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宣翻译视角下国外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2021-09-10张晓欣张树彬李熙

时代商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中国形象尼泊尔

张晓欣 张树彬 李熙

摘要:本文以尼泊尔为例,分析了尼泊尔英文媒体中的中国形象,提出了在尼泊尔媒体进行外宣翻译时需要遵守“受众内外有别”的原则,并探索怎样通过适当的翻译策略,如翻译中国特色词汇采用直译加释译策略、报道中国热点新闻采用编译策略等,在国外英文媒体上对我国进行正面宣传,以建构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

关键词: 外宣翻译;南亚媒体;中国形象;尼泊尔

外宣翻译是指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张健将外宣翻译定义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 (张建,2014)。外宣翻译研究的语料涉及到政治话语、对外宣传片、纪录片、国际体育赛事、文学作品、文化历史资料、企业品牌、媒体新闻话语等领域,本研究将选择媒体新闻话语作为研究语料。

一、尼泊尔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新闻语篇外宣翻译的原则

1. 尼泊尔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尼泊尔有一家官方通讯社,一家官方广播电台,7家电视台,注册发行的报刊有四千多种。尼泊尔英文发行量较大的报纸有《加德满都邮报》 、《新兴尼泊尔报》(其尼文为《廓尔喀日报》)、《喜马拉雅时报》和《共和国报》,四大媒体都有自己的英文网站。

尼泊尔各大英文媒体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涉华报道的体裁也很广泛,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商业,教育,环境等几乎都有涉猎(高卫华、刘辰辰,2014)。受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影响,美国在南亚推行“印太战略”,实施“千年挑战公司计划”千方百计拉拢尼泊尔加入,印度想在南亚维护其霸主地位,推行“邻国优先”政策,胁迫尼泊尔加入。然而对于像尼泊尔这样夹在中印之间的一个陆锁国,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尼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尼泊尔想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中国投资,发展本国经济,尽快摆脱贫困,摘掉“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因此,尼泊尔是南亚积极参加“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基于以上情况,尼泊尔在外交上努力在中印美之间寻求平衡,谋求本国利益,故此,尼泊尔媒体在对华态度上也是多数时间设法保持中立,偶尔左右摇摆。例如:尼泊尔媒体在经济、科技、与外交议题上常对华表现出积极态度,把中国描绘成经济科技强国、友好“合作伙伴”、把“一带一路”描绘为助力尼实现“繁荣尼泊尔、幸福尼泊尔人”愿景的积极倡议;在政治类议题上有时会采用新华社的报道,肯定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脱贫攻坚成果、抗疫成功的经验,强调向中国学习、提高尼泊尔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时也会采用西方或印度新闻媒体的报道,批评中国的民主、人权、宗教等问题,对中国持有偏见,这就需要我国的外宣机构,中国使馆、新闻媒体以及广大翻译研究者一起努力,在各个层面开展与尼泊尔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各种成就客观真实的翻译介绍给尼泊尔人民,在尼泊尔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2.外宣翻译需坚持“受众内外有别”原则

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一门大学问,有时候不是你想让别人了解什么,别人就会了解什么,你说什么,别人就会信什么(卢小军,2013)。所以,外宣翻译者时刻要谨记“内外有别”原则,根据外国受众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关注兴趣等特征,选择报道内容,提高外宣翻译的针对性和效果。以尼泊尔为例,尼泊尔人特别关心中尼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如水电站、机场、公路、光缆铺设、灌溉饮水、水泥厂、学校、边境口岸等)的建设情况,中国的科技发展情况(如嫦娥系列火箭探月、新冠疫苗研制情况、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等)、中国的经济商业活动(阿里巴巴、马云、华为小米、亚投行等),中尼直航开通的城市成都、昆明、厦门、西安、成都、长沙、深圳等状况,这些报道在尼泊尔各种媒体常见,我们要紧抓这些尼泊尔人民的兴趣点,含而不漏的进行宣传,让受众了解中国的经济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塑造我国的经济、科技强国和政治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以构建良好国家形象为目的的新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

1.中国特色词汇直译+释译策略

由于尼泊尔民众对中国了解甚少,许多在中国读者看来习以为常的语言表达,却难以被尼泊尔受众理解和接受。所以在翻译一些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或者中国味特浓的词汇时,要采用直译+解释的策略,(韦忠生,2015)通过直译保留中国特色,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通过释疑让外国读者看明白,从而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下面是尼泊尔《共和国报》的两则例子:

例1.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season --a 40-day period known as “Chunyun”-- China's masses will be on the move, chalking up some three billion journeys, Chinese state media reported.(MyRepublic,Feb 5,2019)

雖然中国读者都知道“春运”是指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交通运输现象。然而尼泊尔读者并不了解这一现象,故这里采用直译+释译+音译的方法,把春运的发生时间(Spring Festival season),持续期间(a 40-day period)和中国人对这一现象的称呼(Chunyun)都解释清楚了,这样尼泊尔读者才能明白“春运”是怎么回事。

例2. Like Nepal, various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celebrated in China. Spring festival, also New Year, is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in China. …Chinese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as a New Year by the lunar calendar. Today (January 25) is their New Year. According to Chinese lunar calendar, there are 12 animals—mouse, ox, tiger, rabbit, dragon, snake, horse, sheep, monkey, rooster, dog, pig—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This year is rat year. (My republic,January 25, 2020)

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许多尼泊尔读者也有所耳闻,但是除了在中国留学、工作、旅游过或者与中国人接触比较多的尼泊尔人,大部分尼泊尔读者对于春节不甚了解,所以在本文中,译者Harish Chandra Shah(尼中文化教育协会主席)采用翻译+释译的方法向尼泊尔读者介绍中国的春节,译者把春节的时间、在节日中的地位,中国的历法,十二生肖,通过翻译+释译的策略向尼泊尔读者做出了详尽的解释,有利于尼泊尔读者增进对我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唤起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西方话语霸权和欧美优势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在尼泊尔处于弱势的地位,就拿有关节日庆典的报道来说,在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期间,尼泊尔各大媒体报道很多。但是对于中国节日的报道却很少,笔者搜索本文考察的《加德满都邮报》、《共和国报》等报刊,发现只有寥寥数篇报道是关于春节的,其他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都没有被提及。从长远看来,文化外宣对于增进尼泊尔读者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消除误解与偏见,从而形成对中国良好的印象和亲切感具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需要加强与尼泊尔媒体的合作,调动一些尼泊尔对华友好人士的力量,如中尼媒体友好协会,阿尼哥协会、尼中文化教育协会等尼泊尔对华友好的译者在尼泊尔报纸介绍宣传中国文化,这些译者一般对中尼文化都比较熟悉,所写的文章也容易被尼泊尔读者接受。

2.中国热点新闻编译策略

当有重大热点新闻事件发生时,由于国内各媒体报道量很大,而尼泊尔媒体不可能对同一中国新闻事件有那么大的报道力度,这时候,就需要译者根据尼泊尔媒体与读者的实际情况,通过摘译、改译、缩译、译写、译述、译评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编译。在这方面,我国的在尼泊尔媒体上宣传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候艳琪常在尼主流媒体宣传介绍有关我国的热点新闻事件,2020年9月3日,侯艳琪大使在《共和国报》(英文)(《新报》尼文)发表署名文章《以历史照亮未来,让和平永驻人间》(Aggression and expansion have never been China’s aspiration)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申明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珍惜平安生活的立场。2021年02月16日,在中国农历辛丑年春节期间,侯艳琪大使接受尼泊尔知名媒体《坎蒂普尔日报》专访,就习近平主席访尼成果落实情况以及中尼疫苗、口岸、“一带一路”合作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指出中国愿同尼方不断加强双边交往,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为尼泊尔抗击疫情、消除贫困、实现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2021年3月9日,侯艳琪大使在尼泊尔主流媒体《新兴尼泊尔报》(英文)、《廓尔喀日报》(尼文)发表署名文章《脱贫攻坚奏凯歌,扬帆启航新征程》(china Eradicate Absolute Poverty),宣介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阐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及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贡献,分享中国脱贫经验和实践。

然而,跟印度在尼泊尔的宣传力度比较起来,我们的宣传文章相对来说还是较少,我外宣机构,新闻媒体、 研究智库、学者应该加强与尼泊尔媒体合作,与西方和印度媒体争夺在尼议题设置的话语权,改变被动的局面,主动策划、组织、挖掘、编译新闻热点,积极引导尼媒体来华就重大事件进行报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尼泊尔是南亚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与其它南亚国家如印度相比,其媒体对中国的态度比较友好,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尼泊尔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在尼媒体及时刊发由我方记者编译的有关我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民生方面新闻稿,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客观、真实的向尼泊尔介绍中国,增进尼泊尔受众对中国的了解,在尼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尼泊尔英文媒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6ZZ007)

参考文献:

[1]高卫华、刘辰辰.尼泊尔主流英文报纸涉华报道分析[J].青年记者,2014(16):79-80.

[2]邢云.尼泊尔主流报纸涉华报道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J].亚非研究,2017(1):51-69.

[3] 盧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韦忠生.传播视域下国家软实力建构与外宣翻译原则[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6):357-361.

[5]赵玉宏.论中国特色词汇的外宣翻译策略[J].新闻世界,2013(12):72-74.

[6]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中国形象尼泊尔
看好了!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