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CT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021-09-10龚端萍

医学前沿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癌诊断

龚端萍

摘要: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居第二位,且近些年来该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但是HPV感染最初所引发的宫颈不典型增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发展为侵袭性癌变,因此通过及时、有效的筛查能够对该疾病加以预防,使其发生率与致死率降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是目前检查诊断宫颈癌最为先进的细胞学技术,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是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两种方法在检查诊断宫颈病变方面各有优势,近些年来临床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开始联合应用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两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宫颈癌诊断中应用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宫颈癌;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

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有调查研究[1]指出在女性人群中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高居第二位,近些年来因宫颈癌死亡的患者人数不断上升,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现有的临床研究均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HPV感染属于瞬时性感染,大部分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可在2年内将体内HPV病毒清除,但若机体免疫系统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清除HPV病毒,则会使HPV病毒基因结构、功能等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宫颈组织恶性病变。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期较长,在此期间通过及时、有效的检查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筛查宫颈癌的方式较多,其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均为检查诊断宫颈癌的常用方法,有研究[2]指出联合应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TCT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宫颈癌诊断率。基于此,本文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TCT检查诊断宫颈癌以及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了综述。

1.TCT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张书改等[3]指出TCT检查属于新型细胞学检查技术,1996年美国开始在临床上应用TCT检查并逐渐取代了传统宫颈刮片涂片检查,1998年该技术被引进至我国后开始应用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检查中。与常规巴氏涂片检查相比,TCT检查不会受到受检者血液、机体炎症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检测误差。TCT检查能够利用特殊的保存液完整收集宫颈样本中的病变细胞,之后通过液基制片机离心、分层处理标本细胞,分离其中的黏液及炎性细胞,并均匀转移至载玻片上经处理后制成TCT涂片,最后通过病理检测进行诊断。王宝金等[4]指出TCT涂片的优势在于细胞经薄层制片技术处理后能够均匀分散在涂片上,可避免细胞重叠,片面更加清晰,利于观察。与传统宫颈涂片相比,利用TCT涂片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低度及高度宫颈病变,因此能够使宫颈细胞标本满意度提升,并使癌前病变CINⅡ、Ⅲ的检出率大幅提高。同时,还能够使进行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测试的次数明显减少,从而避免患者因重复检查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TCT检查不仅能够使宫颈癌细胞检出率大幅提高,并且对于样本中存在的霉菌等微生物感染情况也能够及时发现。

张淑萍等[5]的研究显示TCT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与组织病理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TCT检查所反映的宫颈病变程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在病原学诊断方面TCT检查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TCT检查能够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滴虫等多种病原体进行有效识别。此外,TCT检查以Bethesda报告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巴氏涂片五级分类法,该系统能够对细胞学的改变进行直接的反映,且对癌前病变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能够使异常细胞的临床发现率进一步提高。

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阴道镜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目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已经成为检查诊断宫颈疾病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宫颈早期浸润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查诊断中应用广泛。黄颖[6]指出利用阴道镜可将受检者宫颈及下生殖道放大,能够对宫颈表面血管及微小病灶进行清晰、直观地观察,并且可通过碘反应等方法对宫颈病变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估,同时对于疑似病变组织可在镜下取材进行病理活检,能够避免常规宫颈活检的盲目性,从而使诊断阳性率及准确性提高。

赵晓等[7]指出阴道镜检查的优点主要在于价格较低,且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宫颈癌在内的相关疾病的检查中,能够较为敏感的诊断宫颈疾病,但是其特异性较低,存在漏诊风险。为了使阴道鏡的诊断率进一步提高,临床常将病理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结合起来应用,即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才宽等[8]指出与常规四点活检相比,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获取宫颈活检组织方面有更高的命中率,这一方面能够使活检阳性率提高,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不必要的活检得以避免,能够较为敏感的诊断癌前病变与早期宫颈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目前已成为筛查早期宫颈癌的重要途径。对于肉眼难以发现的宫颈可疑病灶及异常上皮,通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都能够有效检出,再与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可使诊断阳性率及准确率大幅提高。另外,通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够对受检者宫颈被覆的细胞特征进行直观的观察,之后利用碘染色等方法可将CIN有效筛查出来,从而使漏诊的风险降低,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其范围及位置加以确定,从而为之后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3.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韩少聪等[9]指出TCT检查是临床初筛宫颈恶性病变的常用方法,但是检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实际应用中TCT检查结果即使显示异常,也不能对病灶的范围及具体位置进行确定。而阴道镜下活检对检查者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病理学、组织学等专业知识,并且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生殖道感染、宫颈管回缩等外界因素都会对临床检查诊断造成干扰,增加误诊、漏诊发生风险。钟彩香[10]指出TCT检查结果显示为恶性病变的组织细胞,可能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中显示为正常的组织细胞,整体来看以上两种检测方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因此近些年来在临床检查诊断宫颈癌的过程中开始联合使用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卫红霞等[11-12]的调查研究发现相比于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应用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通过TCT检查可全面采样刮集受检者阴道、宫颈管以及鳞柱交界处等部位的组织细胞,并将其制作成分散均匀的薄层涂片,与常规小标本相比其质量更高,能够对异常细胞进行清晰的观察,从而提高阳性检出率。与此同时,对于TCT检查显示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对宫颈病灶的结构、形态、位置等基本特征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和观察,从而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

4.结语

宫颈癌作为一种少有的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通过及时、准确的检查诊断能够有效加以预防。目前应用于宫颈癌检查诊断中的方法较多,如巴氏涂片法、阴道镜下宫颈活检、TCT检查、HPV-DNA检测等,不同的检查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检查方式。其中,TCT检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均为常见的宫颈癌检查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能够使临床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两种方法检查费用均相对较低,患者容易接受,因此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倩,李颖,王璐等.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甲基-CpG-结合蛋白2异常表达与宫颈癌变的关系及交互作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5):689-693.

[2]王云萍,容俊,朱银翠. 贫困地区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及HPV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1): 5015-5017.

[3]张书改,邢风琴,张海涛等.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TCT检查联合应用在宫颈癌初筛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02-103,105.

[4]王宝金,马倩,趙欣欣,等. 初善仪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子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1):856-859.

[5]张淑萍,杨秀玮. DNA倍体分析联合TCT对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 新疆医学,2019,49(5): 440-441,445.

[6]黄颖. 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研究[J]. 吉林医学, 2020, 41(3):166-168.

[7]赵晓, 张伟珍, 王泽华,等.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10):183-186.

[8]才宽, 郭瑞, 刘红莲,等.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相关因素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 2019, 40(6):90-92.

[9]韩少聪,史惠蓉,肖静文,等.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20,33(1):30-33.

猜你喜欢

阴道镜宫颈癌诊断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阴道镜检查规范化势在必行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