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09-10张容娟

高考·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生物核心素养

张容娟

摘 要:社会责任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课堂设计、融合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融入课程考查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社会责任

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这三大素养的培养,社会责任常常在生物教学中被忽略。隨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国家在不断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健康问题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大众的生态理念和责任意识。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与时代背景充分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和老师不仅要重视教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做多少题,得多少分,而是让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科理论,同时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形成社会责任。在生物教学中,一线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一、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中渗透社会责任

在高中生物课堂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的培育,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核心素养、社会责任等内涵,生物教材中的社会责任内容并不都直接呈现,需要教师善于挖掘,精心设计教案,有意识地将社会责任渗透入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责任素养。

例如,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性,掌握糖类、脂质、蛋白质等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重要性,并且能向家人进行必要的科普,指导家人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远离肥胖。在学习细胞呼吸的相关内容时,学生掌握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会感觉肌肉酸痛?日常锻炼时选择快跑还是慢跑?包扎伤口为什么要选择透气的纱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形成较深较窄的伤口时为什么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等,这样可以逐渐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讲到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时,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的教学中都有指向社会责任培养的内容可以编排进教学设计,在学案中加入相关材料供学生分析,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借此帮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传播途径等,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洁身自爱,珍爱生命,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增强保健意识,并向身边的人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将社会热点融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讨论中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每天都不停地将各类新闻推送到人们眼前,引起关注和讨论,而其中也有不少是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比如垃圾分类、劣质疫苗、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等。面对这些热点话题,高中生应该根据所学知识作出理性思考,明辨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可以将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热点话题引入课堂,通过社会热点创设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相关的社会问题并作出理性判断,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例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真实的案例。2017年4月,江西三清山风景区有三位游客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登山经历,不顾景区的禁止性规定,在巨蟒峰岩柱内打入26枚永久性岩钉进行攀登,地质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岩钉对岩柱造成的损害无法修复,对三清山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破坏,经过评估,该事件对三清山生态环境损害的最低赔偿阈值不得低于1190万元。后来三人被当地检察院提出公益诉讼,法院判决三人向社会公众道歉,连带赔偿环境资源损失600万元,用于公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这件事不是单纯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也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此案例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这三人的行为对景区生态环境存在哪些方面的影响?600万元罚款是不是过重?这些赔偿金真的能弥补生态环境的损害吗?这次事件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景区和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如何更好的预防和应对这类事件?……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和观点的碰撞,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意识到在拥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景观,不能肆意破坏。

三、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生物学科相关的社会实践

对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别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师可以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带学生参与到丰富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如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到湿地公园观鸟、走进社区宣传健康小知识等等。

在生物课堂进行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为例。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通告称,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进图书馆或者借助互联网等资源,查阅、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给予引导,长江流域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江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大幅下降?禁渔计划是否必要,还是小题大做?实施该计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和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到生物学科相关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得来的知识比老师的直接讲授更让人印象深刻,再将这些理论用来解释具体的生产生活现象、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学生既能获得成就感又能更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真实体会到生物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对社会、经济、自然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

此外,近年来备受关注和重视的研学旅游也是开展生态教育和培养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通过在研学旅游过程中融入生态体验、环保实践、生命教育,结合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旅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不在于哲学上的穷究,而在于生命中的体验。依托研学旅游,提升教育过程中的生态体验,结合生态德育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体验生命温暖的旅程。例如,江苏省扬州市近年来开展了多项工作,如环境整治、产业优化、退湖上岸等工作,大大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结合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走绿色持续发展的道路。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了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升过程,与当地的居民交流,走近农田、走进乡村、走进森林,促进学生形成高度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四、设计相关试题,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生物学科不是空中楼阁,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把对生物责任意识的理解融入到考查环节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在高中阶段,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最为关注的仍然是高考,近几年的高考题也开始体现对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评价,教师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时也可以设计相关试题,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必要的考查。

例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第9题: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特征、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掌握情况,生态建设工程的生态效益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非直接价值。2020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该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种群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理解,也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对珍稀动物保护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此外,2020年高考山东卷第12题以《齐民要术》的记载为例提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酿酒技术: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在考查微生物发酵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在很早以前,古人就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现代社会,人们也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和前人留下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部分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但常常不能将其转化为行动,而且高中生对于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并不了解。2017版课标明确指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是指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主动参与进社会议题的讨论,并且能够理性地判断、解释,具备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能力与担当。事实上,现在的高中生并不善于将所学的生物学相关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常与实际脱节,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还有待提高,这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育。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大环境下,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仍然习惯以升学率、本科率、高分学生人数作为评判学校好坏的标准,甚至出现由于某学校高考成绩不够理想,家长到学校门口拉起横幅要求校长“下课”的现象。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生物学社会责任的培养仍然任重道远,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更好的渗透社会责任教育,还需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地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新宙.紧贴社会热点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0(17):90-91.

[3]方小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4]張惠惠.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5]曾诗淇.十年禁捕长江生态保卫战全面打响[J].农村工作通讯,2020(16):13-15.

[6]闫志玮.行走中的生态文明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33):13-14.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生物核心素养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