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09-11鲜宗勇王显瑜
鲜宗勇 王显瑜
摘要:目的:了解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切口感染、促进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1000例患者进行研究。提取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同时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种植体、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是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60岁以上、种植、糖尿病、手术时间>2h、住院时间>1个月是术后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普外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因素很多,尤其是糖尿病、手术时间长、老年患者。因此,临床干预应针对危险因素。此外,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可根据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促进切口愈合。
关键词: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S85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003-01
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术后切口感染时有发生,不仅延误了患者的伤口愈合,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管理。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除了患者自身的情况外,手术室的管理状况也会影响感染风险。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场所,是控制感染风险的关键。因此,收集医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析手术室管理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改进措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00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均为本院行手术治疗、年龄≥18岁、Ⅰ、Ⅱ类切口感染、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免疫功能障碍、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或存在感染迹象或其他部位存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医院感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体温持续升高且>38℃,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
1.2方法
提取切口渗液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状况,回顾性调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如调查其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存在植入物、住院时间、手术类型等。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则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切口感染与病原菌分布
10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者为100例,占10.0%,共检出100株菌株,大部分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58株,占58.0%,其中大肠埃希菌30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奇异变形菌10株、鲍氏不动杆菌2株;革兰阳性菌32株,占32.0%,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粪肠球菌12株;小部分为真菌10株,占10%,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株、其他2株。
2.2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植入物、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是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P<0.05。
2.3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多因素分析
将手术时间、年龄、是否伴糖尿病、手术时间及是否存在植入物、住院时间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应变量,经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植入物、糖尿病及手术时间>2小时、住院时间>1个月为术后切口感染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
3讨论
手术是许多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引起的感染也是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术后切口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会对患者和医院造成危害。随着临床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数量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了解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患者自身因素,如患者的身体状况;第二,外科手术等环境因素。因此,医院的术后感染率也间接反映了医院的手术水平和管理质量。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显示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0%,根据以前的研究报告,这是中等水平。作者认为手术创伤大,对人体的创伤大,可增加病原体侵入的机会,进而导致术后切口感染。植入物的应用为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侵入性手术会破坏人体正常的防御屏障,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年龄越大,患者抵抗力越差,感染的机会越大;手术时间越长,组织暴露于环境的时间越长,接触病原体的机会越大,越容易感染。
作者发现普外科术后伤口感染率高,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因此,有必要加强普外科患者的术后管理,如加强医生的手术技术培训,提高其手术操作能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与外界的接触时间;积极开展细菌培养鉴定,避免经验性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有效预防切口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切口与外部环境的接触;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做好术后切口管理,提高换药频率,保证切口清洁,减少切口病原体滋生;此外,加强老年人的营养管理,增强自身抵抗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创伤大,易引起术后切口感染。因此,有必要根据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做好病原学鉴定,合理选择抗生素,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胡君君,崔小妹,叶美妮,代燕琴.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及手术室影响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08):1277-1280.
[2]张宛越,孟凡杰,王宗樾.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4):101-102.
[3]朱磊,董美娇,金希彪.胸腹急诊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