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9-12尚林易志军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运行问题实训基地产教融合

尚林 易志军

摘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是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作者针对农林生产实训基地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基地基本建设及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运行进行探讨,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农林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实践表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农业类专业,依靠校企合作在学校内建设的产教融合生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彰显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行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8-0090-02

我校从建校起,就高度重视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尤其是结合专业特点建设的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如土地入股型、设备租赁型、合资经营型、人才供给型、价值推广型、品牌植入型校企合作成果曾经作为典型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肯定,为同行所借鉴学习。学校和东方电汽集团公司合作建设的混合所有制10MW光伏发电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的成功案例,目前运行良好,仍发挥着典型引领作用。同时,也存在成功引企入校,但在产学研方面运行不顺畅,没有完全实现校企合作初衷的项目,最典型的就是生物工程学院与兰州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的农林生产实训基地。

1校企合作共建农林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

为有效解决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群和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群教学实训基地问题,学院和兰州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充分协商,就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使用管理和运营达成协议,并签订的“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农林花卉、节水灌溉教学实训基地协议书”。双方自2009年4月1日,合作期限为20年,自2009年4月1日至2029年3月31日止。双方合作共建有智能温室一座,建筑面积2100㎡,日光大棚两座,实际1600㎡,戈壁经济林25亩,种子种苗试验田15亩。在经营过程中,公司又投资建设了薄膜日光大棚阴棚两处,面积1400㎡,大跨度PC板日光大棚三座,总面积6210㎡。

校企合作后,实训基地运行一直良好,该基地为种子生产经营、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获评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校企双方都对合作前景充满了希望。但自2017年起,基地运行中出现了不顺畅的情况,时至今日,每况愈下。

2存在的问题

2.1校方认为实训基地运行存在问题

(1)企业方与校企合作意识下降,只考虑基地生产经营状况。近年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温室大棚等生产实训基地只种植企业承接工程或有收益的产品,且种植产品及实施项目单一,基地生产任务逐渐与学生实训环节脱节,甚至部分项目基本不涉及学生实训内容。没有生产订单的年份,公司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不进行生产,导致温室空棚,学生无法参与实习,甚至出现有部分经济林如枣园、葡萄园会禁止让学生们进行修剪等内容的实习[1]。

(2)企业方管理意识不强,造成实训基地经营不善。近年来企业在实训基地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以及选配管理人员不从专业角度考虑安排,无技术骨干指导生产经营,造成生产实训基地生产不够规范,销售链条不成熟,把生产性实训基地定位成了材料库和大本营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实训基地收益不佳,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生产运行的水、电费等基本运行成本都无法按照协议正常支付学校。

(3)实训基地教学功能发挥较弱,科学研究和实验功能不强。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产生经济效益,达到自给自足目的,教育教学功能发挥就比较困难,甚至有时为了生产不受影响,学生随时到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无法有效衔接。基地在生产过程中,设施设备都要优先保障生产需要,教师无法利用基地实施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做科研项目或新技术推广试验不够便利,因此基地教学功能和科研研究功能发挥的不够好。

2.2合作企业反映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小,企业没有营利点经营困难。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小,无法规模化生产,经济林除示范效应外,亏损严重几乎无收益,同时基地生产没有特色,导致基地没有营利项目,每年经营收入不够支出正常运转经费,导致水、点、暖等费用都无法支付,更无法实现盈利,导致企业积极性受挫,无力继续经营。

(2)学校管理方参与度不高,对基地扶持力度不够大。学校领导及使用部门不能够积极参与基地生产管理,对基地的运行及经营情况了解不够,对基地的后续建设和发展不够关心,无归划无指导;公司在运行亏损的情况下,学校不能够从其他项目给予支持,以利于补贴基地运行亏损;基地使用的水、电应属农业使用,费用的收取按照工业标准来收取不符合实际等。

(3)师生对基地没有热情,学生不愿参加基地实际。管理学院从领导班子、专业教师及学生都对基地没有热情,除非有重要活動,平时无人去基地,也不组织学生到基地通过参与生产学习各种技术。比如穴盘育苗用人量很大,学生不愿参与,嫌园林类的活脏、累,不愿意动手干,故企业在用人过程中更愿意用有经验的农民,而不愿意用学生等问题[2]。

3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1)校企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环节。虽然各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各专业的特点不同,具体实施方法不尽相同,但这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是当前的普遍现象,既有国家配套政策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行业不认可的因素。产教结合的基础是“产”,企业必须确保自身的运行为前提,有了“产”的能力,才可以帮助学校实现“教”的目的。农林类产业成本大、周期长、收益低,如形不成规模就难以见到效益。如若学校自己管理,既有运营上体制不顺的制约,又有管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的弊端。为此,在校企合作问题上,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求大同,存小异,学校在校企合作的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双赢”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实施性教学生产计划,让教师学到技术,让学生加入生产,让生产产生效益,校企双赢,共生共荣。只有这个目标明确了,思路清晰了,美好的合作愿景才能持续下去。观念和认识问题不解决校企永远难以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就难以推进[3]。

(2)涉农专业要增强自信心,勇于在改革中主动有所作为。当前我省高职涉农专业招生都不乐观,呈现下滑趋势,严重影响了工作的信心。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中,保证每个人有饭吃是基本任务。处于全面奔小康的新时代,农林类高职教育仍然大有可为。参与管理的部门要主动找差距,主动行动起来,和企业共同探讨问题根由,剖析清原因,制定具体整改方案,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加快推动改革,让基地重新焕发生机。比如基地内种植如何实现教学实训,不能一筹莫展,人才培养方案就要结合生产过程来修订,而且还要积极帮助企业实现赢利,不能各行其事。要主动承担,农林类学生是需要学习现代技术,但传统的工作也的去做,吃苦耐劳也是人才培养标准的必要要素。企业对学校、对学生依赖度高了,也就意味着校方对企业的参与者深了。

(3)突破校企“结合”难点,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育人体系。校企要实施深度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有三大难点:一是企业的生产与学生实训之间的矛盾。企业希望自主生产的时间越多越好,而学校当然希望学生实训操作的时间越多越好;二是企业希望生产过程中,合格率越高越好,而学生都是生手,实训操作,易出次品;三是学生的人数与生产工位数量之间的矛盾。妥善解决好这三个矛盾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学生训练时间充足的关键。要想突破这个校企结合难点,学习与企业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要创新课程体系,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育人体系。学校建设引企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根本目的是技能人才培养,生产是基础,但必须要服务于教学,这是处理引企入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因此,学校参与管理的学院要在“结合”上深入研究,探索机制,虽然企业追求经济效应,学院追求成才效应,但是,两者完美“结合”,才能提高产教融合的总体水平,结出丰硕成果。

(4)重视研究解决合理化建议问题,完善基地管理体系。生物工程学院和企业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比如学校结合校园绿化等工作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优先政策,协助销售基地的农产品或花卉观赏植物等,为公司提供学校能做到的相应的便利,学校按效果和面积补偿适当的水电暖费等措施,可根据实际,提出具体坚決方案,通过具体措施来研究解决合理化建议问题,进一步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化解分歧,发挥好实训基地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利平.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9):118-120.

[2]杨泽明.“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在中高职分段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 [J].现代管理,2018(12):45-46.

[3]黎明虹,赵文龙,王燕玲.产教融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探索[J].现代交际,2019(19):194-195.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运行问题实训基地产教融合
城镇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渣油加氢装置运行问题与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