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思维发展搭建扶梯

2021-09-12陈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阅读教学设计

陈骏

摘  要:思维是无声的言语诉说,言语是有声的思维表达。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教学设计为例,搭建扶梯,追求思维的攀升。教学通过瞻前顾后看年段教学目标,寻找思维发展的起点;通过沉潜文字读文本,发现思维发展的支点;通过搭建思维发展的扶梯,助力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发现写作奥秘、感受人物形象,从而引领学生达到思维发展的远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发展;设计

一、瞻前顾后看联系,寻找思维发展的起点

统编版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将思维单列为一个单元的主题,可见统编版教材对于思维发展的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对提高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就是推测课文中的人物遇到问题时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进而对文字背后和字里行间,作者言犹未尽之处有深入的理解。

关于思维的发展,统编版教材也有清晰的路径,学生拾级而上,能力逐步发展。三年级要求“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四年级“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是形象思维的培养。六年级“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是发散思维的培养,“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是推理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正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点。

二、沉潜文字读文本,发现思维发展的支点

《跳水》是一篇儿童小说,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在环游世界的帆船上,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遇险。最后。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结合文本特点,确定本科教学目标为:1. 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航、艘”等14个生字;2. 能借助人物了解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3. 聚焦核心人物,走进人物内心,还原思维过程,加深对人物的理解。第二、三个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也恰好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支点。

为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思维,设计如下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聚焦人物关系,搭建扶梯把握主要内容

本文角色较多,把握主要内容对学生而言不是十分容易。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这种培养需要方法的指导和长期实践。

在学生无从入手时,搭建扶梯。首先请学生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这对于学生而言,就容易得多。本文有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四个角色。

接着,再请学生抓住人物间发生的事情,画出思维导图。此环节,将复杂的阅读任务分解,有方法、按步骤,通过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条理性思维的发展,并有利于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的迁移。

活动二:梳理情节发展,搭建扶梯发现写作奥秘

本文是一篇小说,根据本文的文体特点,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在学生借助人物关系把握主要内容后,马上聚焦情节。请学生思考,整个故事中那个情节最令你提心吊胆?学生会不约而同聚焦船长逼孩子跳水的部分。教师相继介绍,船长逼孩子跳水的部分最惊险刺激,这就是故事的高潮。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又是什么呢?你能将情节图补充完整吗?

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事情的脉络,更发现了情节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故事讲述的秘密。

没有水手的“三笑”就不会使得猴子更加放肆地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不顾一切地追猴子,也不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也就没有后来船长逼孩子跳水的精彩部分。所以,“三笑”是情节的助推器。这是学生对于情节细节的深入思考。

通过看情节图,学生还有了更精彩的发现。一个精彩的故事高潮不会来得太快,首先是故事的开始,然后慢慢上升,就是故事的发展,随后才是高潮的降临。并且,很多“一而再,再而三”的故事,高潮往往是在“第三”次后慢慢来到的。这样的讲故事方法,扣人心弦又不会令人厌烦,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用到。

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地方反复推敲,不断朝着思维的深处漫溯,思维水平、认识水平就会迈上新的阶梯。而如此形象的情节图,就是学生思维不断完善、深入发展的扶梯。

活动三:还原人物思维过程,搭建扶梯感受形象

本文最难理解的部分就是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情节。还原思维,最好的途径就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些学生能够体会人物的思维,但是表达起来啰唆或者含糊不清。怎样达到简洁、顺畅地表述人物复杂的思维过程呢?运用关联词,就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

关联词是指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逻辑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的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恰当的关联词,能使我们在表达时逻辑更加清晰。在具体语境中,借助恰当的关联词进行表达,本身就是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

于是,教师出示“只要……就……”“如果……就……”“因为……所以……”等多种常用关联词,请学生借助关联词说说船长可以有哪些办法救孩子。

“如果让孩子不动,等待自己爬上去救援,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危险处境,就很有可能掉下来摔死。”

“如果让孩子往回走,孩子就会因为转身困难,失足掉下来。”

“如果不惊动孩子,孩子继续往前走,孩子也极有可能会摔死。”

“只有孩子跳进大海,此时风平浪静,又有那么多有经验的水手,孩子才有可能得救。”

……

思维过程探究到这一步,得出结论:“孩子只有跳进大海,才有可能得救。”

教师继续追问:如何让孩子跳进大海呢?学生继续运用关联词,走进船长的内心世界。

“不能劝说,因为一旦孩子发现自己危险的境地,可能会摔倒甲板丧命。”

“不能继续等待,因为孩子继续多走一步就多一分危险。”

“只有用枪恐吓,孩子才会毫不犹豫跳入大海,在最短时间得到救援。”在多种情况,多种办法的比较重,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现了逼孩子跳水是此时船长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看,这样一组组关联词,将船长面对突发险境的整个思维过程一步步清晰完整地呈现。同时,一个机智、冷静、勇敢、果断的父亲形象也屹立在孩子的心中。关联词,这是孩子体悟人物内心,还原思维过程,感悟人物形象的最佳扶梯。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抓住人物间的关系,梳理情节;探究高潮和起因间的发展重要因素,发现讲好故事的奥秘;借用关联词,让人物内心世界的逻辑思维过程得以清晰可见。自然,人物形象的感知在聚焦文字,潜沉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深刻印象。

所以,阅读就是思维发展的扶梯!

(责任編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郭晓燕. 小说三要素——解读主题的钥匙[J]. 新课程(中),2017(04):14.

[2]任丽芬,李杰,孟强,等.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J]. 语文建设,2006(04):20-23.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BUBA台灯设计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