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2021-09-10姜太军金雪花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姜太军 金雪花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于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渐增。本文主要以跨学科融合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为研究内容,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以艺术设计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和互动为切入点,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形式、专业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创新策略及实施路径。旨在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致力于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创新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2-0072-02

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在不断革新,艺术设计范畴也在不断扩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的新思维重新定义了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新形态下的人才培养与教育不论从理念还是路径上都要与时俱进。为实现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相匹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对高校及教育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面向社会发展和产业创新需求,推动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改革,着力消除学科或专业之间的隔阂,积极推进不同学科知识的教育融合,搭建交叉学科融合的实践平台,逐步探索跨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和完善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体系,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艺术设计相关领域历经40余年的发展历程,虽已初具规模,但众多学者们认为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和教育至今尚未定型与成熟。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呈现出不少问题,急需精进与提升。首先,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现在的社会需求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高校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偏离,未能充分认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所出现的人才需求变化,并未系统、科学地调整培养目标,导致人才市场适应能力不强和发展后劲不足;其次,师资配备与结构不完善。现阶段高校艺术设计师资力量和相应资源的不足导致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仍有部分学校将其教学的重心放在重点学科、省级学科上,忽略了艺术教育的资源投入,导致艺术教学师资配备不足、政策扶持欠佳和资金支持紧缺等现象的出现[1];同时,对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创新的应用不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明显行不通,新技术、新媒体在当今的高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艺术设计专业应顺势而为,创新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此外,作为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设计学科在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与拓展上缺乏学科交叉融合意识与实践创新等问题都制约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二、跨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创新人才,国家的发展更需要创新人才。2018年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等。表明对人才的跨学科融合培养与教育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对于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为了能够适应未来需求多变的社会,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创新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模式,在此期间,需要融合多方位知识构架,进而建立一个复合型的教学体系[2]。在新时代下,无论是学科自身的优势,还是社会对于设计教育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都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要适应未来的时代发展,建立一个更加高效开放的设计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模式也随之刻上了时代的烙印[3]。高校推进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融合,构建艺术设计、科学、人文、技术、工程专业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与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艺术设计学科更多元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提供人才保障,更为人类生活方式的优化转型做出贡献。

三、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师资结构

教师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与服务者。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优化直接关系到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应从师资队伍建设及师资结构优化方面着手,加强一线教育者的配备。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育资源扶持为支点,打破传统艺术教育领域师资欠佳,艺术生得不到重视的局面,加强师资队伍自身能力的提升。专业教师群体必须具备雄厚的文化基础、独特的见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教育者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把最新的知识带给学生。在人才的结构设置方面更新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涉猎,将艺术设计专业师资的配备与其他不同专业的师资相互融合,利用各个学科的优质资源扩充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加强与各个领域的人才在教学方面的融合与优势互补,做到知识层面的加深和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发挥各自学科知识资源的优势,使各学科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实践,合力推进学校师资与社会力量融合。建立高校教育者与社会、行业以及艺术相关研究机构等专业群体的协同融合培养机制,将最切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培养理念与模式贯穿于教育教学中,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博、更接地气的专业知识范畴,从而有效助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专业教学形式与内容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转变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取信息的方式。现今专业教学应积极引入新技术,采用新颖的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开放性新媒体交互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新技术层面的革新,新技术的运用,也为学习之后的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4];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资源。通过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形式,灌以跨学科知识内容线上线下融合施教,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丰富知识获取路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新跨学科融合课堂知识建设。在课程内容上消除文、理、工的学科专业壁垒,实施专业交叉教学培养,将商科和工科的思维模式引入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如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应纳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相关的知识课程,融入线上网络营销虚拟游戏和线下实战模拟等互动环节;工业设计专业增添机械设计原理、材料学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课程,带领学生进入跨学科实验室进行实操训练等。通过创新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不同学科的思维、适当的方法,分析并解决各种设计问题。另外,除课堂教学创新以外,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多运用课题研讨会、项目实践、校内外实习等多元化教学途径相结合[5]。

(三)拓宽实践平台,提升人才创新与应用能力

搭建和拓展跨学科融合的实践平台更是高校培养符合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和创新途径。提出“新工科”“新文科”教育思维与理念目的就是要推动高校走跨学科融合和交叉培养人才的路线。积极搭建跨学科融合的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学校自身多学科资源优势,以艺术设计教学和实践功能需求构建跨学科、跨专业融合的课题研究和竞赛合作平台。效仿欧美艺术院校的“工作坊”模式,组建由指导老师和多个相关专业学生构成的组织或团体,共同围绕课题或竞赛项目讨论、发表分享等协作方式进行参与、体验与互动[6]。既促进不同专业教师的知识补充和能力提升,又为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提供了良好環境;创新拓展国际化实践平台。扩展设计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让艺术设计教育既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与国外艺术院校及师生通过课程教学、夏令营、工作室和项目合作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与延伸合作,培养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中坚力量,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注重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目标,强化学科—专业—产业链之间的内生联系与作用,构建以产业链为依托,以服务产业链为目的而形成相关学科、专业与产业链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的共同体。推进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纵深培养与发展,为经济产业服务与发展培养高水平设计专业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变的时代,教育应该有所担当,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必须为社会经济、文化及产业发展服务。艺术设计人才跨学科融合培养是对当下传统单一教育模式的反思,将跨学科知识领域融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打通学科之间的屏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具备优良创新设计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艺术设计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康炜.综合类艺术院校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J].传播力研究,2019,3(31):267.

[2]毕露予.跨学科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动画专业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融合教学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2019(19):224-225.

[3]杨晓翔.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跨学科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艺术大观,2019(09):191-192.

[4]韦春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大观,2019(08):254.

[5]黄华明,陈怡妮.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125-128.

[6]俞鹰.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52-57.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全人教育理念下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