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影响下田园养老景观设计探讨
2021-09-12江汇
江汇
摘 要 在老龄化浪潮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现有的城市养老条件已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随着养老观念的转变,田园养老成为老年人健康养生的新选择。通过论述我国养老现状及田园养老兴起的背景和意义,以传统养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养生文化对养老景观设计的影响,探讨田园养老环境景观的营造策略。
关键词 田园养老;养生文化;景观营造
中图分类号:S731.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2.003
人口老龄化已是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发生了转变,养老已经不再局限于“居住场所”“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对健康维护、环境养生及心灵慰藉的追求。面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田园养生之道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 田园养老的兴起及发展意义
1.1 我国养老现状问题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深,传统的养老模式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已不相适应。1)由于城市土地紧张、养老资源短缺,养老设施的建设数量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城市养老需求。与此同时,城市环境污染和过快的生活节奏也不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回归田园,通过健康养生的方式提高生活质量。2)虽然乡村大多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广阔的土地空间,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但乡村养老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产业规划不到位、乡村青年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失、健全的养老服务设施及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缺乏等困境。因此,如何为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养老环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成为了规划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田园养老的兴起
田园养老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健康和长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相比于城市,乡村拥有更为优质的生态环境,更适合老年人居住颐养。离开喧闹的城市环境,在田园中适度劳作和休闲娱乐,可以使老年人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田园养老模式借助良好的田园环境,打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康养空间,是一种让老年人得以回归自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积极养老方式。这里的“田园”与广义的乡村田园不同,并不是所有乡村环境都适合老年人养老。田园养老需要以自然田园景观、村落乡土风貌和休闲农业产业等资源为依托进行规划建设,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养生居住、医疗保健、农业休闲、娱乐文化等相关的养老设施、环境与服务。
1.3 发展田园养老的意义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田园养老产业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发展田园养老产业,既可为社会和家庭养老提供有益的补充、缓解社会和家庭养老的压力,也可对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面临着公共服务短缺、农村“空心化”、耕地荒废、空置房屋增多、乡土特色遭受破坏等问题。发展田园养老产业可以促使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吸引青年劳动力回乡就业,为剩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有效利用农村闲置土地,盘活闲置房屋,重塑乡土文化,从而拓展和提升农村产业链,带动农村经济新业态发展,使乡村田园成为城乡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绿水青山”,农民安居乐业、勤劳致富的“金山银山”。
2 养生文化对养老景观设计的影响
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生命的质量,以达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中的重要环节[1-2]。两千多年来,经过医家、儒家、佛家、道家的不断阐释,养生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3]。养生与养老一脉相承,都具有保养生命的意义,区别在于年龄上的限制,养生为主动而养老则为被动。良好的景观环境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将养生文化融入养老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为养老景观设计提供指導思路,增强环境景观的实用性,还可进一步突出景观的文化内涵。
2.1 养生活动指引养老景观空间设计
传统养生文化提倡的“以静养神”“动静互涵”“四时养生”等养生思想,可为养老景观空间布局设计提供指导思路。养老景观设计应根据老年人的养生需求营造相应的空间氛围。例如,养生重在养心,《庄子·外物》认为“静然可以补病”,《内经·摄生篇》强调“以静养神”。乡村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观空间氛围,可为老年人提供以静养心的环境。古代运动养生观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认为坚持运动可以使精气血脉流畅不息,达到强身健体、养精固元的目的。景观设计时,规划出适宜的田园户外活动空间,以满足老年人运动健身的康养需求。
2.2 养生功能有助于增强景观的实用性
随着生活水平与认知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运动等基础景观功能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4]。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景观中加入养生功能,可有效地增强景观的实用性。养生注重人体的感觉,因此养老景观设计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与景观的关系更加和谐。例如,调摄精神情志是养生的重要措施。养老景观设计需要更加注重老年人的怡情养性、精神陶冶、人际交往、尊重获取等精神方面的需求[5]。通过体验农事民俗和手工制作、参与农业休闲活动、种植瓜果花木和养鸟钓鱼等,可以充实老年生活,增添生活热情,促进身心健康,满足老年人修身养性的养生需求。
2.3 养生文化有利于突出养老景观的设计内涵
养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融汇了儒家、佛家、道家文化等众多源流学派的思想,联系着哲学、医学、文学、史学、宗教、艺术等许多相关学科[6]。养生文化是古代哲学智慧的延续,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养老景观设计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老年人阅历较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理解与偏爱,在养老景观设计中汲取传统养生文化精髓,更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共鸣[7]。同时,养生文化的注入,可重塑休闲养老景观,为养老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进而提升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养生文化。
3 田园养老景观营造建议
田园养老项目的目标客户主体为向往安静生活、健康食物和休闲环境的老年人,他们希望通过回归田园进行休闲养生,体验耕作和收获的快乐。因此,对于此类型项目的景观营造主要有以下建议。
3.1 生态优先,营造自然田园风貌
传统养生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然而,人类的开发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田园养老产业的基础在乡村,首要发展的环境是农村地区,乡村田园风光是其最大的吸引力和资源优势[8]。农田、农耕、农作物、清新的空气和优质的水源都是重要的乡村自然资源。农田既是農业生产的场所,也是审美的对象。景观营造要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设计理念,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土地的使用性质,对农田、水塘、溪流、山林等田园自然风貌进行保护性的艺术化处理,并根据发展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在维护田园景观自然生态价值的同时提升观赏价值。顺应四季节气,调整田园种植结构,形成不同景观,同时増加观赏性强的花卉、果树、蔬菜、茶叶等。
3.2 充分挖掘养生文化元素
田园景观不仅包括田园自然景观,还包括人文景观。融入当地养生文化特色,营造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田园人文景观,这除了能让老年人体验田园生活本身,唤起老人的乡土情结,还可以提升景观的吸引力、推动产业升级。景观设计的主题可以名药、名医、名家、名武术等为基础,深入挖掘地域养生文化元素。将养生文化通过具体化的小品、植物、景观建筑等形式表现出来,提升景观的养生文化内涵。
例如,传统的运动养生以养精、练气、调神为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诸如太极拳、八段锦、行气术、导引术、五禽戏等养生运动项目,都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在场地布置时可以利用景观雕塑组合、雕刻景墙和示范导图等手段进行动作要领展示,亦或是采用AI技术设计展示机器人,让专业教练来引导老年人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锻炼。
3.3 尊重老年人特征进行适老化设计
适老化设计源于建筑设计领域,主要是指以关照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的特征及需求进行的设计[9]。进行空间规划布局时,要从整体出发掌控全局,重点把握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功能区域设计。以促进养老养生功能为目的,注重适老化景观细部处理,由此联系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环境的营造要尊重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了解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在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无障碍设计、医疗保健服务配置、保健型植物配置、环境色彩搭配和刺激感官功能等方面满足其养生需求。
例如,老年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运动形式都适合开展,特别是一些激烈的运动如快跑、篮球、足球等,容易使老年人发生危险。老年人适合更为舒缓的运动形式,如散步、慢跑、广场舞、保健操等。针对老年人的运动习惯,可考虑布置休闲广场和健身器材,配置芳香保健植物的散步道和慢跑道,提供棋牌书画、戏曲诗歌、读书交流等锻炼思维能力活动空间。可设置养生活动的园艺空间,通过园艺活动可以让老年人亲近自然,提高对生活的热爱,放松心情,养生益寿。
3.4 满足多样化体验需求
田园养老项目建设除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之外,还需要满足陪同老年人的子女、养生爱好者、工作人员及其他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养老与养生、休闲、文化、运动、旅游、康复、疗养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融合。
例如,水既是农田灌溉的根本,也是田园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田园养老景观可以打造出“一水护田将绿绕”的体验型田园灌溉场地,让人们可以走到田间观赏、体验农田种植的乡野乐趣。与普通农田不同的是,在体验区内可以灌溉工具、稻草人等元素为艺术原型进行雕塑小品创意设计,田埂也需要专门进行防滑设计,特定空间内还需要设置休息座椅。乡间的鱼塘可以改造成垂钓景观区,沿鱼塘驳岸修建垂钓平台和亲水步道等休憩场所。又如,可根据活动的时间,开发适合全龄段人群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康养活动。短期可开发时令生态蔬菜、水果的采摘活动,中长期可开发果蔬的认养、栽植等活动[10]。果林、菜地、园艺场都可以开辟出供人参与体验的区域,让老年人和游人参与到各类农作物的播种、种植、管理、除草、采摘、品尝等各个环节,体验栽培的趣味和收获的喜悦,同时使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体能的锻炼,加强人际间的交往,减轻孤独感,促进身心健康。
4 结语
在养老产业急需快速发展的今天,田园环境以其生态、自然、健康、休闲、农耕、生产、文化和民俗等特征,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心神向往。田园养老模式的兴起,不仅解决了城乡老年人对健康养生和养老的需求,也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田园养老环境景观营造,需要汲取传统养生文化精髓,以老年人的需求特征为立足点进行设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以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的高品质需求,更多更丰富的田园养老景观将会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 刘宁,李文刚.中医文献杂志[J].2010(2):6-8.
[2] 赵爱华.中文文化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3] 周青,丁功谊.传统养生文化的产业化路径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4(7):146-149.
[4] 郝丹.基于养生理念的城市老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石家庄长安公园设计为例[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5] 顾文芸,单奕.园艺疗法与传统养生文化在养老景观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6(1):143-145.
[6] 朱莱茵等.中华养生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 王笑丽.基于养生文化的休闲养老园景观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0.
[8] 楚钧博,徐皓,查海玛.田园养生市场开发的环境设计[J].南方农机,2016(12):65.
[9] 樊志鹏.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研究——以苏州乐龄公园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9.
[10] 邓雨佳,胡敏,陶海凡.广汉市友谊村康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20,14(29):117-118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