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2021-09-10梁译尹
梁译尹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学业的重视,现如今的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对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角色的一种紧密连接的健康的师生关系,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各个受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将素质教育要求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及其考验学生的内在素养,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阅读题型,更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中的阅读部分不仅在考试中的分值占比较大,更是今后各阶段学习中乃至步入社会后都具有实用性的部分,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中阅读对學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为课题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学生语文素养;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日益发展的环境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越来越重视,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孩子语言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其中的阅读部分,不仅加强了对孩子语文学习的促进,更是语文学科实践应用的最佳体现,对于学生未来各学习阶段中对语文学科中阅读的理解打下良好基础,大量阅读文章是提升口语和自身气质的重要方法,阅读作为学习和生活中一切理解性事件和知识的基础,是教育工具的核心,就语文学科来讲,深入阅读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要开展的课堂模式之一,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教师教有所成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正确学习方法。
一、小学语文学生阅读现状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个相对于其他学科较为特殊的学科,很多初学生都有这样的一个困惑,就是找不到学习语文的方法,或者说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家长让孩子提升成绩,单单靠学校课堂的学习,或者说补课班的补习,其实是很难达到质变的,这次的成绩上来了,或许是因为押题押对了,或者是恰好这张试卷适合你,所以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总是忽高忽低,没有呈现一种稳定的状态,让很多家长头疼,孩子也一片茫然,实际上,语文成绩上不去,往往是因为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语文的组成是由最基础的字词,是由点到面的过程,从基础到突破我们可以归纳为:字词(字形、字音)--字词在句子中的运用(语法)--阅读理解(字词和语法的知识整合)--写作(灵活运用),所以,学生想要学好阅读,就需要将基础知识学好,字词就如同英语学科的单词一样,是灵活运用的基础,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学扎实,才能让阅读水平快速提升。现代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得到亲人的关爱太多。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却喜欢追求独立放旷;他们喜欢新奇,广泛接触社会,但有时却不能明辨是非;他们的情绪易激动,却很不稳定。他们貌似有情,实则无情。这时如果不对他们加以引导,培养其健康积极的情感,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许多学生还存在没有正确掌握阅读方法的问题,读快了没有将文章读透,不清晰文章主旨,不能把握作者的内心意向,读慢了在考试中拖慢考试进度,影响成绩,实际上就是没能够在情感上与作者引起共鸣。
二、提升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一、创设互动课堂模式。互动课堂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课堂模式,适用于所有高校的课堂教学,由于其包容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而老师也因为应用了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对于知识的接收也更为高效,从老师的角度看,互动课堂的精髓是课堂上的实时互动性,便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的理解程度的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互动课堂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首先是对于阅读教学的深入性,由于小学阶段的阅读是一种需要交流沟通的综合题型,结合学生年龄,单纯的依靠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很难完全领悟文章主旨,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策略性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并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的思维拓展能力,间接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融入情感。语文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综合学科,对于学生的情感融入和素材的积累也有所要求的,因为阅读是需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揣摩,所以对于情感的投入有助于更好的换位思考和深入理解文章,例如在阅读一篇回忆亲人类的文章,就要通过文章中的一些动词来联想场景,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来深入理解,情感阅读也能够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情感的融入方式,并结合一些有意义的节日,如母亲节、教师节和国庆等,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三、清晰文章人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名作,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同遭遇带领学生进入情感的乐园:让学生嘲笑醉心于功名利禄的范进,去讽刺善变不定的奥楚蔑洛夫,去绍兴鲁镇探望孔一己,去安慰被贬在永州的柳宗元,去拜访黄州承天寺的苏轼,去崇拜“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再现,转换角色,将学生从“局外人”引入“事中人”,让学生的情感与教材人物的情感相融洽,达到情感的统一。让学生随着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一道流泪,一起激动,一同成长,逐渐的提升阅读能力,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更高阶段的学习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阅读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让发动机正常运转,语文素养的形成中,阅读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阅读理解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年龄进行课堂模式的有效改善,在兴趣和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从宏观教育的角度看,语文阅读对于学生今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都有铺垫作用,在步入社会后,对于言谈举止等内在和外在的气质表现都有帮助,所以在素质教育极大发展的现阶段教育环境中,作为小学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建.有效拓展提高语文素养.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8)
[2]刘奎业.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