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域金融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1-09-13吕风勇
吕风勇
由于县域具有空间大而散、交通通信相对不便、先进科教资源缺乏、金融发展水平偏低等特点,县域经济相对城市经济存在较大的发展劣势,更需要足够力度的政策支持来对冲城市过于强大的虹吸效应。特别是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直接关乎资金流向,深刻影响各类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有效配置,不断缩小城市和县域之间金融发展差距,对于县域经济充分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县域与市辖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
我们选取金融深化程度、存贷款占比和存贷比三项指标来考察城区和县域之间的金融发展水平情况。由于主要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区域金融发展情况,相关数据时期跨度为2013~2019 年,并且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2020年)中各城市的全市数据和市辖区数据为准,倒算各城市所辖市辖县(为简化, 这里也包含市辖县级市)总体数据。由于201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进行了区划调整,需要使其区、县口径统一。具体做法:撤县改区或撤区改县的区域单元,时期跨度内统一调整为市辖区;发生管辖范围变更的,时期跨度内统一调整为现辖城市的区县。调整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或者区县统计公报等。剔除部分所辖没有市辖县、时期跨度内撤地设市及数据不可得的城市,最后共得分布在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68个城市的区县样本。
金融深化程度
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包含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工具多样性等。我们仅选取金融相关比率即存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来衡量区县的金融深化程度。2019年,全国城市市辖区平均金融相关比率为3.57,而市辖县这一比率只有2.07。不过,无论是市辖区还是市辖县,金融相关比率平均水平都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2013年市辖区金融相关比率是市辖县的1.86倍,2019 年已经下降至1.72倍,二者的相对差异程度也略有缩小。
分地区来看,2019年,东北地区无论是市辖区还是市辖县金融相关比率都最高,分别达5.03和2.62;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市辖区金融相关比率分别為3.47、3.33和3.25;中部地区市辖县金融相关比率最低,只有1.79,而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2.11和2.07。不过,2013年东北地区市辖区和市辖县金融相关比率却最低,这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区县GDP不仅遭遇大幅统计性下调, 而且增速也相对缓慢,最终推动金融相关比率快速升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深化速度加快。
全国市辖区和市辖县金融相关比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GDP规模差异造成的,而是存贷款规模导致的。2019年,全国市辖区平均GDP规模只是市辖县平均规模的1.14倍,而存贷款余额平均规模前者是后者的2.22倍,贷款余额之比更是达到2.66 倍。2013~2019年期间,全国市辖区与市辖县金融相关比率相对差异程度略有缩小,系由二者GDP规模之比增大与存贷款余额之比减小共同所致,但主要还是由市辖区GDP增速明显超过市辖县GDP增速所导致的。
存贷款占比
我们采用两类存贷款来观察市辖县存贷款余额占区县全部存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类是先计算全国或某地区范围内市辖县存贷款余额之和,再计算其占全国或某地区范围内区县存贷款余额总和的比重,即总量和概念上的存贷款占比。另一类是先计算各市辖县占全市存贷款余额比重,然后求全部市辖县的平均值,即均值概念上的存贷款占比。
总体来说市辖县存贷款占比相对偏低,特别是总量和概念上的存贷款占比更是如此。201 9年市辖县存贷款占比只有31.01%,平均概念上的存贷款占比略高,但也只有42.57%。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市辖县存贷款占比在四大地区中是最高的, 东北地区则最低。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2019年市辖县存贷款占比相比2013年仍然略有提高,只有东部地区市辖县存贷款占比略有下降。
存贷比
存贷比通常指一个地区的贷款-存款比率,可以反映该地区金融资源筹集和利用能力。2013~2019年市辖区存贷比显著高于市辖县,同时,尽管二者存贷比都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市辖县存贷比提升速度明显低于市辖区。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全国存贷比为0.79,全部样本城市存贷比平均值为0.75,其中,市辖区达到0.82,而市辖县只有0.66。
2019年,东部地区市辖区和市辖县存贷比最高,分别达到0.86和0.70,西部地区则分别为0.84和0.69。相比而言,东北地区市辖区存贷比最低,只有0.70,而中部地区市辖区存贷比最低,只有0.60。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要显著好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县域金融发展区间差异与市辖区的比较
市辖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区间差异,以及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区间差异,还需要进行定量的测度分析。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区间差异,这里选择泰尔指数作为测度方法。
表1列明了全国样本城市市辖区和市辖县存贷款余额差异The il指数计算及分解结果。2019年,根据计算结果,衡量市辖县存贷款余额的总体差异的泰尔指数为0.0586,比市辖区的0.0758略小。但是,衡量市辖县存贷款余额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等四大区域差异的泰勒指数达到0.0073,明显大于市辖区的0.0004,同时区域内省间差异泰勒指数也达到0.0260,也大于市辖区的0.0208。事实上,市辖区存贷款余额省内差异泰勒指数只有0.0306,甚至不及市辖区差异泰勒指数的1/2,是导致其总体差异泰勒指数较小的主要原因。由此不难推知,同区域或邻近区域的县域经济体金融发展水平相差无几,更大差异还是存在于不同区域或者不同省份之间。相形之下,由于省内城市的等级差异较大,省内不同城市的市辖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反而是区域间或省际间差异相对较小。2019年,市辖县存贷款余额东部地区省内差异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小;市辖区存贷款余额也是东北地区省内差异最大,但中部地区省内差异大于西部地区,同样东北地区也最小。
相比2013年,2019年无论是市辖区还是市辖县,总体差异泰尔指数都明显变小,表明各地金融发展水平发展更趋于均衡。同样,无论是省内差异、区域内省间差异还是地区区域间差异,市辖区和市辖县分解后的泰尔指数也全部不同程度地有所变小,表明各地金融发展水平在主要区域层面大都呈现区域均衡之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西部地区2019年市辖县省内存贷款余额省内差异泰勒指数较2013年有所上升,并超过了中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省份内部市辖县金融发展更加趋于不均衡。
市辖区和县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根据上文分析,概括地讲,县域金融发展与市辖区相比存在两个方面的显著差异,一是县域金融发展水平偏低,二是四大区域间和省份间县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较大。这些差异主要是哪些方面导致的?一般来说,包括经济结构因素、区域管理便利性、规模效应显著性、经济发展潜力等几个方面。
经济结构因素。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对金融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一般地说,除了投资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大部分农业投资仅限于种子、化肥和部分农机设备,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偏低,同时,也缺少价值稳定且易于变现的抵押品,金融机构对提供贷款也缺乏兴趣,农业产值占比较大的县域,其金融发展更易受到制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投资规模更大,对金融需求更为强烈。市辖区往往因拥有更高等级的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二产业更为发达,同时受益于城镇化及其房地产业发展也更为充分,金融由此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
区域管理便利性。在一个城市中,市辖区通常居于地理中心位置,也更多的是高层级的行政管理中心,金融机构区域管理总部坐落于市辖区,要比任何一个市辖县更具有管理便利性,也更易与金融主管或者监管部门进行沟通。金融机构区域管理总部, 往往具有更大的金融管理权限,由于信息获取、联系交流的便利性,通常会更大力度支持所在地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同时, 市辖区也多是其他行业区域管理总部,与这些区域管理总部的直接联系交流也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规模效应显著性。市辖区人口密度较高,金融服务网点布局可以更为丰富和完善,而市辖县人口密度相对较低,金融服务网点布局成本较高,对服务网点布局形成制约。同时,部分因为客源不足而无法在县域设置的特殊金融服务网点,在区域辐射力较强、经济规模更大的市辖区进行设置也成为可能。而且,市辖区企业相比市辖县,规模更大效益更高,偿还金融债务能力更强, 对金融服务机构的吸引力也更强。
经济发展潜力。全国城市样本数据表明,市辖区平均经济增速高于市辖县,表明市辖区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企业通常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壮大机会,对于保障债务安全意义重大,而风险管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因此, 市辖区经济发展潜力大,更易带来金融服务行业的繁荣发展。
产业附加值高低。相比市辖县,市辖区产业附加值相对较高,形成产业附加值的工资薪金和利润也会较高,这直接导致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上升,有利于提高金融相关比率。不过,由于半城市化的存在,县域外出务工人员倾向于将劳务所得寄回家乡进行储蓄,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辖县产业附加值偏低所导致的低储蓄率的影响。
对缩小县区金融发展差异的思考
县域与市辖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的差距,使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减弱,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或者调整制度安排,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
营造良好的县域发展环境。提升县域各类经济技术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层级,推动制造业主要向县域布局。改善县域包括司法环境、政策环境等在内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落户。
调整现存的歧视性优惠政策。市辖区作为区域中心,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享受财税、金融、投资等多方面优惠政策,县域却普遍无法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导致这些优惠政策带有对县域的歧视性,需要取消或者向县域延伸。
致力于区县公共服务均等化。市辖区在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发展程度远超市辖县,公共服务的严重差异导致产业、人才等各类资源向市辖区转移,显著削弱了县域的发展能力,拉大了二者发展的差距。只有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一定程度上抵消市辖区对县域的过度虹吸效应。
实行更大力度的金融倾斜政策。对县域层面的各类贷款允许更高的不良贷款率。结合乡村振兴,设立多层级的担保金优先保证农业贷款、村民消费或创业贷款等融资需求。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采取直接经营或者代理等多种模式,在县域增加服务网点。通过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县域存款向市辖区转移比例,增强金融存款在本地转化为贷款的能力。
当然,由于县域与市辖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部分受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影响,因此在出台政策或者进行制度调整时,也应注意避免矫枉过正。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杨生恒
ysh1917@163.com
宏观经济月度资讯
我国外贸1~9月累计同比增长22.7%
10月13日,据海关总署统计,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5328.8亿元,同比增长18.3%。1~9月累计进出口总值为283264.1亿元,1~9月累计同比增长22.7%。
9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PPI涨幅继续扩大
10月14日,國家统计局公布消息,9月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10.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其中新涨价影响约为8.9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1%,比2019年同期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5.0%。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833亿元,同比增长4.4%;比2019年9月增长7.8%,两年平均增速为3.8%。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
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7827亿元,同比增长7.3%;比2019年1~9月份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3.8%。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7473亿元,同比增长9.8%。
全国税收收入1~9月累计同比增长18.4%
10月22日,据财政部统计,1~9月累计,全国税收收入140702亿元,同比增长18.4%;非税收入23318亿元,同比增长5.4%。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月累计同比增长2.3%
10月22日,据财政部统计,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29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4139亿元,同比下降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154亿元,同比增长3%。
1~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74.18万亿元人民币
10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9月份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9.8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7万亿美元)。1~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74.1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92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