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2021-09-10崔秀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8期
关键词:导入新课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

崔秀芳

摘要:当今多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动画和影片,以及其所提供的互动功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更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导教学,能让整体课程更高效,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做好课堂准备与课后反思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将以多媒体导入课堂为一个切入点,深入探析在新课程理念下,实际课堂活动的开展与教学成果的完善。

关键词:新课程;多媒体;初中道德与法治;导入新课

前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互联网密切地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便利化的作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的模式出现,它广泛地出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之处。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之下,多媒体将发挥着其更精确的作用,辅助师生更好地开展新课堂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新课程理念强调,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们进行良好的互动,互动式教学、互相探讨研究才是良好的课堂的开始。教师一味注重知识的倾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只有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动”起来,才能够达到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课堂效果,保障整体课程质量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掘自身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地去探索新知识。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动起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板书所不能实现的便利程度,它可以缩小教学材料因时间、空间的局限,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提高课堂的整体氛围,活跃具体的课堂气氛。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为“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教师应当发挥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质性引导作用,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个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几个生活的片段,来“揭开情绪的面纱”,如:明天要去郊游时人物的面部表情、下课铃声响了,老师有拖堂现象,学生的表现等生活片段,让学生在图片的观察中,了解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情绪的普遍性与情绪与我们每个人的紧密性。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制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而开展接下来“情绪面面观”与“如何掌管情绪”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此外,多媒体教学手段近年来也创新了许多方式,如上课的抽查学生,可以利用电脑一端进行直接操作,让后台程序进行点名,保证选人的公平性与客观性的同时,还能让紧张的课堂抽点名,变得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多终端辅助教学,能在潜意识中树立起学生的学习自信与认知自主性,对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来说,可谓在某个层面上完美的诠释。

二、甄选特定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化教案助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案是新课堂活动的开端,它是教师对所学新知识的整合与重难点的挑选。在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的教学背景下,教案的准备也更多以文档的形式呈现,它以文字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相应的教学内容,与传统的纸质板书相比,不仅可以节省纸张材料,而且能够更便利快捷地收集有用的教学资源,摘录于课堂文档当中,为教师的备课提高效率,增加教案的质量保障。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信息化教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方便教师整理课内课外的学习资源,以更全面、更有深度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新课堂内容。

例如,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时,科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终端为这单元的课进行相关的备课工作。第三单元主要强调集体的重要性,那么在文档教案的开头,就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使得课程的导入更有说服力与震撼力。就如梁启超所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独立。”以名人的话作为课程教案的知识引入,然后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大纲,对整个单元做重难点规划,注重解释与强调重点知识要点。对部分晦涩难懂的部分,教师还可以引用与参考优秀的教学教案,以优秀文档为学习标准,来模仿与纠正自身教案中的问题所在,完善电子教案的完整性与整体逻辑连贯性。

三、注重教育反思,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优秀的课堂效果并不是“一遍过”的,它需要教师对自身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回顾,才能实现最终教学成果的深化完善。在信息技术便利快捷的条件下,教师们利用电脑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堂文档,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不难发现,课后的教学反思过程当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也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一章节结束之后,可以利用大数据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与完善,也可以利用线上的教育资源,参考与纠正自身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学习到“如何管理情绪”的几个途径时,教师可以对几个手段中的逻辑顺序再理清一遍,看能否找寻更容易让学生记忆与背诵的顺序,甚至,在发掘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时,教师还可以对相应的知识做出对应的归纳总结,以知识大纲的形式为学习与反复学习提供参考材料。此外,教师们还应该积极参考相关的知识书籍,以点带面去展开知识点的深入研究,为学生的深入学习与广泛认知提供丰厚的知识底蕴。只有掌握了较为渊博的知识要点,才能够发展教师自身教学问题所在,及时纠正反思的同时,更好地纠正学生所犯下的错误,以此来带领学生共同进步。

总结

综上诉述,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之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了更直接、精确的目的。它为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起到辅助与推动作用。教师主体应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其更好地融入实际教学当中,发挥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发展意识,并积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应用与课程的反思与回顾当中,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服务,为新课程理念的完善服务。

參考文献:

[1]顾倩倩.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8):39-40.

[2]杜艳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怎样恰当使用多媒体[J].魅力中国,2020(4):66-67.

廊坊市第十六中学 河北 廊坊 065000

猜你喜欢

导入新课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
例谈中职数学新课导入
初中物理导入新课方法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