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在幼儿园教育中提升幼儿安全意识的方法及路径分析

2021-09-10潘春燕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幼儿园教育安全教育

潘春燕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安全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幼儿园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重视提升幼儿安全意识,培养幼儿基本自救技能。根据幼儿的年龄大小与认知特点,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 安全问题,多运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游戏化或情境式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安全生活环境与提醒注意日常安全、开展趣味安全教育与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结合幼儿日常活动与培养安全行为习惯、教授基本自救技能与培养家长安全意识,更好提升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日常活动;行为习惯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要求,幼儿应当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与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到位,认识不到相关危险,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在遇到危险时与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很容易发生危险状况,出现安全事故。根据这个背景,幼儿园教师应当认识到提升幼儿安全意识、更好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结合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安全教育,可以让幼儿更加安全地参与生活、参与活动。

一、创设安全生活环境,提醒注意日常安全

在幼儿园中进行安全教育,首先是创设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参与各项活动,能够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需要先对所处的环境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安全排查,尽可能完备地排查不安全因素。同时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还需要经常提醒幼儿主义日常安全,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去,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不要追逐打闹等[1]。

例如,教师首先需要坚持幼儿的桌椅板凳与午休床铺,确保没有尖锐物、突出物,确保这些物品的牢固,在棱角处添加护角或者缓冲垫。对于日常活动中用到的小刀、剪刀,以及生活中的热水瓶等,要放到幼儿看不到或者接触不到的位置。每日要进行晨检,当发现幼儿携带剪刀等危险物品时要收缴或者交于家长。通过做好这些工作,可以创设安全生活环境,减少安全隐患,让幼儿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参与各项活动。幼儿教师还要经常提醒幼儿注意日常安全,比如不接触插座、不随便拿剪刀、不玩火等,类似的提醒可以更好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开展趣味安全教育,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足、生活经验较少,对于周围世界中存在的危险浑然不知,很多时候可能会去一些危险的地方,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和事情,因此需要重视安全教育,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个性特点,教师应当开展趣味安全教育,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借助简单易懂的儿歌与直观形象的动画,可以让幼儿更好理解、更易接受。在这些形式的安全教育中,教师可以融入饮食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等安全教育,通过示范指导等方式,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意识[2]。

例如,在开展趣味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儿歌指导幼儿,让幼儿指导儿歌的内容,再指导幼儿如何唱,在传唱中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户外游戏》:户外游戏真有趣,安全事项心中记;荡秋千时要小心,蹦蹦床上不能挤;滑滑梯时要谦让,藏猫猫时守秩序;你争我抢要不得,争当安全小榜样。之后,教师可以播放安全宣传动画,让幼儿认识到不吃不干净的东西、饭前便后要洗手、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等。最后,教師可以通过演示与指导表演的方式,开展“不要跟陌生人走”的教学,让幼儿认识到其中的危险性,并牢记报警电话、家人的电话与家庭住址等,更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合幼儿日常活动,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习惯成自然,在幼儿园中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效果,教师还需要结合幼儿日常活动,培养幼儿安全行为习惯。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开展关于安全的专题教育,先指导幼儿应当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之后与家乡共同监督与指导孩子,进而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幼儿安全行为习惯。

例如,对于上学和放学期间人流较多,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况,教师应当多次强调和指导幼儿排队进园和出园,上下楼梯时或者进出教室时要靠右侧行走,不和其他小伙伴推搡拥挤。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环境,或者利用现实环境,让幼儿认识各种安全标识,比如安全出口、小心触电等。在关于吃饭的专题教育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幼儿安静吃饭的习惯,要求幼儿吃饭时不说话、不打闹等,并与家长做好沟通,与家长一起监督孩子,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授基本自救技能,培养家长安全意识

在幼儿园中的安全教育中,提升幼儿安全意识,还需要重视教授幼儿基本的自救技能,这需要在语言讲解之外,指导幼儿进行模拟演练或者仿真演习,这样的安全教育效果更加有限,让幼儿的印象更加深刻[3]。教师还需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与合作,注重培养幼儿家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中,在亲子互动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培养家长安全意识。

例如,在关于火灾逃生的安全教育演练中,教师就可以先指导幼儿:当遇到火灾时,不要慌乱,如果在室内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着身体快速向安全出口走,逃出室内。在讲解之后,教师进行具体的示范,指导幼儿进行演练,指导幼儿熟悉为止。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安全教育的亲子游戏活动,在亲子互动中让幼儿学习过马路、看红绿灯等安全常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培养幼儿家长的安全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应当重视提升幼儿安全意识,根据幼儿的年龄大小、认知能力与个性特点,探析更加科学、更为有效的方法及路径,借助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引领幼儿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可以更好提升幼儿安全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桂兰. 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 信息周刊, 2018, 000(012):1-1.

[2]吴秀红. 基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路径思考分析[J]. 南北桥, 2018, 000(016):199-199.

[3]李新英. 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7):259-260.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幼儿园教育安全教育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浅谈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