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及消解对策

2021-09-12张家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青年教师

张家丽

[摘 要] 当下,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一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惑,致使专业化成长缓慢前行。本文分析了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困惑,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心理困惑

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工作充满激情与活力,但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有待完善、教学模式尚未成熟、教学机智还需锻炼……让青年教师不可避免出现心理负担;一些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和特殊性,致使一些青年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这些都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所以,青年教师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与修炼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一、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心理困惑的表现及成因

(一)知识储备不足导致青年教师产生自卑感

一些青年教师刚踏上讲台不久,短期内须熟悉教材内容、教材逻辑、知识结构体系等。一些青年教师要在短期内真正做到熟知所教授的教学内容,难度可想而知;一些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讲得头头是道,但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由于某个教学环节卡壳而导致未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诸如此类问题都导致青年教师出现心理困惑,产生心理失衡。青年教师要让课堂产生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把课堂变成“一曲生命与生命交融的,灵魂与灵魂对视的慢舞”,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高质量、高效率提高课堂效益,需要青年教师调整心态,进行心理调节和心理按摩,不断克服各种不良心理,唯有如此,才能站稳讲台。

(二)管理方法欠妥导致青年教师压力大

一些农村学校,在制度管理层面上制定过细的考核条例,将学校管理工作做得强势而无趣,给青年教师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压力,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的信心和动力,一些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出现缓慢前行的现象。解决此问题,首先,农村学校的领路人,要科学规范管理教师,祛除学校管理的一些陈旧观念与不合常规做法。其次,青年教师需要做好自身心态调整,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自身理性与社会性的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

有的学校还是以学生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教师,教师时刻饱受着关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与咬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放松的双重压力。如集体备课的次数由原来的一周一次教研活动变化为彼此对桌子的时时处处的教研活动,还有的学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回来,要写心得、做报告、做交流等,搞得青年教师筋疲力尽。诸如这些都让青年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产生心理困惑。

(三)家庭因素导致青年教师精神疲惫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农村学校留守孩子越来越多,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对孩子缺乏科学规范引导,父母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有些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从早到晚除了忙于教学工作,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外,还须悉心管理繁杂的班级事务工作,如,学生学习、班级纪律、班级卫生、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家长座谈等。琐碎、繁杂的班级事务,又加大了精神砝码。所以,青年教师,必须做好自己的心理调适和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勤勤恳恳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从事教育教学事业,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生。

二、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心理困惑的消解对策

(一)青年教师须主动进行心理调节和心理按摩

青年教师要真正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促进专业化快速健康成长,从而以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去造就人、培养人、塑造人,把知识的传授授当成培养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把学生的做人放在教育的首位,不断释放教育生命的辉煌与光彩。

(二)学校管理者要弘扬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切实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

学校管理者要坚定不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从源头抓起,发挥制度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提升青年教师幸福指数,让青年教师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唯有如此,才能优化青年教师的性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态度,彻底消除低沉、抑郁、沮丧等不良情绪,促进专业化稳步健康成长,做一个真正有度量、有骨气、有抱负的人,并自觉内化为祖国而奋斗的责任感。

(三)青年教师要通过读书学习武装自己的头脑,通过参加校内教研和外出培训活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促进专业跨越式成长

众所周知,青年教师责任心很强烈、工作热情高涨,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严谨自律,但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所以,青年教师需要“学习和修炼”。不断用鲜活的经验知识、全新的教研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发挥学校的主力军的作用和榜样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呈现一种你追我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比、学、赶、超的学术氛围,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

1.青年教师应勤于、善于读书,成为积极主动读书的学习者。青年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用辛劳回报家长千钧重托,用敬业书写着祖国百年大计。通过读书学习,净化心灵,提升专业化能力的内涵,才能担当此重任。多读书、读好书,读那些经过岁月沉淀和历史考验的教育专著,能使专业化发生裂变,从而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管理艺术、浓厚的情感体验感染学生、吸引学生。青年教师要重视学习,积蓄丰厚的文化底蕴,专业化成长才能有跨越式发展,使课堂浪花闪耀,高潮迭起。

2.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外出培训活动,成为有行动能力的学习者。青年教师平时多参加外出训练活动,静下心来,切切实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每次培训都有所收获和进步成长,可以把自身特点打造为自身优势。在外出培训活动中,能亲身目睹专家、名师的音容笑貌,聆聽他们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了解名教师之所以成“名”,他们身上有普通教师所不及的东西,掌握名专家、名师教研成长轨迹,自己专业化成长就有一个明确、正确的定位与目标。在外出培训活动中,还可拜能者为师,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借鉴他们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自己教育教学新思维、新方法。向名师、专家学习,给自己确定合适“期望值”,能给自己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3.青年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内、校外举办的各项日常教研活动,成为有合作能力的学习者。当下,一些学校一般会不定期地举办常态化的校内教研活动、校际连片教研活动和同学科优质课大赛评选活动。青年教师应积极抓住这些好的学习机会,向自己的同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专业化成长的能力。

4.青年教师应积极树立创新意识,成为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现代社会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无法成功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永远无法出色完成自己教育教学的任务。新课程改革也明确要求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所以青年教师要树立创新性意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反思意识,成为有反思能力的学习者。很多教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可惜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反思,进而升华变成文字,造成大量鲜活的教学实践经验无法及时上升到教育理论层面被与更多的人分享。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化青年教师,必须重视教育教学反思,才能推动专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6.青年教师应该确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青年教师只有把终身学习作为重要任务才能为专业化注入持久的能量和活力,专业化能力才有所突破。青年教师要每天都处于学习和研究之中,加强自身修养,排除杂念,从而专业化成果会不同凡响、别有洞天,专业化成长之路也就越走越远、越走越广。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只有进行心理调适和修炼学习,才能消除心理困惑,激发专业化能力提升的内驱力,促进自身专业化快速健康成长,时时让平静的教育教学生活荡起美丽的涟漪,进而品味到“教师”这个职业极普通称号的沉甸甸的分量!

参考文献:

[1]陈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困惑”与“策略”[J].教书育人,2017(8).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专业化成长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促进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探索
立足小片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于制约幼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立足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透视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