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有效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2021-09-12张少锋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识字兴趣识字方法

张少锋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工具。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进行阅读和习作,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提高识字效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并运用有效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兴趣;识字方法;识字效率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方便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和运用。汉字是基本的交流工具,识字教学更是排在第一位,特别是实行新课标以后,对学生识字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认识事物的能力还不强,但是识字量却不少。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汉字?实践证明,有效的识字教学是关键。为了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收获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須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

如教“掰”“踢”“投”等字时,可让学生做相应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还可以编顺口溜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如第三册教材《语文园地四》中的儿歌:“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用儿歌来认识“泡、饱、跑、抱、袍、炮”这六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

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一)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构字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几种。教师如果能帮助学生适当归类,既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又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如教学“桃、松、材”等形声字时,笔者往往会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同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认识那些带有“木”字旁的字,并进行交流。

(二)故事识字法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幅幅图画或一个个小故事。如:教“会”字时,笔者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在云上走,原来他会气功。”

(三)“猜谜”识字法

“猜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字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如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告”“开字头上长两角——并”。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记忆牢固。

(四)儿歌识字法

教学中,笔者会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合手拿,门心闷,木子李等。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记忆“喝”和“渴”时,学生就能自编儿歌:“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

(五)多媒体识字法

课件形象、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字学习的兴趣。笔者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活学。学生通过多媒体识字软件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等,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教生字“升”时,多媒体生动地演示上升过程,学生更容易记住字形与字义。

(六)拆字识字法

“聪明”的“聪”字笔画多,学生刚接触汉字,对笔画多的字有畏难情绪,觉得不容易掌握。此时教师这样对学生说:“要想做聪明的孩子就得用耳听。”只说了一遍学生就把这个字记牢固了,教学效果很好。

三、分享识字乐趣,巩固识字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分享是最好的展示和愉悦的享受。爱因斯坦说:“学会分享将会使自己所学得以巩固。”笔者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分享识字的成果。

(一)游戏互动法

在教学中笔者把一些合体字依据结构分成两部分,写在卡片上,分发给内外两圈的学生。然后让两圈学生分别亮出卡片,逆方向奔跑,当跑到能与自己组成新字的同学面前就停下来,跳出游戏圈,齐读新字,并组词。比比谁先找到自己的朋友。

(二)建立“错字诊所”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写错字是难以避免的,教师把学生平时易错的字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当医生,找出这些“字”宝宝的病症,把他们的“病”治好。当“小医生们”擦去多余的笔画,补上缺少的部分,或将不对的部分改正过来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识字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四、挖掘汉字文化底蕴,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识字

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本身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学生识字过程中,可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如教学象形字“火”,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三根木头燃起的火焰,再引导学生观察字,让学生在字和图片之间产生联想回忆,在对比中发现规律,从而记住要认识的字。

教学形声字“逃”“眺”,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形声字“桃”“跳”,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利用形旁去推测字意,“逃”是要用脚走的,所以是“走”之底,“眺”是远望的意思,所以是“目”字旁。

在教学会意字“从”,可以这样讲,一人前边走,后边一人随,就是“从”。结合具体的字,笔者渗透了这些造字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五、拓宽视野,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领域——课堂、家庭、社会。可见,学生只在课堂上学习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是课堂识字的补充与扩展。笔者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把生活当成他们识字的大课堂,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实际,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如: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认识教室内物品的名称,知道所授课程的名称,认识常吃的水果,认识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袋和报纸杂志上的字等,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请教别人。

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认识的汉字,如:将包装盒、商标上的字贴起来,将路牌、广告上的字抄下来带回学校,并在小组内或组与组间交流、互教互学。这样既扩大了识字量,又不断巩固了课内所认的字。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并运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喜欢上汉字,并能逐步与它们交朋友,提高识字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识字兴趣识字方法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的探索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
展示汉字魅力,帮助孩子快乐识字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谈方法
找准识字教学关键点
快乐识字,技巧相随
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