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教育出版企业品牌建设路径探究

2021-09-10崔璨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品牌建设

摘要:本文立足出版业发展新时期新特点新要求,采取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教育出版企业进行品牌化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综合分析新时期下教育出版行业面临的深刻变革,从差异化竞争、品牌细化、用户需求、转型升级、管理赋能五个维度阐明教育出版的发展路径,希望对当下教育出版企业把握趋势、树立品牌、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引导。

关键词:教育出版;品牌建设;竞争力提升;管理赋能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227-03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纵观世界各个国家,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出版业的积累与支持。在出版专业领域,教育出版占据一定规模的份额,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十四五”时期,教育出版企业应有思路有决心擘画好未来的蓝图,实现从规模化到效益化、品牌化的升级。基于此,教育出版企业必须在品牌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推动教育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所谓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具有思想性和文化性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和效益[1]。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创造价值认同,教育出版品牌建设更多地体现在出版产品的品质内容、文化内涵、价值满足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品牌塑造,以品牌黏性实现读者的消费忠诚和价值认同。品牌建设的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思考。

一、明确发展主线,寻找差异竞争优势

(一)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提升,加之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即使是一直以来较为稳定的教育出版领域也出现一系列变化。例如,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新媒体融合与教育信息化的冲击、“互联网+”与数字出版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等等,都促使教育出版从业者必须深入思考应如何应对种种问题,才能不在变革中被淘汰[2]。

(二)在专业性中寻找差异化优势

图书市场十分广阔,图书种类五花八门,每个出版企业都应明确自己的发展主线,出版企业的每位员工也应熟悉企业的产品线并具备产品线思维,在策划选题与营销时多围绕产品线进行思考。明确发展主线需要具有“取长舍短”的思维,果断舍弃不擅长的领域,节约精力将其投入到主线上。教育出版行业是一个专业分工相对明确的领域,那么就更需要在专业化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并确定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深耕优势领域。只有将自身独有的专业特长做到最好,才能建立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以福建教育出版社为例,该社有着非常明确的产品线,其图书品种可分为三类,即人文社科类、教育教学类、青少年读物类。该社书目所具有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套系整齐、产品线清晰。福建教育出版社十分懂得取长舍短,将大量精力放在教育教学类和青少年读物类两个板块,果断舍弃了教材教辅类图书,教材教辅类图书在其图书品种中只占较小份额,这与大部分教育出版社不同。福建教育出版社能够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其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该社利用自身差异化优势发展出的产品线,很好地提高了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了竞争力,虽然方式不易复制,但这一理念值得借鉴。

二、提升企业声誉,精准细化品牌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国经营性出版社已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的历史任务。声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企业声誉是出版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路径之一,也是品牌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3]。一家声誉良好的出版企业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用户黏性等都较为突出,声誉的创建有赖于企业各方面水平的综合提升。

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该社虽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却通过多年的潜心打磨,出版了一大批质量上乘、内容新颖且成体系的优质圖书,因良好声誉获得了众多忠实读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品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仅树立了品牌,而且该社的许多系列图书单拿出来也都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如关于历史研究的社科类图书“新民说”系列、翻译外国著作的“理想国译丛”(见图1)以及青少年文化系列“神秘岛”等都是双效俱佳的图书产品[4]。因此,将品牌细化,不仅可以增加销售点,还能更好地助力企业品牌升级,对于维护和稳固企业的品牌效应有很大帮助。

三、坚持用户至上,创造多样化需求

在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下行,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人们开始谨慎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分析用户需求与创造用户需求变得尤为重要[5]。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利润,销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曾说:“重视销售就是重视研究客户。”无论是线下实体店销售还是当前热门的线上直播销售,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都是能够与客户之间建立信任关系[5]。传统的教育出版只需简单地将优质内容付诸纸张,做成图书交到读者手中,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而现今教育出版则要在保证内容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分析用户心理、线上线下维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提升营销宣传能力等。出版业发展到今天,已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而更加趋向服务的竞争,谁能够将自身的服务做到最贴合市场和用户心理,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流量与利润。

以著名的茑屋书店为例,其之所以能在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成为人们的“打卡圣地”,正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用户心理布局,创造出符合用户心理的购买需求(见图2)。如最具盛名的代官山店,专门针对老年用户进行设计,而之所以选择老年人作为用户主体,是因为在日本老年人是最具消费能力的人群。为了吸引老年人到书店,代官山店选择摆放的图书都是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图书,如医疗健康、美食烹饪、旅游、宗教、传记、建筑设计以及大量的二手书;为使老年人在这里有更好的购物体验,又配套设置了旅行社、咖啡厅、宠物店、美容院、玩具店、出租车服务区等;为了迎合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这里所有店铺都在早晨7点开始营业。可以说,代官山店将用户心理分析到了极致,也因此获得了极大成功,甚至成为日本乃至全球的一种文化现象,连英国的凯特王妃到了日本都要去茑屋书店参观。

只有不遗余力地增强用户经营意识,利用大数据或实地调研主动分析用户心理,了解用户需求,并思考创造新的需求、满足需求,才能获得稳定的客户群,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四、深耕优质内容,加速转型升级

(一)坚定“内容为王”

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贝利在《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中提出这样一个论断:“出版社是因它所出版的书而出名。”[6]可见图书品质对一个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传统的教育出版企业多年积累的图书内容资源十分宝贵,其不仅把持着教育领域的相关资质,许多地方教育出版社也在长期的研究与耕耘中具有相应的区域优势。出版的本质是对内容的整合、优化、传播和分享,一家肩负教育使命的出版企业,必须坚定“内容为王”的理念,重视对教育政策及教育规律的研究,重视对教育产品内容的研发,深耕细作打磨优质教材教辅产品。无论出版的形式与载体如何变化,优质的内容都是出版方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因素。

(二)多元化竞争促使教育出版企业转型升级

在信息化时代,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教育出版领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教育出版企业若不做出相应改变,积极转型升级,就有可能在这场巨变中被淘汰。教育出版企业首先应做出的改变便是进行数字化升级。数字化升级不是简单地将纸质书变为电子书,而是真正做到利用数字化技术服务教育领域。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在线教育内容,大多存在两个明显缺陷:一是质量不齐、课程体系杂乱,缺乏系统性及权威性;二是应急成分多、短期服务多,缺乏深度性与延续性[7]。而传统教育出版具有在线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针对在线教育存在的缺陷对自身进行优化设计与转型升级,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可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山东教育出版社打造的“内容+平台+渠道”的教育出版服务体系,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广东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则致力于连通“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四大教学场景,切实服务全省师生的教育教学[8];山西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平台——问导网,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2B+2G”的商业模式,在服务全省师生的同时,也获得了不断推进自身发展的良好收益(见图3)。这些地方教育出版企业都是在坚持做好内容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利用新技术谋求转型升级,逐渐受到当地师生的认可,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五、激活内生动力,强化管理赋能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读者在图书的选择上更具个性化,并且更加看重品牌与服务。出版企业要实现品牌的提升,除了做到上述提到的几点外,还在于是否具备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这一因素看似与品牌建设没有直接关系,却可以在制度上助力一个现代化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成长,直至树立自己的品牌。由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完善教育出版企业的管理体系。

(一)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出版企业建立品牌,靠的是出版一本本精品图书,而精品图书的出版则要依靠企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保障。出版企业应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规范各方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图书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做好做实,保证图书质量,打造具有品牌力的产品,继而为企业的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首先,根据出版企业自身特点,需要企业负责人带头进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优势。出版企业的员工以编辑为主,而编辑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需要灵感与自主性,因此不应采取硬性制度约束员工,而应选择柔性制度管理员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员工的“情绪劳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进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一个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教育出版企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教育出版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更加依赖于高效的管理。教育出版企业集人、财、物、产、供、销于一体,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选题申报、审编校、书号申请、印刷发行、入库物流、财务结算等一系列业务流程纳入其中,方便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满足现代化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与出版业的多年磨合中,通过不断调整升级,已基本满足出版企业的各项业务需求,实现工作平台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因而逐渐被出版企业所采用。但每家出版社的实际业务情况各有差别,在引进过程中还需根据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以山西教育出版社为例,该社是山西出版企业ERP系统的试点单位,在前期需要做大量的试错与磨合工作。经过近一年的整合,该社理通顺了出版的各个环节,使新流程顺利取代了旧流程,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借助高效、全面、便捷的系统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三)实施项目责任制

项目责任制是一种以项目运营为目标,以明确预算、精细管理为特征的管理制度,有着高效、高质、灵活、目标明确等优点,是现代企业和许多行业实行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出版企业因其图书的项目化特点,适用这一制度,但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如观念、人才、机制等,需要企业不断摸索,转变传统观念,培养能够胜任项目经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找到一条长远之路。

六、结语

“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数字化、信息化的飞速变革以及后疫情时期的各种不确定性,出版业的发展相对放缓,但优质内容的供给不会消亡,人类的优秀思想仍需要传承和传播。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国人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怎样读懂一本书》强调,“每本书都承载着作者的写作使命,找到一本书的使命,你就读懂了这本书”。出版行业亦是如此,找到一个出版社的使命,也就找到了它的发展方向。教育出版企业要有教育的精神追求,塑造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展现人文情怀。期望每个教育出版企业都能找到自己追求的那份使命,不断探索契合自身特点的品牌建设路径,进而推动教育出版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华荣.精品出版助推出版社品牌建设的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18(10):9-12.

[2] 张华.新时代教育出版发展风向观察[J].出版广角,2020(3):46-48.

[3] 刘立平.论教育出版社的转型与回归[J].编辑之友,2012(8):27-29.

[4] 莫林虎.从品牌资产生成机制看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路径——以广西师大出版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4(12):21-24.

[5] 滕文静.关于中国图书出版业的行业竞争结构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80.

[6] 王炜墦.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品牌战略研究——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9.

[7] 张雪珍,方颖芝.从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J].出版发行研究,2018(11):29-32.

[8] 马绯璠.论大数据时代教育类出版社的知识服务转型[J].出版广角,2019(12):31-33.

作者简介:崔璨(1987—),女,山西太原人,本科,編辑,研究方向:新媒体融合。

猜你喜欢

品牌建设
诚信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济源市农业品牌建设实践与对策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策划与品牌建设探析
《苍梧晚报》:多元跨界的空间与效益
提升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营销策略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