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生物安全教学模式探讨
2021-09-12朱春凤武晓丽宫晓群
朱春凤 武晓丽 宫晓群
摘 要:随着生物医用材料临床转化和应用的不断扩大,其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涌现。究其原因在于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储备不足,特别是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针对此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生物医用材料课程在生物安全评估方面的教学现状,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该课程建设的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安全评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2-0154-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linical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the related biosafety problems are emerging. The reason lies in the lack of education and reserve of relevant talents, especially in the absence of th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osafety teaching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rough discussing th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other aspects, we hope to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biomedical material; biosafety assessment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健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其中健康需求已成为高质量生活水平的核心问题,促进国家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也促使医疗器械和药品市场蓬勃发展。目前,新兴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开发往往依托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因此,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科研和临床转化也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竞争的热点和难点。
生物医用材料是指用于对生物体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等,以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一类人工或天然的材料[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等过程,不断推动现代医学水平迅猛发展,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生物医用材料转化到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多,其相关的医学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安全问题予以关注,同时这也是我国亟待解决和加强的学科领域。
生物医用材料相关的生物安全评估涉及生物学、材料学、医学、电子科学、机械学等多学科、多专业,交叉性强。目前国家虽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进行生物医用材料相关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评估,但研发和临床转化的主体机构(如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临床及市场转化医院和企业等单位)却将主要精力投放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转化和应用等阶段,较少关注生物医用材料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导致科研发展至今,生物医用材料临床转化应用产生的生物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无论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导致的医疗事故频发,对患者健康和国家医疗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建立健全生物医用材料安全评估的教育、培训和审查机制至关重要。可以预测,中远期对该领域专业人才将会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因此将生物医用材料相关的生物安全评估教育结合到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高等教育中,培养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也是在当下的产业、科技大环境下,国家治理、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而这势必推动本科生教育的深层变革。
一、高校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生物安全方面教学现状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它不仅涉及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等诸多领域,而且科研发展更新速度快[2],现有的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常常滞后于市场产品的发展,对其相关的生物安全评估难度增大,且往往评估不足,导致生物安全问题频发,因此亟需相关人员不断扩展新知识和改进原有评估方法。目前我国开设生物医用材料这门课程的高校并不算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门课程要求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学科知识,授课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前沿知识敏感性和辨别能力,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授课,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授课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目前该方面师资力量极其匮乏,有些高校即使开设相关课程,对于生物材料安全等难点,教学过程中也仅是一带而过。此外,在高校教育中也常常存在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学生对相关科研的参与度不高,很多本科生只重视生物医用材料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较少参与相关科学研究[3]。高校教育中的缺乏和忽略对于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研究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这对于国家在生物医疗器械测试方面的人才培养极其不利,因此亟需强化该方面的高校基础教育。
生物医用材料来源多样,种类繁多,在医疗健康领域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生物安全评估的难度。特别是应用于人体内外检测和治疗相关的医疗器械和医药等,如缺乏有效的生物安全评估与监管,将对人体健康乃至社会稳定产生极不利的影响,因此生物材料安全是生物医用材料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加强本科生生物医用材料安全评估意识的培养。生物医用材料课程知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一般在高年级开设,因为它与多门课程都有密切联系,在开课之前必须掌握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大学化学等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能力,学生才能较好的学习理解并进一步思考该课程的内容。而纵观国内教学现狀,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数相对较少,生物医用材料安全这部分内容所占学时数更是不足,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因此任课老师很容易将课程教学局限于幻灯片与板书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及学生知识汲取远远达不到该领域产业和监管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模式,扩大知识面和教学深度。生物医用材料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方面可参考的相关资料较少或者难以跟上其迅速发展的脚步,而与生物材料安全相关的书籍更是匮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某一本参考资料,必须自主进行教材建设。另外,生物医用材料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授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内容枯燥,学授课效率不高等现象,而且高年级的学生面临考研、毕设、就业等压力,同时对学习本门课程在其未来的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充满了不确定性,这诸多问题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的降低,因此对知识的汲取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