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快速融入
2021-09-12徐海伟
徐海伟
在当今社会,人员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随着流动人口的增长,其子女的转学现象也日益增多,在这些转学生的群体里,小学生占据了大部分。因为这一社会现象,随之而来产生了转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小学生由一个学校来到另一个学校,身处陌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面对新的班级、教师以及同学,都会在心理适应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小学生的身心正好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如果学校教师、家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那么这些心理适应的问题负面影响就会扩大,导致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等受到伤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严重时会引发意外伤害或者人格缺陷产生。
一、营造热烈氛围,增强转学生归属感
面对转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教师是最关键的角色,这是因为转学生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应主要来自校园。所以,教师应代表校方,做好氛围营造工作,让学生感受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学校、教师以及同学对自己的欢迎与关心,解决心理适应上的问题,增强归属感,为学生的快速融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氛围营造上,教师可以在新生入班时,举行一个简单而又热情的欢迎仪式,在入学初期,教师应更多地关心转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在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中,有意识地让转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其成为主要参与者或者组织者。通过这些举措,学生能够在短期内从心理上认可与接收新环境中的人和事,也就促进了其主动融入新环境,开展学习。
例如,笔者在面对转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上,特别重视新生入班仪式活动,这是因为人与人的第一次交流非常关键,如果第一次就给学生留下较好的印象,就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为后续的其他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笔者对于入班仪式内容与形式非常重视。当一个转学生到来时,首先我会进行简单的班级情况介绍,意思是欢迎新同学加入我们这个集体,也希望其他同学和这位新同学能够成为好朋友;然后请转学生做自我介绍,并鼓勵其更多地讲述自己的爱好,或者上一个学校的情况,也可以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等。接着让转学生和每个同学逐一握手问好,其他学生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虽然这个迎接仪式相对时间较长,但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融洽的班级更能促进教学工作开展。
二、引导正确定位,提高转学生适应力
在转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上,除了从外部因素帮助其快速适应外,学生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自身心理适应能力的引导与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心理适应的不良影响。一个班级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班级中的学生具有多样性与个性化,做到所有方面的和谐与统一不是很现实。在营造氛围的基础上,班主任或者教师还应从转学生角度,开展相关的引导与帮助工作,让学生能够面对一些无法改变或者避免的事实进行自我调整,更加主动地融入新集体。对此,笔者认为从转学生个人而言,要基于学生个性,从其正确定位上入手。
在引导正确定位上,班主任要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转学生学习、与同学交往等方面情况,分析不利因素,然后在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直接或者委婉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个性,认清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并扬长避短,将学习作为主要目标。这样的自我评价与定位引导,让转学生能够获取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消除了新环境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在此,教师应更加关注敏感或者有自卑倾向的转学生的心理适应,对其心理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应当以外部环境改善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和其做朋友,消除这类学生的孤独感,只有这样,才有基础对其开展心理适应培养。另外任课教师应当将这类转学生的学习动向与心理动态及时反映给班主任,让班主任更好地和这类学生开展个人交流与辅导,在辅导上要以肯定态度为主,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并在精神上对新环境认可,使学生融入新环境的周期缩短。
三、强化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快速融入
虽然转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来自学习环境,但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也会延续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部分不善于表达的转学生,即使在新的班级里感受到了不适应,存在着困惑与烦恼,在学校也不会表达出来,通常放学回家后才有所表现。因此,在转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改善和能力提高上,还应进一步强化家校合作,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与通力合作,教师对于这类学生的动态掌握才更加全面真实,再通过教师的指导,从学生的两个主要活动环境入手,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将得到更有效的关注与应对。
利用家校合作应对学生心理问题上,笔者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首先和家长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通过电话等交流渠道,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也鼓励家长发现学生关于新环境的心理问题,及时和笔者沟通;其次是在家庭教育上,给予家长更多的指导建议,让家长对学生的引导更加科学,避免家长面对心理适应问题无从下手,或者引导方式不合理;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家长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给予引导。
总之,在转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上,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为辅,从学生自身与外部环境入手,内外结合,全方位引导转学生消除心理适应问题,帮助其快速融入新环境,以健康的身心开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