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个性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系统在输液室中的运用

2021-09-11王晓楠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信息化

王晓楠

摘要:目的:了解信息化背景下个性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系统,在输液室的运用情况,和此种方法为输液室的工作带来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研究,先抽取200个正在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者。每100名患者一组,总共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护理人员在面对对照组时,采用常规的评价方式;实验组则运用个性化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统进行评价。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输液等待时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在输液室接受治疗期间,实验组需要等待8-27分钟,对照组则需要等待,10-42分钟。最终通过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为97%,并且高于对照组。结论:信息化背景下个性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系统能够提高输液室的工作质量,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关键词:信息化;个性化护理;输液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283-01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医院发展的需要。为此,护理部门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调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护理信息化,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输液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指标评价系统,以此改善当前的输液室护理情况,形成个性化护理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医院输液室中接受治疗的200名患者,以每组100人的形式分成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通过了解发现,对照组中的男性有55名,对其中的女性有45名,他们的年龄都在38-72岁这个区间内;实验组中的男性有49名,其中的女性有51名,他们的年龄都在39-77岁这个区间内。因他们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1]。通过调查了解到,患者的病情都处于比较稳定的时期;没有重大疾病;都是我院患者。另外,选取的200名患者中,没有精神障碍;能够配合研究,无中途离院现象。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并让患者给予护理人员常规的护理质量评价。最终以科室的护理质量评价表为标准,由护士长、副护士长以及副主治医生对此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对护理满意度、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时间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价。

实验组:该组主要从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并利用该个性化评价系统开展评价工作。在此之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并通过分析文献总出对应的指标内容,从中提取出出现了两次以上的指标,并整理出对应的评价标准。指标的具体内容为:能力评价、患者的评估和预防、不良事件、并发症存在情况、患者的态度。其次,结合相关护理制度对护理制度综合制定评价指标。最后要对不良事件发生进行统计,另外,还要去了解患者的想法,统计满意度。另外,还要注重信息化背景下,个性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系统的构建,保证系统可以应用到实验组当中。并且,要保证该系统可以在患者接受护理期间,记录患者输液的等候时间,了解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统计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分别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记录的信息对两组的指标内容等进行统计,之后进行计算,得到观察指标。利用统计学的相关软件分析数据,通过比较,得到最终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输液等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发现,实验组的所有指标都比对照组要好,比较结果P<0.05,所以说这些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从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同样是实验组的数据领先,实验组的患者有97人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所以为97%,对照组只有87%,通过对这两个数据进行对比,可以轻易得出结论,实验组的满意度更高一些。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医疗事业也不例外。此种情况下,就要求医院的护理服务更加全面,并且更加高质量。而在医院当中,输液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以来,如何充分发挥输液治疗的价值,如何提高输液治疗的方便性、经济性、有效性,是当前各个护理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因为输液护理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还会影响到他们病症日后的痊愈情况[2]。如果出现护理不当,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情况,还会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为此,医院为输液室制定科学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改善常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内容,还能够推动提高输液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最终我们得到了明确的结果,实验组患者输液地等候时间比较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也比較低,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另外,最终数据还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的穿刺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个性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徐建英,吴虹,李哲明.基于信息化的个性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系统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01):106-108.

[2]刘晓莉.急诊儿科输液室的个体化护理探讨[J].人人健康,2020(02):146-147.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