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中传承文化的探索实践

2021-09-10张爱民

红豆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量生命

张爱民

【摘要】语文教师有着传承文化的责任,不仅教学生文字,文本,文学,更要教文化。在语文课堂中传承文化,用情境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引导,拓展思维,启发智慧。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情感;生命;能量

语文教师有着传承文化的责任,不仅教学生文字,文本,文学,更要教文化,我们每天面对的文本,都是文化的精髓。如何传承好文化?就是要让语文课堂中充满各种文化色彩,情感色彩,生命色彩,希望色彩,能量色彩。不用填鸭式教学,而是用情境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引导,拓展思维,启发智慧。以下是笔者的探索实践。

一、课堂评价充满情感色彩。语文课堂是师生对话的主战场,课前的亲切问候,课中的温和提问,创设情境,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语文课堂。比如:学习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在师生对话中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阅读体验并及时鼓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语言的温度。

我这样问学生:“小女孩为什么就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擦亮来暖和暖和呢?”

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小女孩那么善良,他不忍心浪费一根火柴为自己温暖一下,她的一家就靠她卖火柴生活呢。”

我这样评价:“我想,你一定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不然,怎么能如此理解小女孩丰富的内心世界呢?”小男孩很自豪地坐下了。

我请一位女同学有感情地读一段文字,第一遍她读的很一般,我没有放弃继续鼓励她:“你一定对自己的朗读不满意吧,那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她大胆地读起来,感觉比前一次好多了。我范读后,请同学来体会,刚才那位同学又举起手来。我请她来朗读并对她说:“老师相信你这次一定比前两次读得都好,你一定行的!”我对她信任的点点头。结果她的朗读特别投入,同学们不禁为她鼓起掌来。她很高兴地坐下了。后来每个问题她都举手,虽然我再没叫她。

学生在一堂课上感觉是愉悦的还是感动的?是糟糕的还是麻木的?老师要用一颗关爱孩子的心去观察他们的表情,揣摩他们的内心。还要善于抓住學生回答问题的契机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得到认可,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课堂活动充满生命色彩。语文课堂要吸引学生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活动设计既要体现学习目标又要有趣味性,也就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设计活动就是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要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充分感受生命在场的状态。

我想,在竞争如此激烈,人心如此浮躁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们,究竟需要从文本中汲取怎样的精神营养?可能就是天人合一,回归自然,从文本中读出那种原生态的美,去追求一种自然、和谐、诗意的人生。那么,就在这节课上给孩子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因子吧。我抓住“活人”中的“活”是鲜活的含义,设计了这样的语文活动:请你寻找文中“鲜活”的人和“鲜活”的景。

课堂上我看到学生的眼睛亮闪闪的,他们不约而同地为同学们精彩的发言鼓掌,为他们出色的朗读鼓掌,为老师创新的解读——“天人合一才会呈现鲜活的生命状态”而鼓掌,为老师最后美好的祝愿而鼓掌。课堂上孩子们的掌声是他们热情和激情的体现。我喜欢他们这种源于文本而激发出的火热的、鲜活的生命状态。我也喜欢这种感觉,用自己的一份热情去带动更多的热情。这种感觉就像我擦亮了一根火柴,然后扔到学生中去,一下子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焰。

我喜欢和孩子们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流连忘返,享受课堂上的美妙时光。让每一节课成为温暖的、积极的、快乐的记忆。

三、语文作业充满希望色彩

1、让语文作业变成一幅画。本学期我将思维导图引入语文课堂,从文言文的背诵到文言现象的梳理。当我看到学生的作业,美得像一幅画,惊艳了!这样知识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系统的。

2、精彩串烧复习整个单元。以《又是一年佳节到》为题目,创设情境,将九上三个单元的课文主旨和作者串联在一起。可以创设赛诗会,我是演说家,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说唱祖国等节目形式。让作家一一出场,展示自己的思想精华,勉励激发新时代少年做华夏英雄少年。注重画面感和氛围营造,给人无限惊喜和创意。

我率先垂范分三天推出三篇简书范文,分别写三个单元的课文串联,的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心睿同学:第一篇章家国情怀,第二篇章爱国之心,第三篇章月圆人聚,巧妙的把三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串在了一起。结尾:又是一年佳节到双节同庆,举国上下都是依偎在这个温暖的港湾里,我想,节日庆祝的意义可能就在于传递给人们希望和力量。

3、课堂微写作,50-100字,我们叫“小荷微语”,定期在教室里,班级公众号上展示鼓励。

四、文字品读充满能量色彩。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我联系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和钟南山院士的一幅图片。学生听得很认真。对每个字都体会到它背后的含义。

为什么诗人选取鸟这个意象,而不是狮子老虎和一匹骏马?学生说,那些都给人力量感,鸟一般是小小的,很弱,符合当时我们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弱者形象。嘶哑的喉咙而不是珠圆玉润的嗓子同样是说一个饱受磨难的,依然不放弃奋斗的影响。浩睿起来说万众一心抗日,每个人都做出贡献,就跟我们疫情期间在家隔离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一样。联系时代正能量,传递现代诗歌的永久魅力,学生很快就背过这首诗了,请相信文字的力量!

我喜欢有波澜起伏的课堂,有真诚交流的课堂,有彼此心灵沟通的课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设身处地感知文字。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我们语文老师能让孩子们因为爱语文而更爱生活,是本分,是职责,也是荣耀!

感谢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因为爱语文而更加爱学生,爱学习,爱生活。我愿和学生一起感受文字的温暖和力量,用文字浸润人生,用温情点燃智慧,用温情助推温情。我愿和学生一起读书成长,让语文课堂充满更多色彩!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著《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周彬著《课堂密码(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

[3]王春易等著《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能量生命
能量之源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