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主城区花境色彩评价与配置模式研究

2021-09-12周建华罗方青苟民欣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花境重庆市

周建华 罗方青 苟民欣

摘 要 色彩作为花境重要的表现特征,是花境景观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对于花境色彩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研究。在对重庆市主城区花境深入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RHS比色卡法建立了花境植物色彩数据库,运用SBE评价法对花境植物单体和花境植物组合进行了美景度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 25.0建立了花境组合色彩要素-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此探究影响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的色彩要素及其权重;再结合重庆优质花境组合实例进行色彩的定量分析与研究,总结出重庆优质花境色彩配置规律和四季优质花境经典配置模式。从色彩的角度,为重庆花境植物选择与花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也为其他地区的花镜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花境;色彩配置;RHS比色卡法;SBE美景度法;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2.001

色彩作为植物重要的表现特征,在植物景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学者在植物色彩的定量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应用比色卡现场比对、相机拍照、结合色彩辅助设计软件Color Impact对植物色彩进行取值与量化,以此建立色彩数据库,再应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植物色彩单体和植物色彩组合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得出了人们喜爱的植物色彩和植物色彩搭配模式[1-6];随着数理统计学的发展,部分学者利用美景度评价方法,结合数理统计進行系统性研究,建立色彩要素与美景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进一步探索色彩要素与植物组合景观质量的联系[7-8]。

花境作为一种富有野趣、色彩丰富的园林植物景观,既具有生态稳定性,又兼具可持续的景观价值[9],深受大众喜爱。色彩是影响花境效果极其重要的因素,自花境出现以来,园艺学家及设计师对花境色彩设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世纪著名园艺学家雪利·海伯德主张自然柔和的植物色彩搭配,认为中性色彩的植物更能够凸显出花境的自然美[10],他的观点对花境色彩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而20世纪著名的花境色彩设计师格特鲁德·杰基尔将色彩的对比协调手法运用到花境色彩配置中,使花境中的色彩既丰富有层次又高度统一[11],其配置理念为花境色彩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花境在我国的应用较晚,对花境的色彩研究目前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对花境色彩量化的研究,更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

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对花境色彩进行定量研究,以得出重庆花境色彩配置规律和模式,用于指导实践,也可对其他城市花境色彩搭配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主城区位于东经106°14′36″~106°59′58″,北纬29°7′45″~30°7′22″,包括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即通常所称的“主城九区”。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1 000~1 500 h;年均气温18.6 ℃,极端低温-3.8 ℃,极端高温43.8 ℃;年降水量1 000~1 300 mm;年均空气相对湿度70%。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选择及调查

调查时间: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

调查地点:在对重庆市花境栽植地广泛踏查的基础上,选取重庆市主城区13个较为典型的花境栽植地,进行为期一年按季节划分的多次调研考查(见表1),并重点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金海湾公园、照母山公园和白云山公园四个区域进行调查。

2.2  花境植物取色方法

应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植物比色卡结合Color Impact软件进行对照取色。取色步骤为:1)现场收集花境单株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和枝干作为取色的素材。2)现场通过RHS比色卡对植物素材的色彩进行比照提取,并采取拍照、记录等方式对植物RHS色彩数值进行记录(为避免误差,可对多株植物的典型色进行多次比对取平均值)。3)对提取的植物RHS比色卡数值和对应的HSB色彩值进行汇总,从而得到花境植物单体的叶片、花朵、果实、枝干对应的典型色HSB色彩值,以此作为进行量化分析和色彩评价的基础数据。4)对拍摄的花境植物组合照片进行处理,为避免照片背景中其他要素对植物色彩分析的影响,运用Photoshop去除照片中与植物不相关的其他颜色,再应用Color Impact软件得出色彩比例,从而为植物组合的量化分析提供依据。

2.3  美景度评价法(SBE法)

美景度评价法(SBE)由美国环境心理学家Daniel等在1976年提出,它以群体的普遍审美趣味衡量景观美景度,是风景评价方法中最为严格和可靠性最好的一种方法[12]。只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保证评价所用景观照片的基础一致,依据公众评判得出的美景度评价结果就具有很高的可靠性[13]。不同群体或文化背景的评价者之间的审美态度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14-15],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同一景观的评判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16]。

本研究共邀请了风景园林专业及非风景园林专业各150人,以照片为评价媒介。为避免由于距离、光线等因素对于花境美景度评价的影响,将照片拍摄时间确定在光线充足阴天的10:00—14:00,由于花境栽植方式系团块状栽植为主,为确保拍摄花境组合全貌,使用SONY α5000相机在5 m以内进行拍摄。

通过问卷分别对应用频度超过30%的75种花境单体植物及春夏秋冬各10组共40组花境植物组合进行美景度评价,分别得到花境植物单体色彩和花境植物组合色彩的美景度值。在评价中,两种问卷均采用7分制美景度作为衡量标准,即1~7分依次为很不喜欢、不喜欢、不太喜欢、一般、较喜欢、喜欢、很喜欢。由于美景度打分值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问卷回收后,需要经过标准化处理,将所有人的打分值转换为标准值之后,取每张照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其最终的标准化美景度值,从而减少因个人主观因素造成的美景度分值误差。

2.4  花境组合美景度色彩要素分解与分析

为了验证色彩是影响花境组合美景度的重要因素,研究探索影响花境美景度值的色彩要素,建立花境组合色彩要素与美景度的关系,本文将花境组合的色彩要素进行了分解。结合专家意见和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花境组合的景观色彩要素分解为两种要素,一为色彩定性要素(见表2),邀请15位花境研究与设计专家对调查对象进行打分;二为色彩定量要素(见表3),这是依据花境组合对应的色彩HSB数值进行统计计算得出的定量要素。

利用数量化理论I,通过SPSS 25.0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13个色彩要素作为自变量,美景度值作为因变量,再利用步进策略,把对美景度值没有显著贡献的要素删除[19],最后筛选出鲜艳感(A1)、色彩冷暖(A2)、色彩主次分明度(A3)、色彩团块凸显度(A6)、明度对比度(A9)、开花数(A11)6个色彩要素作为影响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的主导因素进行建模,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SBE=-2.303+0.387A1-0.507A2+0.483A3+0.518A6+0.009A9+0.114A11。经过检验,模型R2(可决系数)为0.810,表明回归方程拟合度极高,方程真实可信。除了对色彩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外,还对单一色彩因子与美景度进行相关性检验,利用SPSS 25.0软件,分别对色彩种类数和主色彩比与美景度建立单一回归,得到对应三次方程[19]。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境调查色彩数据库

经实地调查和统计,重庆市主城区花境植物有135种,分属50科110属,通过RHS色卡现场比对和Color Impact软件校色对135种重庆花境植物进行RHS色号和HSB色号的色彩提取,以花境植物表现出来的重点颜色按RHS的色彩区间分别对红、黄、紫、蓝、白色系及观叶花境植物进行分类色彩统计,建立了重庆花境植物色彩数据库(见表4)。由色彩数据库可以看出,在RHS比色卡22个色彩区间中,重庆花境植物色彩涵盖了17个色彩区间,色彩种类丰富多样;在众多色彩区间中,重庆花境植物中花色以红色系最多,其次为黄色系;叶色以绿色系最多,其次为黄-绿色系。

3.2  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5.0对专业组和非專业组的美景度打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非专业组与专业组相关性为0.853,由SPSS相关系数r的判断标准可知[20],为高度相关,这表明专业与非专业人群对于花境具有近乎一致的审美情趣。

经标准化处理后,对40个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23组植物组合为大众所喜爱,美景度平均值为0.03,可以看出大众对花境植物组合形式总体是满意的;最受大众喜爱为组合27,美景度值1.17,其植物组成为细叶芒+斑叶芒+银纹沿阶草+美女樱+大滨菊+矾根+红巨人朱蕉+龙舌兰,其次是组合36,美景度值0.91,其植物组成为大滨菊+大花金鸡菊+火炬花+穗花婆婆纳+肾蕨,两个组合都以丰富的开花植物和鲜艳的植物色彩受多数评价者的喜爱。

重庆花境植物组合的美景度平均值排序依次为春季0.42,夏季0.25,秋季-0.14、冬为-0.65。由此可以看出,在花境的四季组合中,大众普遍喜欢春季和夏季的花境组合,而对于秋季和冬季的花境组合,大众则普遍表示不满意,其主要原因为重庆的秋季和冬季植物衰败枯萎,开花植物较少,植物组合色彩不再丰富,失去生机,变得单调乏味。

3.3  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色彩要素及权重

由色彩要素-美景度模型可知,色彩要素中鲜艳感、主次分明度、团块凸显度、明度对比度、开花数与美景度成正比,色彩冷暖与美景度成反比,即色彩偏冷更受大众喜爱;由模型得出色彩要素对花境组合的美景度贡献率分别为A2色彩冷暖(19.17%)>A11开花数(19.06%)>A3色彩主次分明度(16.26%)>A9明度对比度(16.08%)>A1鲜艳感(15.79%)>A6色彩团块凸显度(13.64%)。可知影响花境组合美景度的6个色彩要素对美景度的贡献程度相似,是6个要素共同作用来影响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的。而通过对单一色彩因子与美景度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色彩种类数、主色彩比2个因素与美景度变化具有相关性。将色彩种类数、开花数、主色彩比、色彩冷暖、明度对比度、鲜艳感、色彩主次分明度、色彩团块凸显度等8个上述影响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的色彩主导因素,带入16个四季优秀花境植物组合实例进行分析验证,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色彩种类宜控制在5~6种;2)当季开花植物宜控制在2~3种;3)主色彩比宜控制在1/3~2/3;4)色彩组合偏冷可提升花境美景度;5)明度对比较高的植物组合可提升花境美景度;6)较鲜艳的植物色彩更受大众喜爱;7)色彩组合宜主次分明;8)清晰可辨的花境色彩团块可提升花境美景度。

3.4  重庆四季优质花境经典配置模块

根据美景度评价出的优秀花境组合,结合优秀花境色彩配置规律,总结出四季优质花境经典配置模式,以色彩调和模式进行分类,从色彩搭配角度建立花境配置模块[21],得出重庆地区侧重于季节观赏的花境模块化组合,为重庆花境色彩搭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推动重庆花境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3.4.1  春季花境典型搭配模块

春季开花植物以蓝色、紫色、黄色、红色为主,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方式,营造出不同的花境组合效果(见表5)。

3.4.2  夏季花境典型搭配模块

夏季的重庆花境群花繁茂,鲜艳夺目,通过分析整理,总结出侧重于夏季观赏的典型花境植物组合模块(见表6)。

3.4.3  秋季花境典型搭配模块

秋季开花植物开始减少,主要有紫色、红色、橙色、黄色四种颜色,花境构建核心以墨西哥鼠尾草和观赏草为主,因此选择面较为局限(见表7),今后应该考虑引种更多秋季观赏的植物种类,以提高植物搭配的丰富度。

3.4.4  冬季花境典型搭配模塊

冬季开花植物少,花境色彩主要依靠观叶植物来体现,经过筛选搭配出侧重于冬季观赏的典型搭配模块(见表8)。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应用RHS比色卡法和SBE美景度评价法对花境植物单体和组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量化研究,建立了重庆花境植物色彩数据库,得出了重庆花境植物单体和植物组合的美景度值,探究了影响花境植物组合美景度的色彩要素及其权重,总结出了重庆花境组合色彩配置规律和四季优质花境经典配置模块,为重庆花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由于重庆花境应用时间较晚,同时受调研样地、时间及评价方法的限制,且除色彩因素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花境的景观质量,如花境植物的株型搭配、植物组合的空间形态等,因此其最终的研究结论有一定的片面性,需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更加全面的综合量化研究,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全面。

花境的色彩配置非常需要量化的评价体系,以利于科学地实践指导,保证其稳定的优质景观效果,而不是依赖于设计师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从这个角度而言,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开拓了花境色彩量化研究的新思路,丰富了花境色彩配置的量化评价与配置理论。

参考文献:

[1] 寿晓鸣.城市园林植物色彩调查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2] 杨敏娣,李湛东,秦仲.几种植物色彩釆集方法的比较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9):119-122.

[3] 王晓博.哈尔滨木本植物叶片色彩构成属性及信息系统建立[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

[4] 王晋华.植物叶色色彩定量分析与景观表达[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5] 郑瑶.重庆市秋季常见园林植物色彩定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 邵娟.南京市秋季植物色彩的定量研究与应用[D].重庆:南京林业大学,2012.

[7] 赵秋月,刘健,余坤勇.基于SBE法和组合色彩量化分析的公园植物配置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5):245-251.

[8] 王贤广,王峥嵘,何小勇,等.浙西南秋季林相美景度及其最优颜色构成模式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1):122-130.

[9] 夏宜平,苏阳,李白云.次第花开香如故—英国草本花境自然式可持续景观[J].中国花卉园艺,2016(13):30-32.

[10] 王美仙.花境的起源及应用设计研究与实践[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11] Et Jardins. Gertrude Jekyll colors[M]. London:Frances Lincoln Limited,1988.

[12] 翟明普,张荣,阎海平.风景评价在风景林建设中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56-59.

[13] Daniel T C.Whither scenic beauty,visual landscape quality assessment in the 21st centur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4(1):267-281.

[14] Bienabe E,Hearne R R. Public preferences for biodiversity,conservation and scenic beauty within a framework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ayments[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6,9(4):335-348.

[15] Frank S,Fürst C,Koschke L,et al.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aesthetics-validation of a landscape metrics-based assessment by visual estimation of the scenic beauty[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3,32:222-231.

[16] 陈鑫峰,贾黎明.京西山区森林林内景观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4):59-66.

[17] Asha L. Hegde,Harrell Woodson. Effects of Light Source,Illuminance,and Hue on Visual Contrast[J]. Family &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2009,28(2):217-238.

[18] 陶晨,段亚峰,印梅芬.基于HSV的服装色彩特征数量化方法研究[J].丝绸,2015,52(6):22-26.

[19] 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 孙逸敏.利用软件SPSS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120-123.

[21] 马慧,李骁义,于晓南.运用色彩模块设计园林植物景观——以北京大学植物配植为例[C]//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中国园艺学会, 2013:627-632.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花境重庆市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花境植物在益阳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花境及其设计制作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园林花境植物营造技术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浅述花境的运用与探讨
花境主要类别及应用探讨
地方性法规文本质量研究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