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弱智儿童教育

2021-09-10汤友群史晓习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弱智良好习惯闪光点

汤友群 史晓习

毕业至今,我在农村中小学从教二十多年,城市初中从教两年。丰富的从教历程中,见到了诸如多动症,狂躁症,自闭症,抑郁症等多种多样不同于常人的学生,在这里,我不谈这些,只交流弱智儿童的教育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弱智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只是弱智,不是智障。他们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的行为运动能力。但是,他们记忆力低下,理解力低下,抽象思维力差,人际交往力差,适应力差,学习差。往往上初中了,只能认识简单的常用汉字,难于写出一段通顺的话,识数,但稍微大数额的加减乘除就不会了,同学间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消极,自卑,多疑,甚至自暴自弃。这些弱智的学生往往或主动或被动成为一些违纪事件的主角。他们课堂上缺乏自控力,别的同学的一个挑逗的眼神,一个挑衅的手势,都能让他们产生肢体互动或者语言冲突,或者主动招惹其他同学,或者埋头睡觉,而对老师出示的问题往往置若无睹。与家长深入交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情况早已了解,不求他们学习上有多大成就,只要他们能正常成长就行。不求多学,只求无事。义务阶段的弱智儿童,家长一般是不会送往特殊学校的,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孩子的弱智。那么,对于教育者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好这些弱者儿童的教育呢?

一、了解家庭,降低期望

弱智儿童一定有异于常人的表现,如智力低下、认知困难、反应迟缓,记忆力差,学习差。一个学生如果同时具备以上几种情形,那么老师就应深入学生家庭,和学生的父母亲人对话,了解学生的情形。一般这种学生要么出生就有疾病,或者遗传,或者后天产生。老师要和父母深入沟通,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和过往学习生活表现,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的弱智,帮助家长为孩子制定适合孩子的较低程度的学习目标。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在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都不会简单的乘法的弱智者,那么他只要会认会读会写字会简单的数学题就行,只要他在课堂上不影响其他学生就行,我们对他们不应与其他同学看齐。有一位叫某勇的同学,上初中了,各科成绩基本为个位数,开始的时候,我还电话通知家长,让家长加强辅导,注意督促学生作业,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家长连连表示歉意,说一定想办法,并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后来次数多了,这种沟通不但不起效果,反而在电话后的第二天,某勇还会对我产生回避,敌视、甚至对抗的情形。通过和家长的深入交流后,原来某勇幼时高烧不止,延误治疗,此后反应迟缓,读小学只会识字,不会写字,记不住东西,小学时样样都只考十几分,家长对他的学习已不抱期望。我明白了,原来某勇是因病致残,我对他的要求太高。此后,我和各科老师一起都对某勇降低了要求,只布置他能够完成的最简单的作业,课堂让他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此后一段时间,某勇脸上又常见笑容,很少回避老师,也少了一些课堂冲突。不谈成绩,家长也很满意。

二、重视德育,培养习惯

我们对这些弱智儿童的学习不做过高的要求,不一定对他们放任不管。相反,我们要重视他们的品德教育,注意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弱智儿童,智力较低,认知能力低,判断能力差,自我约束力差,如果我們忽略了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只会害了儿童,害了家长,最后危害社会。怎么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培养良好习惯?

1、老师要有爱心慧眼,善于发现弱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弱智的学生更渴望关爱,更渴望得到师长的认可。还是以某勇为例,乍一看去,他身高体壮,五官端正,浓眉大眼。但学习差,课堂睡觉,为小组成员所不爱,下课爱追逐打闹,经常有学生告状,老师诉苦。我时常批评,开始他当面接受,后来认为我专找他茬,针对他。怎么办?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违纪情况不能不管。怎么管,得让学生接受。于是我让同学不仅看到他的不足,还要看到他的优点。这么一说,同学们一下找出了他一大堆的优点: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等。想到他的优点,同学们对他的意见少了,他和同学们的关系好了。再次和他谈话时,我肯定他闪光点,指出他的点滴进步,鼓励他努力上进,鞭策他的不足,他欣然接受。根据他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这一点,我让他做班上的劳动委员,没想到他也能做得像模像样。他也逐步改正自己行为习惯上的不足,还被同学们评为班级的美德少年。

2、老师要正视弱智学生的学习障碍,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文明礼貌,尊敬师长,讲究卫生等。弱智影响学习,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智商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这些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人,完全可以通过家长、老师、同学、社会的合力塑造个人。

3、家长、老师对弱智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永不言弃。因为弱智,所以他们的理解力差;因为弱智,所以他们的接受力差;因为弱智,所以他们的自制力差;因为弱智......。对于正常的学生来说,一次说教,两次批评,三次教导,家长老师共同的努力很容易改变学生的想法,固定的要求就养成了习惯。但对于弱智学生来说,老师要做好今天教育,明天犯错,后天反复的准备,要有一种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要奢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时间的坚持,用爱心和耐心去诱导,必能对弱智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好的影响。他们只是弱智,并非不可改变。

三、巧妙引导,发展技能

很多弱智儿童,思维迟缓,学习能力低下,思想转变难。但是如果老师针对一些具体的场景巧妙引导,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以某勇为例,学习极差,但身高体壮,常常据此在女老师的课堂上捣乱,在课间和同学摔抱放倒他人,多次批评无果,还经常在我面前振振有词的说:他们要骂我,我就打他们。有一次,我就对他说:你力气大,同学们打不过你,和我比比力气可以吗?某勇开始说不敢,后来答应了。我们先是辦手腕,我赢了。接着我俩比握力。两手相握的一瞬间,我猛一用力,某勇立刻显出痛苦状,松开手的一瞬间,某勇甩着手说:老师,你的力气真大,我服了!在此情形下,我和某勇谈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不能凌强欺弱的道理,某勇耐心倾听,连连认错。此后很少听到某勇欺负同学的事了。

对于弱智的学生,他们学习差,那么老师家长就要注意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发展学生的特长,结合劳动实践课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这些特长技能今天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明天也许就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在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劳动实践的当下,弱智并不糟糕,没有劳动技能才会处处碰壁。弱智者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掌握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

对于弱智儿童,我们应不忽视,不歧视,而要正视他们的存在,重视他们,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引导他们,与家长社会一起,使他们健康成长,自立自强。

猜你喜欢

弱智良好习惯闪光点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智能门锁“弱智”38款测试样品都不安全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