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及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瘀。方中当归活血兼能理气,配合活血化瘀之丹参、乳香、没药,“于流通气血之中,大具融化气血之力”[3]346,药物少而精,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4.2 和血熄风汤 方用当归(一两)、生黄芪(六钱)、真阿胶(不炒四钱)、防风(三钱)、荆芥(三钱)、川芎(三钱)、生杭芍(二钱)、红花(一钱)、生桃仁(带皮尖钱半捣),治疗产后受风发搐。方中重用当归活血以祛风,又可补产后之血虚,配合黄芪补气固表,虽治产后受风,实以补助气血为主,盖补正气即所以逐邪气,配合余药补血活血、祛风通络,攻补兼施。

4.3 寒淋汤 方用生山药(一两)、当归(三钱)、小茴香(炒捣二钱)、生杭芍(二钱)、椒目(炒捣二钱),治疗寒淋。当归性温,又可润滑以利小便,配合生山药、生杭芍补益阴液,小茴香、椒目温暖下焦,可治疗寒凉收引所致小便不利。

4.4 大顺汤 方用当归(一两)、野党参(一两)、生赭石(轧细二两),治疗产难,必胎衣破后,小儿头至产门者才可服之。当归、野党参可补助气血,当归性滑润,配合重坠之赭石,使力能下行,以成催生开交骨之功。

4.5 干颓汤 方用生黄芪(五两,去渣重煎)、当归(一两)、干枸杞果(一两)、山萸肉(一两)、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鹿角胶(捣碎六钱),治疗肢体痿废或偏枯,脉象极微细无力者。方中重用黄芪以补胸中大气,使血液可随气上升至脑中;当归补血活血,又可濡润黄芪不使其燥热;山萸肉、枸杞补益肝肾、充盈督脉,乳香、没药开血痹,流通痿废者久瘀之经络;鹿角胶善补脑髓,合用之可使身体逐渐强壮,活动自如。

5 灵活配伍

5.1 当归配伍黄芪 当归善补血,黄芪善补气,二者共用为古方之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脾肺之气,气旺血自生,与补血之当归同用可大补气血,黄芪得当归之濡润亦不至太过温燥,二者同用可治疗劳伤血虚、外伤大出血、血虚发热等。对于风寒侵入经络,行于肌肉之间,以致麻木不仁,肢体关节不利,或产后受风发搐者,黄芪可“升补胸中大气以通于卫气,自能逐风外出”[3]349,当归可活血以祛风,二者同用,共奏驱风逐邪之效。张氏认为黄芪善补肝气,“肝属木而应春令,其气温而性喜调达,黄芪性温而升之以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3]33,当归善补肝血,二者合用可补肝之气血,治疗肝气虚弱不能调达、肝血亏虚不能充盈等。

5.2 当归配伍乳香、没药 当归可补血活血兼能理气,乳香、没药善活血化瘀通络,三者合用可通调气血,治疗气血亏虚,流通不畅,经脉郁滞之疼痛、麻木甚至偏枯痿废。对于肝气郁结不舒者,三者合用还可疏通肝血以解郁,有云:“当归与乳香、没药同用,养肝即以调肝,而肝气之郁者可化。”[3]509

5.3 当归配伍芍药 张氏[3]74认为芍药“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之要药”,当归可润滑以利小便,二者同用可治疗小便不利、癃闭等;当归补血兼能理气,芍药滋阴兼可养血,二者同用可治疗温病耗灼阴血或久病不愈所致的阴虚血亏。对于肝体木硬者(现代医学之肝硬化),张氏亦用二者补血柔肝,肝血充沛则变硬之区域可和缓而变柔;当归与芍药同用还可缓肝木之急以止痛,如当归芍药散可治疗妇人腹中诸疼痛。

6 张氏验案摘录

“陈锡周,年六旬,因操劳过度,得胁下作疼病。其疼或在左胁,或在右胁,或有时两胁皆疼,医者治以平肝、疏肝、柔肝之法皆不效。迁延年余,病势浸增,疼剧之时,觉精神昏聩。其脉左部微细,按之即无,右脉似近和平,其搏动之力略失于弱。处方:生箭芪五钱、生杭芍四钱、玄参四钱、当归三钱、滴乳香炒三钱、生明没药三钱、生麦芽三钱、川芎二钱、甘草钱半……连服四剂,胁疼愈强半……脉象左部重按有根,右脉亦较前有力……将药连服十剂,身体浸觉健壮。”[3]1095

按:张氏临证注重脉诊,患者左脉微细,加之胁部为肝经所过,当为肝气虚弱不能调达导致胁部疼痛,肝居于右而其气化在左,肝气郁于所行之地则左胁疼痛,郁于所居之地则右胁疼痛,当以补益肝气为主,而以升肝化郁之药辅之。张氏认为黄芪为补肝之主药,恐其性燥助肝火,以芍药、玄参之滋阴凉润者济之,乳香、没药活血通经,川芎、麦芽疏肝解郁。当归与黄芪配伍可气血双补,与乳、没配伍可加强通经活络之力,与川芎、麦芽配伍可舒达肝之郁结,与甘草配伍可缓急止痛,数药并举,效如桴鼓。

7 临床验案

笔者有幸随诊于寇秋爱主任医师,发现当归在风湿免疫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活血通经、宣通气分、祛风开痹、缓急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风湿免疫病,或西医不能明确诊断而属于中医之痹证范畴者。现摘录一则验案于下。

刘某,男性,40岁,2019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右髋关节冷痛、左下肢间断胀痛2年,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2年前曾在工地潮湿处居住,渐出现右髋关节冷痛,左下肢间断胀痛,雨天明显,未就医。1周前因吹空调症状加重,就诊于西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CCP)阴性,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阴性,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阴性,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15U·mL-1,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2.55mg·L-1, 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50U·mL-1,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19mm/h。刻下症见:右髋关节发凉,隐痛,左下肢发胀,左臀部久坐则麻木,乏力,畏寒,纳眠可,大便偏稀,小便正常,舌淡胖苔白,舌下瘀斑。诊断:痹病(寒湿痹阻证);治法:活血祛风、通络止痛。处方:当归15g,生黄芪30g,赤芍15g,桂枝10g,细辛3g,生甘草10g,通草10g,防风10g,羌活10g,川芎10g,川牛膝30g,姜黄10g,薏苡仁30g,天山雪莲6g。共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9年12月26日二诊。右髋关节冷痛减轻,久坐左臀部已不麻木,仍有左下肢发胀,乏力、畏寒减轻。纳眠可,二便调。上方加制川乌6g,改当归20g,继服14剂,用法同前。

2020年1月9日三诊。自觉右髋关节冷痛减轻80%,左下肢胀痛不明显,身体较前有力,畏寒减轻。上方继服14剂,后患者未再复诊。

按:患者久居潮湿阴冷之处,寒湿之邪入体,渐出现关节冷痛。《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入。”[9]寒邪夹湿,留滞经络之中,阻滞气血,不通则痛、胀。《素问·痹论篇》云:“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金匮要略》亦云:“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经脉不通,营卫之气不行,肌肤失养,发为不仁,故左臀部久坐则麻木。寇师以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为法,以自拟养血温通汤加减。其中当归活血祛风、通经止痛,配伍生黄芪补气,桂枝、细辛、通草、天山雪莲、制川乌温通经脉,防风、羌活祛风逐邪,赤芍、川芎、川牛膝、姜黄活血通经,薏苡仁祛湿除痹,诸药合用,效如桴鼓。

猜你喜欢

乳香张氏血虚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乳香,阿拉伯人抗疫的“白色黄金”
乳香如何跃升“国民香料”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本草纲目》选读
“妻管严”沈括
正交设计法优化当归苦参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