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2021-09-10肖清凡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有效性数学

肖清凡

摘  要:高中阶段的新课改教学在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加强,无论是教学目标、内容还是方式都有了全新的方向。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查阅资料、经验总结等方法探究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路径,并结合实践结果简要阐述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

前言:虽然课改实施了很长时间,教师也积极做出改变,但是陈旧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高中数学教学从整体上来看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课改的进程,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基于此,文章立足实际,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就如何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课堂气氛低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数学是一门有难度的学科,而高中数学的难度相较于初中有了明显提升,这让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抵触、畏惧等心理,教师虽然倾尽全力去教育,但是效果仍旧大打折扣。

其次,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僵化。受陈旧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经验为主,墨守成规,在课堂上仍然采取“讲解-接受”式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难以与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沟通,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再者,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并且具备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当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侧重于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应试技巧去做题从而获得高分,学生一味关注做题,忽视了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质量和效果被削弱。

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数学又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排斥心理、畏惧心理等。带着这些心理去学习,他们是很难学好数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站在学生的角度,迎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创设气氛,消除学生的各种负面心理,让他们轻松地投入课堂并学习,以此激发其学习动机。除了从态度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他们建立平等关系,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借助外力,譬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心情放松。例如,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时长1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视频的内容是“海上日出”。视频中,太阳从海平面露出头再一点点上升最后完全离开地平线。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问学生:“同学们,这个视频是不是很美啊,让我们视觉上获得良好的体验。那你们思考一下,在这个视频中,海平面和太阳之间有几种位置关系?”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动机,为接下来学生全身心学习“圆与位置之间位置关系”打好基础。

(二)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也表明只有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上真正发生,才能促进他们真正内化知识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课上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例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具体来说,教师先根据待讲的数学知识设置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围绕任务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自主思考、合作研究等方式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以此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例如,在上《函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提供几个典型的函数式子,让学生结合这几个函数式以及图像从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这几个角度探讨函数的性质并进行总结。在学生小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动态并且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有效落实教学工作。除了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授课方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彰显,从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迁移应用

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然后在考试中运用它解题从而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3]。所以,要想落实教学工作,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将课本上的数学公式、定理、概念等交给学生,还要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迁移应用。例如,在上《等比数列》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房贷、车贷、花呗、借呗等现如今人们熟悉的超前消费现象设计问题情境并让学生运用等比数列的知识去计算利息、还款金额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学习与运用一体化,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能提升他们的迁移应用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教学效果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课堂气氛、教师使用的授课方式、实施的教学内容等。在有效教学驱动下,教师应深入研究影响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快更好的成长。上文是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工作和成长经历就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所做的总结,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石莉君.关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1(29):69-70.

[2]姜传林.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6):108-109.

[3]张丽萍.关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认识与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1):150-151.

(作者单位:咸宁市崇阳县众望高中,湖北   咸宁   437500)

猜你喜欢

高中有效性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