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记忆放飞梦想
2021-09-12王娜
王娜
摘 要:要使课堂更有效,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记忆力是最基础的能力。记忆犹如活水之源,只有生生不息才能保证学习的基础所在。故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学新知识之前,教师应让孩子进行相关课外阅读,运用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新知识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深入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运用直观性手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实效性;创新能力;记忆力;探究学习
一、运用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学会读书与学得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从小学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一些知识和技能,从而避免了记忆中的最大的弊端——死记硬背。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思考,努力使学生理解各种内在因素、现象之间的意义上的依存关系。学生对新知识思考得越多,就越容易识记。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应根据能形成的概念、规律、原理等教材内容,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独立的观察、思考、操作、练习、阅读等方法,经过比较分析,概括出能得到结论的问题情境;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使其向最近发展区靠近。
三、运用直观性手段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如绘画的直观性手段来使进行理解。如点到直线间的距离,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点,然后再画出直线,再根据画垂线的方法画出垂直线段,这样,抽象概念就通过直观性的绘画表现了出来。学生再依据图进行理解和记忆,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自己画出直观性的绘画图,提高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世界和大自然的能力,在大自然中观察、具体感知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教师应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家长多交流、向家长多建议,向家长讲述一些有关孩子健康生活的方法,比如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让孩子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进行適当的身体锻炼等,保证学生在家里得到的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其次,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身心健康还和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有关。学生在家里的独立学习时的情感色彩会影响他的心情。如果他是带着不得不做的情绪和想法去拿起课本时,不仅他的精神力量受到了抑制,身体的某些部位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比如当学生极不情愿地写作业时,消化机能会产生反应,最终会导致胃肠道疾病。由此可见,教师平常要注意对孩子的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所在,对症下药,让每一位孩子都在快乐的情绪下去学习和成长。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战场,只有在主战场上奋勇直前,所向披靡,学习才会取得突飞猛进的胜利。而如何才能使学习更有效,还需要继续研究和努力。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王飞.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 初中生世界,2020(44):43-44.
[2]张丽莉.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