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方法及技巧

2021-09-10谢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必要性存在问题

谢龙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较多抽象知识,教学难度较大。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种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掌握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尤其是在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文章针对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必要性;存在问题;方法和技巧

课堂提问是完成知识学习、推进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体现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从课堂管理的角度讲,适时的课堂提问还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随时把握、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是课堂调控的重要信息反馈来源。怎样才能从提问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已经引起中学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1.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理论知识的难度,避免出现不理解物理知识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增强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开拓思维、加深理解。在课堂提问及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关键知识进行反复讲解,帮助学生深化记忆、巩固所学,为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2.激发学习兴趣,增进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之间的关联,增进教学有效性。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如彩虹的形成、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并逐渐消散、利用杠杆原理将重物轻松提起、一些高楼大厦的奇异形状等,大多数学生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并未深究,但其背后包含了诸多物理学原理。物理学科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用物理学知识解释有趣的生活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为人们服务。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寻找问题答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促使物理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注重理论知识讲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知识、理解物理概念,并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知识运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学生集体回答问题,使提问失去了思维含量。在课堂上,经常看见学生一起回答教师的提问,在貌似气氛活跃的同时,却发现真正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是一部分,很多学生仅仅是随声附和,甚至在背后亂喊一气,根本没有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教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久而久之,不仅使学生思维肤浅,也无形中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无益的。

2.“问题打包”使学生失去了思维活力。有时侯,老师一次提出多个问题,就马上叫学生逐一回答,结果是问题太多,学生很难一次性完成所有问题的作答,不敢主动举手。往往被叫到的同学忙于应付当前问题的做答而忽视其他问题,而没叫到的同学大都顾不上认真听这个同学的回答,而是忙于准备下面题目,以防老师叫到自己。这样的提问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学生思维却显得混乱。

3.“先点名,后提问”使多数学生失去了思考动力。有时教师为了检查学生对上一节内容的掌握,往往先叫起学生,然后再提出要问的问题。结果是被提问的学生努力思考,而其他学生则只须被动等待,放弃了主动思考,让课堂的宝贵时间白白浪费。

4.问题过难,使学生感到茫然。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有时会一个一个的提问学生,用他们的回答拼出一个完整的答案,不是给予他们思考导向的引领,这样的学生学习缺少完整性、系统性,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方法及技巧

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和技巧,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提问,以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挥提问效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提问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方面,教师要注意精选问题,建立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连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声现象”一章首先以“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引入新课,这一问题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互动,试一试同样音量在不同距离的倾听效果,想一想为什么距离远一些就听不清;也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在同样距离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同音量的倾听效果存在不同。此外,针对本章中的声音特性、音频音调等内容,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常见物品如尺子等,探究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与震动产生的声音有何关系、尺子振动的快慢对音调的影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操作演示,增进课堂教学互动,提升课堂教学参与度。在互动性较强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体会探究乐趣与学有所获的成就感,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鼓励参与,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在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提问,一是因为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未能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二是因为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和探究的主动性,不愿积极提出疑问。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等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即便未能完全理解定理内容、没有掌握定理的运用方法,也极少主动提问,要求教师进一步讲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让学生逐渐形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主动意识,并在回答之后及时反馈与总结。教师要教给学生抽提本章内容重难点、提出关键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结合疑惑之处独立思考或者进行合作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定理有一定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如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玩滑板车现象,可以让学生找一个滑板车尝试,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再蹬地后,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如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验过程中获得知识,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养成了主动提问的习惯,能够促进学生后续的物理学习。

3.尊重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来设置教学问题。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物理教师设置课堂教学问题,需要明确这个教学问题是需要面向所有班级内部的学生,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部分物理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问题是针对班级内的优等学生。虽然使得这个教学课堂能够有效进行,却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教学问题所具有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的掌握这些物理知识。

此外,物理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回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保证设置的教学问题,能够引导每个学生参与思考解答。设置教学问题不仅是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的过程,还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所以,面向班级内部所有学生设置课堂教学问题,能够有效调动不同学习层次的學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物理教师在讲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这部分知识内容时,部分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对“两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个物体时的实际受力分析不清楚”,这就需要物理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提问的形式,帮助这部分学生掌握受力分析法,让其明白“当某个物体的牵引力大于自身所受到的阻力时,物理会做加速运动。反之,物体会做减速运动。”而针对班级内部的优等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方式引导其学习“曲线运动”。

4.注重知识联系与整合的“问题组”式提问。当教师同时提出一组问题,要留出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把问题由易而难的分层教给学生,让他们在练习本上整理思路或是回答提纲,要求必须是经过学生的思考加工的。中考题中的最后一个计算题经常是以一组问题的形式出现。例如,某年度中考的一道有关浮力的问题,就涉及到这样一组问题:第一问要依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第二问要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解题,第三问要依托第二问的问题,运用压强公式及变形做题。这样的分组问题是对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考验,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教学中应适当设计“问题组”式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提问。众所周知,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和现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以生活化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由于知识抽象难懂,往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这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提问。在问题中引入生活中存在的实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热和能”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提问。如果在木棒与铁棒表面,包上同种纸,并将其用火点燃,请问哪根棒的表层纸被点燃的速度快?虽然这些物体都较为常见,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具备了多重物理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课堂学习效率也因思考、探究及讨论而获得提升。

6.促进物理实验操作的提问化。初中物理涉及了较多实验,成功的物理实验需要操作者态度认真、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强化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思维严密性。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实验操作全过程。在演示“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呈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正立还是倒立”这一步骤时,教师可借机提问学生“蜡烛离凸透镜很远时会是何种现象?和之前观察的现象是否相反?”让学生带着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再进行控制变量法的其他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提问教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深化物理学习、掌握物理知识。此外,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探究物理现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在提问中验证实验结果、深化物理知识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探究乐趣和成功体验,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理念。再加上初中物理学科是初中教学阶段中的重要学科,要求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物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反馈来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和物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晖.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6(007):P.72-72.

[2]刘林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3(29):31-31.

[3]杨峻一.初中物理教学“提问”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035):328-328+329.

[4]朱友保.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科普童话,2015(42):156-156.

[5]白美霞.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011):337-337.

[6]郑荣树.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J].学周刊(期刊),2019,(12).

[7]张金伟.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提问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1.

[8]王全桦.例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学周刊,2016,04:95.

宜宾市翠屏区凉水井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必要性存在问题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