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021-09-10刘芳

红豆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创新创业互联网

刘芳

【摘要】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各个领域和行业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高校艺术专业来说,应该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步伐,探索和研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思路,才能在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稳步提升的基础上,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文章主要是就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模式探究

引言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高校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促进了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有效性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特点突出的专业,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优化和完善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施展自身创新能力的平台,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1.1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了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相关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下,高校应该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完整的课程实施体系,才能确保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叙事为基础,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充分考虑和论证,才能探索总结出一套有效且可行的课程教育体系,体现出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性与前瞻性特点,提高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1.2缺少优秀师资和多元教学平台

教师不仅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执行者,更是推动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横向对比后发现,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的,其不仅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而且对市场的市场的发展也知之甚少。再加上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只是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略学生创新知识和创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高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1.3欠缺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

由于大多数高校在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时都出现了过于注重学生艺术性与文化性素养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很多进入到市场中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都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增加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压压力,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通过适当增加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与应用性内容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2、创新创业模式教学平台和课程设置

2.1构建创业、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高校在构建双创教育模式时,必须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应该加强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将毕业设计内容与后续就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不仅为学生进入企业接受集中培训,了解和掌握企业用人标准提供了便利,而且明确了学生在校学习的目标。

2.2结合市场导向设置课程

高校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切实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才能确保学生顺应市场与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在设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该严格的按照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則和要求,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突出艺术专业课程的特色,向学生传授艺术专业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人才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分析岗位工作的内容,并将其转化为知识能力,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其次,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一同开展艺术专业课题的深度研究。高校艺术专业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合理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工具,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推动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1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刚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其创新创业经验的积累,而且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针对高校艺术专业的特点,高校应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构建以网络工作室+网络店铺运营+创意产品研发等为主体的网络产业模式的方式,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特点,由该专业教师牵头组织实践能力强且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比如,高校艺术专业应该以现有学校资源为基础鼓励学生尝试开设工作室,运用网店运营的策略,确保线下生产与研发工作的有序开展。随着艺术设计工作室业务承接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可以在积极尝试承接室内设计、海报设计、平面设计以及条幅设计等相关业务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性。

3.2新媒体

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借助微信公众号、APP等信息平台发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以及相关政策,为大学生了解最新创新创业信息提供便利。(2)教师可以采取直播或在线教学形式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解答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3)高校应该加大艺术设计专业实验设备与创业软件引进投入的力度。将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中,要求学生在新媒体技术设备的支持下开展创新创业模拟实验活动,积累艺术产品研发设计的经验,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客户的喜好,才能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后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学科竞赛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密切关注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服务需求,将创新创业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商业运营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艺术这几专业,应该通过开展多样化创新创业大赛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在积极展示高校创新创业大赛教育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人才需求且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结束语

总之,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的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的普及和应用,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来说,应该以现有教学制度与模式为基础,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脚步,推陈出新,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此外,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紧紧围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探索和研究全新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总结反思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磊.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教育观察,2020,945:98-100.

[2]李晓晨.“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0:20-21.

[3]张韶琲.“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發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8:13.

基金项目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双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SJGY20200607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创新创业互联网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