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培养进城务工子女自主学习习惯的必要性
2021-09-10任太财
任太财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地区的家长选择了外出务工缓解家庭中的经济压力。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家长片面地关注到了给孩子带来良好的经济条件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成长,这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积极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家庭状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因材施教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家校合力;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一个重点,近些年来,我国也在积极的推进家校合作教育,引导教师和学生家长关注这些流动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感受到教育的发展,并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进城务工子女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状况
在当前阶段,我国进城务工子女的数量是比较多的,这些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有时一个学期上到一半便要转到另外一所学校就读。一些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当来到新的学习环境时,会产生自卑心理,对外界事物也非常的敏感,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不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无从谈起。此外,由于教材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许多学生会对新的学校和新的教师产生厌倦心理,由此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在巨大的心理负担之下这些学生往往会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也不能实现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此外,进城务工的家长一般会由于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完全依靠于学校和教师。一些家长由于来自偏远地区,文化素质不高,在子女教育方面往往会产生许多的困难,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是采取单纯的责备和打骂式的教育方式,这会极大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进城务工子女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介绍可知,在当前阶段我国进城务工子女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和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为了实现进城务工子女的良好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充分家校共育的作用,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一)创设家校合作的机制
在培养进城务工子女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由于这类学生家庭情况的特殊,教师要积极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创设家校合作的良好机制,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生活处境,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生活,因此,教师在培养这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之中就应当充分关注到因材施教的作用。通过家校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长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积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让学生在家庭中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保障。教师要鼓励家长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要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之下能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
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家长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良性的家庭教育的功能,通过亲子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和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双方的幸福感。当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或在某次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时,家长应当予以鼓励和表扬,从而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的积极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营造团结友爱的环境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通过团结友好的课堂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引领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感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带来的温暖。教师要从最初的个体式聚焦转移到关注个体生命的质量,站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发言的机会,有机会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观点。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学习对自身能力提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敢于面对学习上的挑战,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通过与这类学生家长的通力合作和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学生内心发生的变化,借助心理疏导和谈话的方式让他们对学习能够更加的感兴趣,并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真正的实现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凌曼.单亲家庭孩子性格特征及其引[J].四川教育,1998(9).
[2]汤小慧.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班主任工作[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8(1).
[3]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J].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15-06-09.
[4]吴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
[5]朱玲.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6.
兴义市桔山街道办事处凤仪路一小 5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