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思考
2021-09-10穆庆敏
穆庆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要求教师创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授课目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使小学生在学习互联网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电脑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教师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革新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真正将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理念贯彻到底,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创设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促使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将基础教育着眼于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之中,新课改形式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且与小学其他学科有著很强的联系性。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学科素养,发散思维,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班级活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专注力不足,自我控制力较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利用多种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当小学生处在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时,便会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走进新生活》第一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时,教师为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信息技术的演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第二课“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的鼠标、键盘、手机、座机等多种通讯设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比通讯工具和计算机的演变,使学生通过具象思维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游戏化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将游戏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创新传统的小学信息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综合性思维,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内驱力,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游戏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字格式设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词语接龙的课堂游戏,活跃信息技术课堂的氛围,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利用网络寻找一个网络小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截图,随后玩完游戏之后,将游戏过程中的截图插入word文档中,随后引导学生给每一张游戏截图进行配字,并运用艺术字的格式进行设置,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应用动力和熟悉程度,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利用游戏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活与教学相结合,丰富日常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感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所欠缺,教师应在小学信息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将信息课堂贴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熟悉感,进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信息课堂的学习之中,调动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利用生活元素构建信息技术课堂场景,将综合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课堂相结合,真正提升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修饰”这一课时,教师提前将实践活动安排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周末时与家长或者是同学进行一次采集信息的踏青活动,学生可以去公园欣赏风景,或者是去爬山,去游乐场等多个场所,并编写一篇word文档,并拍摄一些活动图片进行保存,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素材。在下一次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利用学生自己制作的word文档,引导学生进行字体、标题、段落格式等各个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将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信息技术学习材料,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生活,拓宽学习思路,更有利于学生在提升信息专业技术的同时增强综合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四)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提升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其他学科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师深入挖掘其他学科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提炼和整合信息技术知识,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精心设计和规划,渗透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锻炼小学生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在“色彩斑斓”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利用word软件中的格式制作一个电子版手抄报,这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将日常中制作的语文学科手抄报制作成电子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艺术字设置手抄报标题,利用表格进行手抄报的排版设计,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操作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电脑操作的过程中温习语文知识,同时提升自身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电脑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加强学生记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学习要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彩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20(11):132.
[2]梁朝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6):157.
[3]陈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3(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