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冠连续覆盖的火炬松林更新改造探讨
2021-09-12陈兴国陈明泉陈兴红周瑜史帅高涛
陈兴国 陈明泉 陈兴红 周瑜 史帅 高涛
摘 要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采取大面积皆伐的方式实施林分更新改造被严格禁止。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现有火炬松林出现了林下生物多样性减退、冰冻灾害应对能力差、松材线虫病害威胁等问题,需要进行大面积采伐并更换树种。基于此,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目标树经营方法为指导,探讨了树冠连续覆盖下火炬松林更新改造的4种模式,以期为生态林树种更新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目标树经营法;更新改造;经营模式;火炬松
中图分类号:S75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2.029
火炬松(Pinus taeda)原产于美国东南部,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1]。湖北省最早于1947年由武昌林场引种,1948年分别在卓刀泉、九峰两地育苗,1949年和1950年在两地造林35 hm2[2]。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2000年开始大规模营造火炬松,现已成为该场保有面积最大的造林树种。目前,该场火炬松林下基本没有阔叶树种的天然更新,2008年和201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了大面积的雪折,同时该场火炬松林还面临松材线虫病威胁,早期种植的火炬松已经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如何在不采取皆伐措施的情况下实现树种的替换,并最终形成多树种组成的复层异龄混交林[3],是该场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以近自然理论[4-5]和目标树经营方法[6]为指导,在确保树冠连续覆盖的前提下,探讨火炬松林更新改造的具体措施和实现路径。
1 研究区概况
钟祥市盘石岭林场地处湖北省中部,位于东径112°41′30″~112°45′32″,北纬31°07′56″~31°19′51″。地形以丘陵岗地为主,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主要是由页岩、砾岩、砂岩和第四纪粘土母质形成的黄棕壤和黄褐色土。
该场于1956年10月建场,土地总面积4 514.63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4 142.02 hm2,占经营总面积的91.7%,活立木总蓄积量3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林分类型主要有火炬松纯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和馬尾松栎类(Quercus)混交林,其中火炬松纯林面积最大。
2 火炬松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盘石岭林场现有火炬松林初植密度均为167株/hm2,株行距2 m×2 m。该场火炬松前期生长良好,其树高、胸径和蓄积生长量都远高于本地乡土树种马尾松。但造林15年后,该场火炬松开始显现衰退的迹象,后期发展趋势不如马尾松。目前,该场火炬松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林下生物多样性减退
由于火炬松初植密度较大,林分郁闭后,林内光照减弱,林下天然更新幼苗、灌木、草本较少。有的小班土壤瘠薄,林下基本上没有植被,只有少量松针。有的小班土壤深厚肥沃,也没有更新的乔木幼树幼苗,只有小灌木和草本。
2.2 冰冻灾害应对能力差
2008年春,湖北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盘石岭林场的火炬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雪折和积雪弯曲现象,损失较大。2018年春,湖北省再遇雨雪冰冻灾害,该场的火炬松再次出现大面积雪折,由于雪折树木较大,损失惨重。2019年春,该场火炬松再次出现了雪折的情况。但同样年份,该场马尾松和栓皮栎等树种都没有发生雪折。
2.3 松材线虫病害威胁
2018年,松材线虫病开始传入盘石岭林场,该场马尾松林不同程度感染。虽然经过3年除治,但尚未拨除。该场马尾松纯林较少,绝大部分为马尾松和栎类、红果冬青等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在除治的过程中,由于疫木的伐除,很多小班变成了阔叶混交林或以阔叶树为主组成的针阔混交林,这些林分不会对林相和其生态功能产生大的影响。但火炬松林由于栽植面积大,主要为纯林,且林下乔木树种少见,如果感染松材线虫病,那将是毁灭性的。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火炬松感染松材线虫的报告[7]。因此,该场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在加快拨除马尾松疫木的同时,探索实施火炬松林更新改造。
3 火炬松林主要更新改造模式
盘石岭林场现有火炬松林龄已达15~20年。总的更新改造思路是用3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火炬松树种替换,并形成多树种组成的复层异龄混交林。目前,近自然森林经营已在林业发达国家推广,德国的经验证明这是一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的方法[8]。本文在该理念指导下进行火炬松林更新改造模式的探讨。
3.1 模式1:干扰木择伐+栓皮栎
采取目标树经营法[9-10]并适当补植,主要措施如下。
1)选择并标注目标树。在火炬松林中选择树干粗壮、下部无损伤、上部无分叉、树冠饱满、生活力强的树木作为目标树并进行标注,目标树之间的距离控制在7~9 m,密度控制在每公顷150株左右。
2)选择并采伐干扰木。首先将枯立木作为采伐木标注,然后将濒死木作为采伐木标注,最后将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同冠层林木作为采伐木标注。一般每株目标树选择1~3棵干扰木,采伐强度控制在15%~20%,在标注完毕并检查无误后进行施工,施工时间安排在3月上旬。
3)在择伐空地上补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采用2年生容器苗,每公顷350株左右。
4)保护林地内马尾松、红果冬青(llex purpuea)、栓皮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黄檀(Dalbergia hupeana)等树种的天然更新,并进行抚育。
5)间隔5~10年后,再进行1次干扰木择伐,强度控制在15%~20%,如果前期补植的栓皮栎生长不好或其他树种天然更新不良,可在本次择伐空地上补植栓皮栎;如果更新的栓皮栎和其他树种将来足够覆盖林地,可不进行补植。
6)再过10~15年,当栓皮栎或其他天然更新的树种进入次林层后,开始选择并标注第2代目标树,每公顷控制在150株左右,并进行第2代目标树的干扰木择伐,同时对目标树之间的火炬松进行适当疏伐。第2代目标树以栓皮栎为主,麻栎、红果冬青、黄檀如果达到目标树标准,可优先选择作为目标树。
7)再过10年,对火炬松全部进行收获性择伐。这样通过25~35年的经营,将现有火炬松纯林改造形成以栓皮栎为主、其他阔叶树为辅组成的复层异龄阔叶混交林。
3.2 模式2:干扰木择伐+浙江楠
措施与模式1类似。在模式1的第“3)”步中,补植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而不是栓皮栎。浙江楠属樟科桢楠属高大常绿乔木,是中国特有珍稀树种,木材坚韧,结构致密,具有光泽和香气。浙江楠由紧邻该场的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1984年从浙江省引种成功,现长势旺盛,干形通直圆满。补植采用2年生容器苗,每公顷200株。在模式1的第“5)”步中,可在新择伐的空地上补植浙江楠每公顷50~100株。在模式1的第“6)”步中,第2代目标树以浙江楠为主,适当辅以其他阔叶树种。这样经过25~35年的经营,将现有火炬松纯林改造为以浙江楠为主,其他阔叶树为辅组成的复层异龄阔叶混交林。
3.3 模式3:干扰木择伐+浙江楠+栓皮栎
操作步骤与模式1、模式2类似,区别在于:第1次干扰木择伐后,补植的树种为浙江楠和栓皮栎,补植数量每公顷300株,浙江楠、栓皮栎各占一半;第2次干扰木择伐后,可适当补植浙江楠;第2代目标树以浙江楠为主,栓皮栎和其他阔叶树种为辅。
3.4 模式4:干扰木择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在第1次干扰木择伐后,将采伐剩余物、地被物、灌木和杂草全部清理出林地,为林下天然更新创造条件,如清理时已有天然更新乔木苗要保留。对小班内土壤特别板结的地块,要适当进行松土。在第2次干扰木择伐后,采取同样方法进行操作。在第2次干扰木择伐时,如果发现前期天然更新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在第2次干扰木择伐后补播橡子或其他林木种子,促进更新。这种模式和前3种模式相比,最终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的时间可能更晚,但树种可能更丰富。在选择第2代目标树时,要严格按照高质量、高价值、高活力的标准进行,从而确保具备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兼顾经济效益。
4 結语
国有林场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在全社会林业发展中起着骨干和示范作用。如何在确保不降低现有林分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火炬松林树种替换并形成多树种组成的复层异龄混交林,是摆在盘石岭林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以近自然理论为指导,采用目标树经营的方法,探讨了4种树冠连续覆盖下的火炬松林更新改造模式,为盘石岭林场林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吴理安,薛树青,汤之义,等.湿地松、火炬松引种试验报告[J].河南林业科技,1985(1):23-34.
[2] 湖北省林科所试验林场.湿地松、火炬松引种情况报告[J].湖北林业科技,1980(1):7-13.
[3] 白冬艳,张德成,翟印礼,等.恒续林经营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4):18-24.
[4] 陆元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孙白冰,陈晓波,张启昌,等.我国红松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1):84-89.
[6] 郭诗宇,胡伯特·福斯特,陈幸良.目标树经营:德国经验与湖北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2):14-20.
[7] 熊大斌,马阅,解春霞,等.火炬松自然条件下感染松材线虫病初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6):159-161.
[8] 郭诗宇,周新玲,石林曌.德国巴伐利亚州近自然森林经营成效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1):129-134.
[9] 周锦北.目标树择伐林经营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1(9):11-13.
[10] 樊兰英,郑智礼,吴应建,等.目标树作业法应用研究——以中村林场为例[J].林业科技,2020,45(1):46-48.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