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

2021-09-10李小刚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创新思维想象力

摘 要:人类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培养慢慢形成的。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意识尚未固化,是培养其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本文将通过大量教学案例,论述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想象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1-0043-02

引 言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人才必备的一项能力,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任[1]。因此,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化为创新能力十分必要。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是一门涉及广泛、能够让学生直接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的学科。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想象力十分重要[2]。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具备善于发现、善于想象的能力,能够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现代社会,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网络获取知识,逐渐失去了发挥想象探究知识的能力,缺乏一定的创新思维。因此,当代教育也要顺应社会的变化,从教育角度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想象力是指人对新鲜事物或者普通事物产生的不同于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认知,这些想法多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但有时正是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推动了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发展[3]。例如,让人类完成飞天梦想的莱特兄弟,在飞机问世前,人类对浩瀚天空的了解仅限于眼前的一角。而正是由于人类对天空的好奇心和对飞翔的想象,促使莱特兄弟萌生了制造一种能够让人飞上天的工具的想法。在这种想法的激励下,莱特兄弟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验,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试想在当时,在没人能预见或相信飞天梦的时候,莱特兄弟的这一想法无疑是难以被大众认可的,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不合逻辑、滑稽可笑的想象。而莱特兄弟却在后来把这种想象转化成创新思维,并将自己的想象变为现实。由此可见,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对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反观当下的教育领域,缺乏的便是对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当前,小学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梳理自己的想象,使想象变为一种逻辑清晰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有能力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将想法变为现实。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学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并发展创新能力,这一点在当前十分重要。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生理解能力较欠缺,难以深入理解阅读素材[4]。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从多角度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带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琥珀》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居住的时候,大地上植被葱茏,动物自由生活。请你想象自己乘着时空穿梭机,穿越到那个时代,目睹了课文中的一幕。”此时,学生带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阅读全文,能更深入地感受时间和大自然带来的震撼。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当时如果那只最后变成琥珀的小虫子会说话、会思考,它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化石及化石形成的过程,并展示如今已被人们发现的化石,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在远古时期生物从活体变为化石的过程。学生也可以想象在数百、数千年后,我们的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教师可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创新意识。

(二)激活文字,领略内涵

教师应将有限的文字激活,还原文中的画面,让学生读懂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5]。这一方法主要针对具备主动思考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学生对文章进行细细揣摩,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在原有的框架中填充細节,使学生更明确文章内涵,贴近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长相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在大雪飞扬的冬季,世界银装素裹,刺骨寒风;“身向榆关那畔行”描述了一支军容严整的军队披着雪花,向着目的地马不停蹄地进发,不知是因为风雪还是战事紧张,将士们一脸凝重;“聒碎乡心梦不成”展现了远方的家乡和乐安详,诗人身在边关回忆关于家乡的一切,辗转反侧,难以安眠。教师引导学生拆解字句,让学生品评,拓宽视野,想象作者的处境,设身处地地揣摩作者的想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想象作者所处的风雪交加的环境,并在想象中加入细节,让学生感受诗人在简易的行军帐篷中,听着北风呼啸,思念着远方故乡的人和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乐于体会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意思,从而强化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跳出文章,大胆想象

语文学科涉猎广泛,不仅涉及表达情感类的文字,还有大量讲述科学事实的科普类文章。而科普类文章对想象和创造而言,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个发展的平台。之所以说其是限制,是因为一些前人研究的事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想象;而说其是一个发展的平台,则是因为学生可以以原有的科学事实为基础不断进行想象和创新。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后的地球的样子,想象那时人类生存的状况,说一说那时生活环境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跳出文章,思考解决地球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办法,想象人类能否找到适宜居住的星球并移居,想象怎样能减慢地球资源消耗的速度等,从而鼓励学生关注此类问题,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结 语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而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主要途径。这要求教师抓住小学这一黄金时期,在课堂上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事物展开想象,在学生心中播撒下创新的种子,并使这粒种子生根发芽,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刘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J].中华少年,2018(13):206.

张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二)[C].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39-240.

李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235.

章永清.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06):150.

张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9(13):68.

作者简介:李小刚(1984.10-),男,甘肃定西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创新思维想象力
想象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