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2021-09-10徐守银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思考

徐守银

摘  要:素质教育在当今时代成为了热门的教育话题,原本的道德与法制课程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小学心理启蒙课程,为学生树立美好品质、构建法律意识有着正面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社会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不良道德事件,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法律意识和高尚的人格很重要,为此我国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向道德与法制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该如何教学,本篇文章基于这一思考,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引言:现如今,随着教育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也逐步走向正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学生心理和道德的启蒙教学,关乎着以后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成长,但是由于以前对于这门课程的不够重视,在《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进而导致当前《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不能满足当今新时代教育下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如今,我国教育重点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所以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结合本门学科的特点,科学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道德观念,普及基本的法律意识,是本学科教学的重要使命。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由于过往对“思想品德”课的不够重视,现如今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普遍面临经验不足,对课程的知识点仅停留在表面和书本,不能完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有新意,更是令道德与法治课程无法顺利地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本学科的学科素养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树立良好道德以及健全的法治观念;,很多教师忽视了本门课程更应注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书本上概念性的知识得到充分的理解,本门课程的意义,也是希望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因此,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也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存在一味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以上都是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原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1.巧用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构建沉浸式教学课堂,通过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亲身扮演的方式增强学生的道德标准与法律意识。沉浸式教学的优点就在于,既能创建模拟出真实有趣的道德法律小课堂,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己的道德标准。以《道德与法治》中关于“我们在一起”这部分课题为例,教育者完全可以采用沉浸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先分成几组,然后制订一个小组合力完成的游戏,以分数作为奖励机制,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通过激发孩子的竞赛心理,调动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这种模式可以轻松地让小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有多么重要。

2.整合学科主体,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覆盖面积最大化

道德和法治的相关课程内容,并不是概念化理论化的产物,其中内容是可以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跟小学生学习的其他科目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这就导致了对小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必须要日积月累,不可急于求成,要求老师教学之前应该充分备课,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不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将理论知识紧密联系日常的生活之中。

3.应用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通过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更快地养成良好的道德标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培养学生协同合作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合作”为主题的课堂动手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学习折小星星,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合力折出最多星星的小组获胜,并向同学们讲述他们是如何通过合作拿到第一名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合作可以带来”共赢“的重要意义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升华主题,进一步实现学生自我道德、法治意识以及核心素养的完善和发展。

4.教师学生平等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形成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其中的知识大部分涉及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让教师本身成为学生主体的一部分,由教学的身份转为和学生一样的学习参与者。以“我们在一起”这块内容为例,在帮助学生学会了手工制作的方式方法以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手工制作活动,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的制作更加精美。就算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也不用急着纠正,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什么别人的作品既丰富又漂亮?他的作品为什么这么有新意?等等,学生间、师生间对此展开讨论,实现平等互相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领悟团结就是力量,同时建设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老师、学校的重视。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法律意识。因此,小学教师应当立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合理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林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2017,000(031):P.27-27.

[2]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000(022):19-19.

(作者单位:慈溪市长河镇蓝天小学,浙江   慈溪   315300)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思考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