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打造“四有”体育课堂中强化体能练习的实践研究
2021-09-10沙靖
摘要: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虽然是2018年提出的新概念,但对其内涵进行深刻研究后发现,它是优秀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出的共性特征。本文对中小学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强化体能练习的教学实践为主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四有”体育课堂在在强化体能练习教学的对策及建议。目的在于为商丘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们教学实践过程的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四有体育课堂;体能练习;教学实践
1.问题的提出
2018年,河南省发起“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教研和实践活动。 为河南省中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搭建桥梁。 自“四有”体育课堂推出以来, 河南省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 学术交流等活动,产生了大量优秀且新颖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理论成果和可实际操作的经验, 同时将体育深度学习与“四有”体育课堂相结合,形成河南省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策略和有效途径,为河南省体育教师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核心素养为研究背景, 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版)》 课程设计要求, 以商丘市实验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堂中开展学生体能训练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在体能训练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分析、教学步骤安排方面是否践行“四有” 体育课堂的要求。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教学内容选取方面
在所调查的教师中, 每位教师都会把体能发展加入到体育教学中。 虽然所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有体能发展部分,但仍有 18. 64%的教师对其练习结果没有特别关注,只是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部分,忽略了其本质价值;在教师选择体能评价方式中,77. 97%的教师都会在课中观察学生是否有面红、 喘气等现象, 以此来判断正在进行的体能练习的效果, 69. 49%的教师会在课前设置好密度、在课后对学生的心率等指标进行观测来判断本节课体能练习的效果;同时62.71%的教师在体能练习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来判断练习效果。以上三种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穿插使用,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应该着重观察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积极性,因为传统体能练习的方式往往枯燥且艰难,学生容易产生放弃、 厌恶等情绪,这不仅对体能练习效果起到负面影响,而且会对技能教学、竞赛活动的组织、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产生影响。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能练习部分要多费心思,既保证强度,又让学生产生兴趣,是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
3.2教学方法选择方面
有11位教师在进行体能练习时会依据学生本身的身体状况安排适合学生的体能训练且男女生各异,显示出该部分教师注重学生差异性;有6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锻炼计划并协助学生修改、督促学生坚持,该部分是体能练习的延伸部分,学生体能的发展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只能是杯水车薪,课堂教学最关键的部分是让学生意识到体能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能够设计锻炼计划,并长期坚持,这不仅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展现,更是学生能够健康生活、强健体魄的必备技能。有5位教师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选择不变的强度练习,这部分教师没有掌握体能发展的规律,无法保证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
3.3. 教材分析方面
在教材分析环节,优秀体育教师展示出的共性特征是在选定的课程内容中加入体能练习,这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本质追求,如何让体能练习适宜的加入到体育课程中,如何让体能练习服务于本节课的技能练习,如何让学生不再感到体能练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优秀教师们都很好的做出了展示,对于当前商丘市中小体育教学的实践给出了很好的启示。
3.4. 教学步骤安排方面
在教学步骤环节,有些体育教师将“课课练” 作为教学常态;将热身活动加入音乐;球类运动中加入灵敏练习、反映练习等。商丘市中小体育教学实践中不仅存在教师无法将体能练习与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现象,同时也存在没有将体能练习作为教学实践的必备环节的现象,想要完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将“课课练”落实到位,而不是根据课堂时间的多少来随机加入体能训练。灵敏练习、反应速度等身体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小生身體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常常被忽略。
4.教学策略
体能发展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身体练习的方法与形式,处理好练习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把技能学练与体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次数与时间,使学练技能的过程能够产生健身的实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讲多练,使学生少站多动,每次争取不超过一分半钟。尽量减少课中不必要的调队或场地变化,以保证体育课有较高的练习密度。要坚决摒弃课课练走过场的现象,根据教学实际,认真设计与实施每节课。要充分利用本课教学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安排补偿性或专项性体能练习,加大练习密度,提高锻炼效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运用可穿戴电子设备,监测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率变化,积累数据资料,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化。
结论与建议
商丘市中小体育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能够有意识地将体能练习加入课程内容中, 显示了“四有” 体育课堂强调体能发展要有实效性的良好效果, 体育教师回归体育学科的本质, 将体能练习的重要性输送给学生,也让学生明白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魅力所在。在学情分析环节要重点关注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而是在掌握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心智方面的发展, 教师们会在当前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施加稍高强度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让体育课程更具挑战性。
参考文献:
[1]祝兴军.“四有”体育课堂祝角下“体能发展”的常见问题与策略[J]. 体育教学, 2019, 39(06) : 20-21.
[2]霍军. 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01) : 84-90.
[3]刘俊凯 .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2018.10.
[4]王道来.推行"四有"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有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41:59.
作者简介:姓名:沙靖,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4.6——),职称:中学二级教师,研究专长:体育运动训练,单位名称:商丘市实验小学.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小学 4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