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09-10刘永超
刘永超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之一。该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词汇的支撑,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语境、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知识的运用,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逻辑、技巧的延伸,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来实现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72
引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更好的搞好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综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具体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阅读教学要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展开冷静思考,尝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通过阅读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文本爱读、乐读,更要使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受到美的情感价值观的感染。
1重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
1.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是每一个人在学习旅途中的开端,这个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小学就让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那在以后的漫长学习生涯中,学生就很难对学习提起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重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可以自发主动地对语文进行学习和领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和兴趣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只有不厌恶学习,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加一帆风顺。因此,教师重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为小学生灵活自主地学习语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自主思维能力
在传统语文学习课堂中,基本以教师传授为主,语文能力培养基本也以抄写,背诵为主,很少有让学生实践的机会。传统语文学习中认为,语文学习基本没有实践性,也没有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其实不然,语文课堂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在基础的背诵和抄写之上,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增加创造空间。可以多提出一些让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就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在三年级课程中《画杨桃》一课中,教师在前一天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让学生画杨桃,并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生字自己查字典,将自己的疑问进行记录,第二天上课时将生僻字和问题进行汇总,生僻字教师统一进行讲解,问题大家一同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找出的生僻字印象深刻,大家一同进行问题研究既增加了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自主能力。本课没有涉及背诵和默写,教师普遍选择让学生朗誦一遍,再复述讲解,主要讲解生字方面。当教师开始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后,就会发现教材中的每一课都需要进行仔细讲解。
2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2.1加强技能培训,创新教学方法
为有效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率,首先应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起以学生为导向的现代教育模式,通过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思维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2.2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的坚持,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精选晨读内容,并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或者每天安排不同的学生朗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学生带人阅读的世界中,尽情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有限时间中发挥阅读的最大作用,从而为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此以往,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3在教室内创建阅读角
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合理利用资源,通过创建阅读角,将一些优秀文章张贴在阅读角上,让学生无时无刻都能够受到文学的熏陶。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班级标语,以格言等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到班级评比栏中,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演讲比赛等,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阅读方式多元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2.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给学生标准的阅读答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训练中,当小学生给出不同于标准答案的阅读答案时,教师应考虑其答案的合理性,不能一味反驳,打击学生自主思考的自信心,用固定的某个答案禁锢学生的思维。在学习《我不能失信》一文时,当学生读懂文章主旨、明白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跟宋庆龄一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会选择宋庆龄的做法,留下来履行自己对朋友的承诺,有个学生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我会先跟朋友解释清楚缘由,然后再约一个时间教她。”我没有立即否定他,而是问道:“那你能不能保证一定会做到自己答应过的事情?”他点点头,我给了他一个大拇指,然后告诉学生们文章主要是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守信,但有时候会发生一些我们不能预料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折中的方式,但最终不变的是我们必须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才是关键。这节课之后,每当遇到开放型的阅读题,同学们都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合理的看法,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了,思维活跃度明显提升,阅读能力大有进步。
结语
总之,阅读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拓展阅读材料、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展开教学,并不断提高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将学生充分带动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2]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月刊,2011(8):164-164.
云南省丘北县锦屏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