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MSCT)对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10杨莹

医学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杨莹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影像学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7年4月-2020年2月前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73例纳入研究,均行X线平片检查和MSCT扫描检查,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检查可见上膝关节外侧间隙,表现出不对称性增宽特点,少部分患者髌上囊可见少量积液或明显积液,所有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胫骨平台上的软组织疼痛与肿胀。MSCT扫描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为95.89%,明显高于X线平片诊断的83.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相比与X线平片,MSCT的检出率更高,并且影像学特征清晰、准确,值得推广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x线平片;MSCT;影像学诊断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膝关节创伤性骨折,主要是因暴力撞击所致,也有坠落压缩暴力引发,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X线平片临床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手段,但因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采用X线平片容易发生漏诊、误诊,延误治疗[1]。随着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应用,其高清晰度、高密度分辨率及快速扫描优势成为骨科常用影像学检查方式,特备是将其与三维重建相结合,能够真实反馈胫骨平台结构,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为了探讨MSCT在用于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本文特选取73例患者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2月我院前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3例,其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23-73岁,均龄(46.48±3.47)岁。受伤原因:高处跌落34例,交通事故24例,其他15例。

1.2方法

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行X线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DR机,摄膝关节前后位与侧位影片。设定适当曝光条件,以坐位摄正位片,患者伸直下肢,以膝关节间隙为照射中心,脚尖朝;以侧卧位摄侧位片,以髌骨下缘及胭窝后缘垂直方向为照射中心。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MSCT扫描,设备选择美国GE Br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指导患者行仰卧位,伸直下肢,以足先进方式进床,以膝关节为扫描中心,囊括疑似骨折的全部区域。CT扫描参数如下:扫描电压120kv,扫描电流210mA,扫描层厚1mm,扫描层间距1mm,扫描速度0.5s,矩阵512×512。扫描后获取图像录入工作站,经表面遮盖法、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处理,得到图像使用SOMATOM Sensation系统进行三维重建。

X线平片和MSCT扫描结果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主任医师及诊断医师进行双盲阅片,分析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种方式诊断的临床检出率情况。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型:(1)单纯外髁劈裂,为I型;(2)外侧平台劈裂,并合并塌陷,为II型;(3)单纯的外侧平台塌陷,为III型;(4)单纯的内髁劈裂,为IV型;(5)双髁分离骨折,为V型;(6)双髁骨折,并伴有骨干骨折、干骺端骨折,为VI型。

1.4统计学

采取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出率对比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经X线平片检查,可见上膝关节外侧间隙,表现出不对称性增宽特点,少部分患者髌上囊可见少量积液或明显积液,所有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胫骨平台上的软组织疼痛与肿胀。经MSCT扫描,可见髌上囊位置不同程度积液,膝关节外侧间隙表现出不对称性增宽,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胫骨平台塌陷,同时存在软组织肿胀及局部压痛。

2.2 MSCT与X线平片的检出率对比情况

采用X线平片和MSCT扫描得到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型情况如表1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MSCT扫描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为95.89%,明显高于X线平片诊断的83.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胫骨平台使用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在膝关节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胫骨平台骨折发生,内外平台受力不均,会诱发骨关节炎,随着逐渐恶化,甚至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早期确诊与治疗是关键[2]。临床常采用影响血手段判断胫骨平台骨折,X线平片在早期应用较多。但随着MSCT的发展,其高分辨率、快速扫描、高密度分辨率等优势逐渐成为继X线平片后更适合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影像学方法[3]。为了探讨该方法的作用价值,本文选择通过对比方式将其与X线平片共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MSCT扫描与X线平片检查,能够有效获取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其中X线平片检查对体位摆放要求较高,而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由于对体位要求较高,难以匹配,造成了影片清晰度、微小骨折显示等不太理想。研究结果显示,认为MSCT更有助于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检出情况作对比X线平片检查的检出率明显比MSCT扫描更高(P<0.05)。

綜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其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能够为临床诊断进一步提供证据,提升MSCT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张军胜,赵波.多层螺旋CT对膝关节损伤后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早期诊断的效果及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08):102-105.

[2]黄景玉.X线平片与MSCT对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6):148-150.

[3]梁军,刘安民,LIANG,等.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07(15):154-157.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影像科 212400)

猜你喜欢

胫骨平台骨折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比较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以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后内侧倒L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中应用
普通支持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
关节镜下经皮与开放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的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