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1-09-12姜波代安荣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长师生实验

姜波 代安荣

屈指一算,薛志芳校长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3个年头。这是他与教育深度交融的13年,也是他生命中最青春最光华的13年。

一、抉择与突围

回想起13年前那个炎热的暑假,薛志芳校长和他的团队来到了这所地处城郊的中学。尽管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他第一次踏进校园看到那陈旧的校舍、斑驳的门窗、野草疯长的操场,心里还是涌起一股股的悲壮。但薛校长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们真的不想过那种很庸俗、无意义、没感觉的教育生活!真的不想办一所一般意义上的、缺乏教育品质的普通学校!真的不想做那种只是拼时间、拼体力、拼生源、拼题海……就是不拼智慧、不拼教育规律、不拼团队素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领导厌校,大家都想躲避和逃离的工作!”

这就是他最初的想法、最初的目标和最初的追寻!

就在他苦苦追寻之时,新教育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乘着市县新教育实验动员会的东风飘到了他的心里。朦胧中,他觉得新教育这个当今教育的制高点,就是他们要寻找的心目中的好教育、真教育!

于是,整整一个多月,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在酷热中,他和老师们一起研究并演化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于是就有了——

给老师的第一次赠书和“‘四棵柳读书沙龙”!

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经典诵读”,用诗歌开启每一周的校园生活!

第一届56名学生盛况空前的毕业典礼!

……

2010年4月30日,在学校成立的第四个学期,“焦作市初中新教育实验现场会”在学校举办。他们给与会人员呈现了:一门课程——“天天成长课”,一种模式——“学生自主達标课堂”,以及“阅读课”“海棠诗会”“‘四棵柳读书沙龙”“相约第五节”“国旗下经典诵读”“名家有约”“成长的仪式”和“家校链接”等极具校本特色的新教育实验“八大行动”。

二、编织和生长

薛志芳校长至今仍记得,2008年10月26日子夜时分,当他把全校课任教师送上前往山东杜郎口的大巴时,他的心在那一刻变得凝重而壮阔。他一个人行走在灯火阑珊的大街上,一种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他的心中奔突着,他说,那开启的是学校教学改革的追梦之旅!

大家学习归来,他和老师秉承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确立了“学生自主达标课堂”实验课题,开始了对“理想课堂”的探究。他向老师们承诺:“风险是我们的,成就是你们的;责任是我们的,荣誉是你们的。”

于是,数学组行动了,接着是英语组也迈出了课改的第一步。这段时期,薛校长可谓是泡在了教室里。他和老师们听一节说一节,说一节改一点,改一点做一点,从学案设计到课堂流程,从小组合作到主持人培训,从课堂纪律到学生讲解,从神态仪表到口语表达,就这样,他们的课堂悄然进入“理想”境界。2016年11月10日,在四川泸州天立国际学校召开的第五届(2016年)四川省初中名师课博会上,屈玉华老师受邀做了英语“‘理想课堂之‘unit 6 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A”(八上)公开课,赢得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称赞。这是他们“理想课堂”研究成果第一次精彩亮相省外。

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工作,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校园生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于是,“课程研发”逐渐成了卓越师生的一块平台。

“国旗下经典诵读”:他们编辑《国旗下经典诵读120首》六册,每周一升旗后,全校师生在国旗下激情朗诵经典篇目。“天天成长课”:每天早上一节,学生迎着朝阳在自我反思中修齐治平,在互帮互助中进步成长,做最好的自己。“阅读课”:每天下午一节,风雨无阻,学生以经典为伴,与大师对话。“名家有约”:“聆听窗外声音”,每学期5场,为师生创造丰富的校园智力生活背景。“每周一支英文歌”:每周精选一首英文歌曲,每天午后十分钟,师生唱响整个校园。“校园经典歌曲90首”:组织校音乐教师编辑、开发,在音乐课中穿插教唱,在每一个课间轮番播放。“电影课程”:间周一次,坚持不懈,让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电影,不断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青春·音乐秀”:研发音乐特色课程——“青春·音乐秀”,两个教学班一组,间周为全校师生奉献一台节目。

师生在穿越这些卓越的课程中,感动着,收获着!2013年12月25日,焦作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场会在该校隆重召开;2015年6月,“‘天天成长课的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实验,荣获河南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5年11月15日,薛志芳校长登上 “研发卓越课程——2015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做典型发言;2020年10月25日上午,薛素琴副书记在“新时代·新德育: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研讨会”上现场讲述了《天天成长,天天向上——“天天成长课”德育课程简介》。朱永新先生在其主报告中这样评价:“暮省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暮省,重点在‘省,不在‘暮。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12年坚持‘天天成长课,每天清晨7:45~7:55。成长课分出示成长主题、书写成长感悟两个环节。父母每周阅读孩子的成长记录,写上对孩子的评价、期待,互动对话,彼此润泽。”

于是,“完美教室”也逐渐成了幸福师生的一个家园。

薛校长组织各班全面开展了缔造“完美教室”项目建设,在教室文化、课程开发、生命叙事等方面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敲响生命的共鸣”打造班名、班徽、班诗、班歌等班级核心文化,“激起心灵的对话”师生、生生互送生日诗等,“酿造成长的课程”师生共同穿越自主研发的特色课程,“创造完整的生活”给师生创造全新的教育生活,给学生创造了个性化的成长时空,真正使教室在校园里成了这样一个场域:师生生命相互激荡,共同成长!在这一个个生命时空中,诞生出了“竹节轩”“蜗牛居”等一系列在全市乃至全国都知名的“完美教室”。2012年7月,该校的“竹节轩”(原八五班)入选2009~2012学年新教育实验全国“十佳教室”!

就这样,在薛校长的带领下,师生在不断地感受着和创造着诸多美好和伟大的事物,他们以一个卓越团队的姿态站在了世人面前:2013年11月10日、2014年11月9日和2015年11月15日,薛志芳校长分别三次登上“阅读的力量——2013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构筑理想课堂——2014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研发卓越课程——2015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做典型发言;2015年7月12日,学校荣获年度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6年7月10日,薛志芳校长荣获首届“新教育实验年度智慧校长”荣誉称号。

三、修炼与觉悟

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校长就是原点。基于此,薛志芳校长特别在意自己的身心成长与专业研修,特别注意自身的示范和引领。每一年结束,他都要把自己一年的人生轨迹和教育生活汇聚起来,这就构成了他成长的一套套小數据。

其中,薛志芳校长的2016是这样的:

1.读书105本。

2.使用听课记录本16本。

3.撰写博文86篇。

4.发表文章13篇。

5.外出参加高端学习7次。

6.发送“每日一语”365条。

7.印发“每周一文”54篇。

8.为老师们赠送书籍18种。

9.撰写学校大事记25208字。

10.参加“河南教师读书会”线下活动3次。

11.外出讲学17场。

12.获得首届“全国新教育实验智慧校长”等个人奖项N次。

……

关于专业的成长和生命的修炼,薛志芳校长不仅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而且始终不遗余力地促进教师提高和进步。

譬如读书,他亲手打造了“三个一”工程,即“每天一语”:在每个工作日,他都会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发送一则与教育有关的经典论述或观点,用教育智慧润泽教师心灵;“每周一文”:每周精选一篇教育类文章,在周一印发给全体教师,让教师与多种教育思想碰撞;“每期一书”:每一学期,他会精选一本教育专著,免费赠送给全体教职员工,大家一起精读共研,让教师与教育专家对话。他说,读书应该是老师最经济的成长方式!

除了读书,日常里他还狠抓老师的写作反思、课题研究、校本培训、听课研课、课程开发。朱永新先生就曾这样评价薛志芳校长:“薛志芳是一位善于从无到有地创造、又勤于滴水穿石地记录的好校长。他是一位校舍都是借用旧房的城乡接合部中学的创校校长,他把一所无人问津的乡村学校变成了大家向往的好学校。他是一位新教育的智慧校长,把新教育的理念、课程、文化深深地融入校园的每个角落。他是一位不忘初心的好校长,他一心带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他说,与新教育相遇,就是与美好相遇。薛志芳校长让美好在自己的学校里发生,也在自己身上发生,我相信这本书还将让美好在更多的学校发生。”

薛志芳校长说,他不相信不用付出的优秀,也不相信未经努力的卓越,他愿意和大家一起寻找合宜路径,渐至专业发展乃至生命成长的佳境!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校长师生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麻辣师生
论校长的修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