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

2021-09-10梁艺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立德树人小学音乐

梁艺聪

摘要: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和高质量教育的实施,音乐教育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音乐教育的形式相对宽松、充满活力,从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教学中同时强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训练,培养更多的素质人才,因此,在当前的基础音乐课堂中,教师必须将道德观念和形成观念纳入其音乐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音乐;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25

引言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教育应侧重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友善和尊重他人,进行艺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不仅教授音乐知识和相关技能,而且还利用音乐教育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性格,促进学生多元识字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利德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发展良好的素质和精神。

一、音乐教学对于立德树人的意义

(1)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技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建立道德的目标。音乐作品的制作本身与时代的发展以及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自己的工作背景或深刻地感受创作时艺术家的感受。例如,当学习音乐《我爱万泉河》时,这首歌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村的热爱,体现了对革命祖先的怀旧和尊重。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深刻理解这首歌中所包含的革命祖先的感受,这反过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人们可以欣赏祖国的大河和山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一生的性格吸引力,而传统的中国儒家则主张使用音乐来提高品德和生活观,并建立良好的性格。音乐教育实际上可以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个性。音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优美的音乐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的心灵。同时,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表演或学生协作来实现协作的力量。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二、立德树人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1)实施体验式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情绪

教师通过体验式教育来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的渗透效率,并激发学生在音乐教室中对不同类型音乐的不同想法和情感。建立新的教育环境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音乐的人文素养,并帮助教师认识德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打破教科书和传统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并使学生在真实情况下感受到情感。例如,在教学《草原小姐妹》和《草原赞歌》时,老师可以说出这两首歌的背景和故事内容,然后学生播放歌曲中的内容,确定音乐的音调,并指导学生思考。这门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学习了其中的优秀素质。在第一首歌曲《草原小姐妹》中,可以了解龙眉和于蓉勇敢地保护绵羊免受暴风雪袭击的英勇行为。在第二首歌曲《草原赞歌》中,会更感激通过克服暴风雪保护绵羊而为自己的生命而奋斗的年轻姐妹们的精神。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保护自然和爱护小动物的意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这其中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这首歌充满欢乐和自豪感,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2)努力在小学音乐教室营造德育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不但要改善音乐教室的环境,而且要促进音乐教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在课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这是对学生最重要的生活教育。

(3)在小学音乐教室灵活运用德育方法

在传统音乐教室中,教师通常使用语言来系统地向学生传达科学知识,并在传播思想观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围绕学生的发展,尊重和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导地位是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成功实施德育的前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角色,在课程中建立平等的互动。特别是在音乐教室中,不应该以教师为主,学生也不应复制教师的想法和感受。音乐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情感感知力,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

(4)品尝歌曲的含义,激发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流淌在骨头中的责任。爱国人民对自己的国家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以音乐教育为基础,渗透以德育人的思想,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教师可以分析歌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到爱国,并允许学生与爱国人士讨论并交流所知道的事件。积极渗透实施“人民养育”,提高学生的爱国素养。

例如,在教学《童声里的中国》时,教师可以首先选择《五星红旗》来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进行介绍,以便学生体验成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询问学生感觉如何,可以更好地解释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声音,主唱和围成一圈唱歌来教学。合唱团优美的旋律和悠长的呼吸,学生会产生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营造合适的情境,感受民歌的魅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通过理解和学习民歌,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成就,这对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德育人”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必须创造一种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够进入实地。乐器是音乐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具,因此教师也可以增加使用。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体育和艺术的全面发展,许多孩子从小被要求学习乐器,有些学生在课外一定程度上了解并掌握了这些乐器。在教授音樂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乐器熟练程度,增加与乐器相关的特定内容,支持和改进课程,并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在工具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结语

在向学生教授歌唱课程之前,教师应准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增加学生歌曲的发音训练以及高低音的训练内容,以达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唱歌不是普通的培训课程。教师必须通过课程的教学方法告知学生生活的乐趣以及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职责和责任。在音乐课上,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歌唱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并与学生合作,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坎.立德树人如何融入小学音乐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58.

[2]庞建平.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48.

四川省乐山市太白路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立德树人小学音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