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下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研究与探讨

2021-09-12赵生妹王乐李威赵阳许鹏孔令军唐贵进

高教学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改进方法导师制教学能力

赵生妹 王乐 李威 赵阳 许鹏 孔令军 唐贵进

摘  要:在“双一流”的高水平学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急需提升,导师制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合适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能力;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2-0023-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world-class high level construction, the overall teaching level of university teachers, especially the teaching level of young teachers, needs to be promoted urgently. Tutorial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utorial system,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appropriate improvement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words: young teacher;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d method

“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人才,高校教师是“双一流”建设具体实践的主要参与者,打造一支合格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目标[1]。目前,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均是以高学历进入教师队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但是,教学能力是大学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大学教师能力结构的核心,也是大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培养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对于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而最有效地途径就是进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2]。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建立并推广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例如,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导师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加强他们的理论修养和政治信仰、提升青年教师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3]。而南京医科大学则针对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人文的问题实行导师制“一对一”培训[4]。南京邮电大学则要求新入职的、教学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和教学培训与考核[5]。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宋萑[6]提出了通过专业学习社群的建设来促进新教师发展。高祥[7]则从新教师反思自主的角度,提出以“教学反思”为基础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反思”方法。

虽然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但是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讨在导师制下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和影响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因素,提出青年教师导师制合适的改进方法和措施,以帮助中青年教师突破教学上的思维定式,不斷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与时俱进,完成从“会教学”到“教好学”的迅速转变。

一、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因素

当代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是一支不可忽略的群体,但是他们的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对我校115名教师开展有关导师制问题的问卷调查,其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占91.3%,经历导师制培训占54.8%。通过调研,我们获得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因素,可归纳如下:

(一)职称提升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对学科排名、综合排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学科排名、综合排名的评价方式突出了对科研的高度关注。因此,以科研为导向的高校发展政策变得愈加严重,在对教师的职称评审、职称晋升和加薪等方面都是以科研作为最主要的考察因素。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学的弱化愈加明显。目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在入职时一般都与高校签订了合同,实施的是合同制,不是学校正式职工。他们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内报评为更高级别的职务,不然即将被解除合同,俗称为“非升即走”制。同时,由于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审中主要以科研成果作为主要评定参数,甚至直接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青年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若是科研成果较少,很难得以职称晋升。受职称提升的压力,很多青年教师不得不将精力和时间转向科研。

(二)教学经验欠缺

多数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欠缺。事实上,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充分使用启发式、问题式、发现式、讨论式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是,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欠缺,缺少教学氛围的把控能力,因而在课堂上只能采用“满堂灌”的独白、单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听课的积极性。反过来,因为没有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及教学能力的肯定,青年教师也会失去教学热情。例如,在信息论基础课程的信道编码理论教学中,我们课堂上只能讲授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的编码过程,而在实际通信中常使用BCH码、RS码、Turbo码、TCM码,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常被省略掉。青年教师需要通过问题式教学手段,从目前5G中的纠错问题引入信道编码理论和方法,以增加信息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程度。

猜你喜欢

改进方法导师制教学能力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浅谈某电力公司绩效管理实施改进方法及成效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