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升教育思想研究
2021-09-10尹智
尹智
摘 要:萧子升是中国近代知名的教育家、学者,早年被推为新民学会总干事,是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最初发起者和主要组织者之一。萧子升生长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作为爱国知识分子,他活跃在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在教育方面有所建树。萧子升的教育思想主要由教育救国、留学思想、华工教育思想组成,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时期;萧子升;教育思想
萧子升是中国近代知名的教育家、学者,早年被推为新民学会总干事,是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最初发起者和主要组织者之一。萧子升在法国留学期间任职华法教育会秘书长,回国于南京国民政府任职期间,他担任过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北京大学委员兼农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等职务,这也为萧子升开展教育工作,实现教育理想提供了诸多便利。萧子升重视教育的普及,主张“教育救国”、“勤工俭学”、“华工教育”等思想,旨在以教育为工具,实现和平的革命,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教育救国思想
开启民智是萧子升主张普及教育的关键,教育救国则是其根本目的。萧子升认为要达到教育救国,务必要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包含了多重层面的涵义,它包含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者使用的教育资源平等,这也是现代教育伦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萧子升的教育救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教育救国,萧子升提倡普及科学常识,破除愚昧迷信,关注女子教育和发展乡村教育,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养。
(一)普及科学知识
萧子升认为民众正是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愚昧无知,只能把一些现象归于神灵、上天,于是产生愚昧、迷信,这是民智未开的表现。他主张将一些名校教授的文章进行翻译,供国人阅读,推行科学理论,启发民智。
除了翻译,萧子升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将科学常识以国人更能理解的形式解释给国人。他通过在《华工杂志》上接连发布几篇“科学常识”系列的文章,内容涉及地理的常识、生理卫生学的常识、卫生的常识等,向民众普及科学常识,企图破除愚昧迷信。萧子升希望通过图文并茂、朴实贴切、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晦涩难懂的科学常识更加贴合民众的理解,更加易于接受。
普及地理常识,推行地理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在《地理的常识》里面,他解答了地球的构成、地球的形状、昼夜和四时更替的原因,还用世界全球图来说明世界各国所属大洲及国家、山川大海等在地图上的分布情况。萧子升特别强调,我们中国应加大功夫去研究本国地理,这是普及科学和国家进步的有效途径。
普及生理卫生的常识,更好地关注人本身的科学。萧子升在《生理卫生学的常识》中借由与人物谈话的形式,展现了一些关于人体构造方面的人学知识。他还在另一篇文章《卫生的常识》中提出,“卫生便是保卫生命,俗话说的保养身子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以前说过我们的身姿简直是一架最完备精良的机器,卫生便是讲究修饰保护这架机器的方法。”他认为注重卫生、保养身子就是在保卫生命,可见其重要性。萧子升普及生理卫生学的常识,有益于破除人对自身构造的愚昧无知,减少不注意生理卫生引发的疾病。
(二) 提倡女子教育
萧子升特别关注妇女教育,他大力提倡女子也要参与勤工俭学教育。他说:“我对于开放女子一层,认为社会上一件顶重的事。”他重视女子教育,因为女子教育有其独特的和巨大的社会影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也是中国走向平等、独立、富强的重要一部分。萧子升到法后,受到法国女性的启发,看到她们“程度之高,生活正当之自由”,想把女子勤工俭学教育落实的想法愈加强烈。他深入李石曾数年前创设的豆腐厂中进行调查,联系该厂厂主齐竺山讨论雇佣中国女工一事,得到厂主的同意和李石曾的许可,他便与北京华法教育会联系女工来法勤工俭学,于是“女子来法勤工俭学一举既经觉得居停,渐由理想可见之实行矣。”萧子升不止联系女工来法,还提倡对于来法前所做的教育预备工作也要到位,他指出:“帮助现在沪预备留法女子之进行。”他意识到了女性平等受教育的权力,鼓励女子教育,这有利于当时的女性冲破封建的桎梏,追求自由平等。
(三) 发展乡村教育
对于乡村地方的文化发展和教育,萧子升也未曾忽视。他在1931年一场乡村造林运动的演讲中,特地提到关于地方文化教育的构想。萧子升从乡村青少年的培养、地方文化场所的建立、地方公益机构及公共设施三个方面,提出了他对地方文化教育的构想。
在萧子升的构想中,一是关于教育学习方面,他主张“凡是乡间的子弟,个个都要送他到初小或高小毕业。再进中学大学甚至出洋的,也都有教育基金设法津贴或资送了。”二是关于地方文化场所方面,他提出“精巧而适用的小小乡村图书馆,博物馆,也都会成立了,公共的讲演场,阅报室,游艺场,体育室……自然更易举办了。”三是关于地方公益机构及公共设施方面,他认为“就是孤儿院,养老院,疗养院,合作社,道路,桥梁,公园,凡属我们乡村的公益事业,都可以在三几年内开办完全,一锅煮熟。”这有关地方的文化教育,则是将对象普及至地方人民群众,且针对对象包含了青少年、中青年、老年等全年齡层次。
萧子升认为只要做好以上三个方面,对于个人、家庭、社会而言都是极大有益的。“到那时大家都有智识,都有职业,家给人足,人人安乐,人人和善,相见如家人兄弟,欺诈争斗诸事,概所不知,这真叫民康物阜,人寿年丰了!”因而地方文化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实现地方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通过教育、运动、娱乐、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来拓宽人民的眼界、健全身体、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生活水平等。
二、留学思想
萧子升在法国留学期间受到李石曾等人的赏识,任职华法教育会秘书,协助处理勤工俭学相关事务和华工教育问题。与此同时,他作为新民学会总干事大力组织学会成员赴法勤工俭学。勤工俭学即是留学生们在国外边学习便作工,既可维持生计,又可学习语言和知识。
(一)留学中勤工与俭学结合的必要性
由于当时国内外情形复杂,勤工俭学的推行一开始就有一定的阻力。萧子升意识到“先到法者不尽可恃,大都持个人主义,不赞成李石曾等人之勤工俭学主义,大抵恶其异己。留学者不赞成俭学,俭学者复不赞成勤工,皆因相形之下,觉自己用费过多,不能自安也。后来者之组织,非从自己方面下手不可。”萧子升认为勤工俭学的阻力在于先期赴法留学者的观念仍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没有把这个项目置于社会、国家的角度来看待。他们虽觉得留法费用颇多,内心不安,但仍然秉承着要么“俭学”认真钻研好好学习,要么“勤工”解决生计的想法。对此,萧子升提出倡议:“来法勤工俭学者,决不可无自信力,无坚忍力。并要联络一气,才好进行。”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作工的华侨们迫切需要学习法语和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因此作工的同时务必要学习。而留法的学费和生活用费也是较为高昂,想要组织青年学生不断来法学习的情况下,华法教育会募集到的一些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因此学生们很有必要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入厂作工。
勤工俭学的现实原因是一方面,其本身工与学的重要性也是值得关注的。1929年,萧子升在《工学月刊》上撰写题词,对“工学”进行解释并强调“工学”的地位。萧子升强调道:“工学两事为人类生存与进化的两大条件,宜应重不可偏废。”我们可以看出萧子升将“工”与“学”置于相同重要的地位,乃是关乎人类生存与进化的重要条件,他提倡一边要为劳工争取求学的机会,一边要鼓励求学受教育者进行工读,目标则是成为工学社会与工学世界。
(二)留学中勤工俭学的具体方法
萧子升作为华法教育会的秘书和新民学会的总干事,很重视勤工俭学这个项目,该项目的顺利进行要求在国内就要开始进入预备班准备,以此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和掌握基本语言与技能。再者,初到法国时,要注意个人工作上与工人和善,学习生活上互相勉励。萧子升自己曾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接待来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上,自己还要以身作则,与大家一同进入工厂作工,成为勤工俭学的代表,但以他当时的地位与工作来说,他至多是先勤工后俭学,或边工边学。
萧子升自己也有勤工的计划,他从语言方面和学问方面给自己制定了三年的俭学计划,他的初衷更是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语言方面,他打算专读两年法文,一年英文,期间研究社会。至于学问方面,他想研究淑种学、人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娱乐等,但仍以教育事业为中枢。他还下定决心,如果三年不成,他就延长到六年十年,期之“以久致胜”。不仅如此,萧子升在看到来法会员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还提倡调整勤工俭学计划,确定了新民学会“学问游历要讲究多方面”的发展思路,准备派部分会员赴俄学习,从而让勤工俭学的果实更加多元丰硕。
三、华工教育思想
(一)华工教育的重要性
华工教育是很重要的,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等均是有益的。萧子升认为,工人尤其要读书,他在《工人与读书》中,专门探究了两个问题:“一、工人究竟为什么都应该读书呢?二、工人读书的办法甚么样?”萧子升大力提倡华工教育,在他看来华工在欧洲工作的同时感受到了许多“精神上的文明”和“物质上的开化”,并且“那年富力强的积累了工作所得的钱,再去研求学问,固然是极好的了。”萧子升主张在欧洲的华工可以将工作期间积累的工资所得,再去投入到研究求学之中,他指出:“一来于我们华工本身有益,二来于人家地方也有益,三来于祖国也有益。”这也是他认为为什么华工都应该读书,受教育的原因,因为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等均是有益的。
华工教育尤其关乎到中国前途,与中国前途有特殊关系。萧子升大力主张发展华工教育,并在《华工教育与中国前途之关系》中专门探讨华工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华工教育与工人地位、教育平等有密切关系,对于中国前途更是有特殊关系。萧子升从中国华侨的历史、历代当局对海外侨民的漠视以及当代留法华工获得智识的必要性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说明,他说:“中国历史上最光荣之事,盖未有逾于中国人民之好为海外发展与奋斗者也。中国历史上最失策之事,亦未有逾于历代当局之漠视海外侨民,事前既不予以倡导与训练,事后复不力予后援与保护。”[10]24我们可以看出,萧子升肯定了海外僑民的发展和奋斗,并且批判了历代当局对此事的漠视态度与无所作为,他认为政府不仅事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连侨民在海外时也不去予以必要的保护和支持,这实在是政府的失策,也影响到了中国前途发展。因而萧子升提出要通过华工教育的方式,提高华工的智识水平,为中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成为中国民族独立、复兴的推动者和建设者,这与中国的前途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二)华工教育的方法
华工的读书、教育也要注重方法,而工人读书的方法“随人不同,也有随地随时而不同。”萧子升在《工人与读书(续)》中,对工人读书的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他将其分为四个部分:一、破除不读书的迷信;二、预备读书的器具;三、利用读书的机会;四、研究读书的方法。
1.华工要破除不读书的迷信
萧子升认为“平常人不肯读书,并非真心不读,实因他有好些不读书的迷信,障碍了他读书的进行,消灭了他读书的好意。”因此萧子升将世人常见的不读书的迷信一一列举出来,分开解说不同的迷信观点错在何处,应该如何改正观点。他批驳了以下常见的五个错误迷信观点:(1)“书是可读可不读的”;(2)“书是很难读的”;(3)“人愚不能读书”;(4)“人贫不能读书”;(5)“人老不能读书”;学无止境,读书没有终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去读书不能作为借口,活到老学到老,萧子升正是如此认为,也是如此实践的。
2.华工要预备读书的器具
萧子升着重强调除了纸笔墨砚等文具外,更重要的则是诚恳的意思(即对明理的渴求)、勇敢的精神(果决不懦弱,且十年百年如一日循序渐进地不断学习)、精细的脑筋(要能深入,要有条理,注重分类、比较,注重观念类化)、空虚的心腔(宇宙无穷尽,需要向大自然虚心领教)这四个要点。
3.华工要充分利用读书的机会
萧子升觉得“极忙碌的人也有许多时候可以偷闲读书,只需知道利用机会。”他提倡旅法的工界同志,既然已經到了法国,便要把握机会,抓紧时间学习法文,同时这也是吸收西洋文化最好的机会。
4.华工要注意研究读书的方法
萧子升认为读书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所以读书的人要注意研究读书的方法,这个本身就是和读书一样重要的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我们可以从萧子升对于工人读书详尽论述中,感受到他对华工教育的支持与重视。
结语:近代中国的内外危机逐步蔓延加深,在积弱积贫的紧迫现实下,能人志士皆尽其所能希冀能够挽救中国于危亡之际。萧子升作为中国近代有名的知识分子,他所秉持的思想大致可以折射出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真理所尽的努力,可以说,萧子升的思想表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其个人思想的反映,更是受过新式教育且又有留学欧美经历的国民政府官员这个群体的一个典型代表。萧子升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研究和实践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其基本内容、最终归宿都是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留学、华工教育思想的主张,提醒我们要重视德育美育,将教育作为民族的伟大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让教育真正服务于当今社会,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注: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萧子升政治思想及活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X20200501)】
参考文献:
[1] 子昇.生理卫生学的常识[J].华工杂志,1919(42).
[2] 子昇.卫生的常识[J].华工杂志,1920(45).
[3] 子昇.留法勤工俭学的情形(三)[J].湘江评论,1919-8-4(4).
[4] 萧子升.萧旭东给毛泽东(1920-8)[G]//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 萧瑜.乡村造林运动讲演录[J].科学月刊(上海),1931(5).
[6] 子昇.留法勤工俭学的情形(二)[J].湘江评论,1919-7-28(3).
[7] 萧瑜.民国十八年十月百题于北平:题词[J].工学月刊,1929-10(1).
[8] 萧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9] 子昇.工人与读书[J].华工杂志,1919(41).
[10] 萧子升.华工教育与中国前途之关系[N].工人旬报,1923(26).
[11] 子昇.工人与读书(续):工人读书的方法怎么样呢[J].华工杂志,1919(42).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