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021-09-12崔秀平何金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格瑞洛丹红证候

崔秀平,闫 伟,何金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 518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与脑血管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1-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死于AMI 的患者高达800~1 000 万,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3]。目前,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rntion,PCI)是治疗AMI 的首选,通过在冠状动脉塌陷、狭窄病变处植入金属支架,使狭窄血管管腔得到改善[4]。然而,PCI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也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重构、内膜增生、炎性反应,是目前尚未攻克的难题之一[5]。因此,AMI 患者行急诊PCI 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保护受损心肌,对减轻AMI损伤,防止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临床研究显示,PCI 术后应用丹红注射液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纤维蛋白原的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保护的重要措施[6-8]。替格瑞洛作为新型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能够与P2Y12 ADP受体相互作用,在治疗AMI及PCI术后患者中优势也较为显著[9-10]。本研究旨在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改善AMI 患者PCI 术后临床疗效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并行PCI 术的90 例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辨证为气阴两虚证[12];②所有患者均具有PCI 手术的适应证;③年龄40~70 岁,男女不限,依从性好,能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并行有关检查者;⑤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狭窄≥70%并且已行支架治疗的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①心功能>INYHA Ⅲ级;②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左室射血分数<30%;③心源性休克、右室心肌梗死、应激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或存在肿瘤等;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血压(收缩压<12.0 kPa,舒张压<8.00 kPa)或心率(HR)持续高于100 次/min 或低于55 次/min 者;⑤依从性差,不能按医嘱坚持服药者;⑥服用其他类活血化瘀类药物。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0 例;年龄42~78 岁,平均(56.35±3.23)岁;病程1~4 年,平均(2.76±0.64)年;前壁梗死21 例,前间壁梗死14 例,下壁梗死10例;置入支架(2.13±0.35)个,HR(88.28±5.58)次/min。观察组男21 例,女24 例;年龄45~79 岁,平均(57.53±3.35)岁;病程1~3年,平均(2.63±0.53)年;前壁梗死14 例,前间壁梗死16 例,下壁梗死15 例;置入支架(2.43±0.51)个,HR(89.43±6.26)次/min。两组性别、年龄、HR、LVEF 及基础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PCI 术后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片100 mg(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 次/d;辛伐他汀20 mg(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准字H20051408),每日1 次。在此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片90 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7),2次/d。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积极给予调脂、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降糖等综合性西医常规治疗。持续用药2个月,就诊复查各项指标。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30 mL 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1次/d,疗程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评价 参考《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4]制定中医证候评分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心电图评价疗效标准[15]显效:治疗后心电图S-T 段可恢复至“正常心电图”或达到“大致正常心电图”;有效:治疗后心电图S-T 段回升0.05 mV以上,心电图表明部分缺血心肌改善;无效:心电图在药物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3 血清炎症因子指标 分别抽取治疗前后晨起的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EP管内,离心5 min,转速3 000 r/min,取上清液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标本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内皮缩血管肽-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3.4 治疗前后冠状动脉造影ISR情况 术后定期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并比较两组患者MACE 发生率。PCI 术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再次狭窄,介入治疗术后残余狭窄<50%,治疗6 个月后随访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管腔直径狭窄≥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 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证候疗效评价n(%)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尤以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闷、短气、心悸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3 两组心电图评价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结果显示疗效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电图评价疗效比较n(%)

2.4 两组患者血清MMP-9、TNF-α、hsCRP、ET-1水平比较

治疗2 个月后,两组血清内MMP-9、TNF-α、hsCRP、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更明显,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炎症因子变化比较

表5 两组炎症因子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5 两组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术后1 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n(%)

2.6 两组MACE比较

两组均无心源性死亡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心绞痛复发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率、再次住院率,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n(%)

2.7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8。

表8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PCI术后患者大多正气亏虚,久病多虚多瘀,常见病机为气阴两虚、血脉瘀滞。现代医学认为PCI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严重降低,加重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支架再狭窄情况,与中医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病机不谋而合。丹红注射液为中药丹参与红花提取的针剂,丹参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止痛之功,红花性微温,具有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之功,二者一寒一温,协同加强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力。现代药理学证实,丹红注射液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管活性物质、降低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16-17]。替格瑞洛作为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可与P2Y12ADP 受体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证实,用药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上升,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炎症反应参与了PCI术后整个过程。已有很多研究证实,TNF-α、白介素(IL)-1β、IL-6、hs-CRP、ET-1、MMP-9 在AMI 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8]。在AMI损伤过程中,由于大量白细胞聚集、黏附,单核细胞或内皮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减轻炎症反应对PCI术后心脏损伤均有保护作用。梁晶等[19]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治疗PCI 术后患者血清内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功能(FMD)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证实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ACS 患者PCI 术后的炎症反应,从而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证实,替格瑞洛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后患者血清内MMP-9、TNF-α、hsCRP、ET-1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此外,联合用药组术后再狭窄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替格瑞洛患者,这与联合用药组在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方面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显著提高,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明显,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MACE 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可显著提高AMI 患者PCI 术后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格瑞洛丹红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