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出版视域下编辑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2021-09-10粟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摘要:智能编辑通过技术手段为编辑工作赋能,实现选题策划智能化、编辑加工智能化、全媒体矩阵营销等全过程的智能。智能出版重塑了编校流程,刷新了编辑的既有观念,给编辑带来了职业观念转变和业务能力提升的双重挑战。为尽快适应新出版环境,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为编辑工作提质赋能,编辑亟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通过技术维度和知识维度的重构,守正创新,以迎接新技术手段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人机良性互动,推动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智能出版;编辑能力体系;创新性;人机互动;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03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渝编·仁和基金”项目“智能出版视域下编辑能力体系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QLX2020

伴随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智能机器人、虚拟个人助理、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实时语音翻译、情境感知计算、手势控制、视觉内容自动识别、推荐引擎等领域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在出版传媒行业也能看到人工智能的参与。智能出版依托强大的算法技术资源,以语言学习为特色,以智能化开发为手段,进行智能化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以及全媒体矩阵营销,颠覆了传统的出版模式,重塑了出版流程,对编辑的工作理念及业务能力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智能出版对编辑流程的重塑

《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发行、印刷物流、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应用”[1],表明人工智能已渗透到出版发行行业。人工智能进入出版发行行业,主要从数据基础和技术基础两方面推动了现代出版业的高效、融合、智能发展,解构了传统的出版流程并催生出智能化的出版流程,通过技术赋能以及人机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编辑效率的提高和知识服务个性化的优化。

(一)技术赋能:人工智能之于编辑工作的影响

传统编辑流程以编辑为主导,编辑参与了选题策划、审稿、编辑校对、营销推广等全部出版环节,正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才推动了出版发行工作的顺利完成。相较而言,智能出版打破了傳统出版流程的范式,编辑在出版流程中的工作量和参与度也大幅降低,人工智能在出版全周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在某些环节可以完全取代编辑的劳动。具体而言,在选题策划环节,智能出版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搜索选题热点,跟踪关注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分析研判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话题、分析读者市场以及读者群的分布状况等。在审稿环节,智能出版能够依托论文的主体内容自动提取关键的审稿信息,并从巨大的信息库中甄选出恰当的论文审稿人,消除了传统审稿流程中需要查找相关领域多位专家所产生的耗时长、效率低的弊端。在学术质量检测环节,智能出版能实现审稿评议自动化,即依托大数据对来稿内容进行学术质量的检测,并自动生成反映稿件学术研究水平和价值的评审报告,进而为评估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在论文规范检测方面,智能出版能在严格遵守学术期刊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图文模式识别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勘误技术、智能联网搜索技术及数据文本挖掘处理技术等检测论文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论文格式和参考文献是否规范等。在智能营销环节,智能出版能通过对客户细分模型的运用,精准识别人群特征,并根据用户群组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此外,还能对营销效果开展智能化的评估,有效解决了出版单位在营销中的困难,通过“靶向”式的精准知识供给,免除了读者甄选优质信息时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效实现了知识供给与知识需求的无缝对接,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知识供给新格局。“智能化的知识服务贯穿科研项目始终,为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智能化、数字化和精准化的服务。”[2]智能出版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推动着知识服务的精准化发展。

(二)内容生产:编辑之于人工智能的价值

在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作者作为知识的供给者,编辑作为知识的把关者,读者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参与形成了知识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接受的闭环。一般而言,学术出版的专业性要求高,读者期望得到从内容生产到信息推送的全流程的精准化和多元化的知识服务。智能出版利用技术手段能有效满足广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具体来说,大数据手段能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准确分析出话题的热度、学术研究的最新趋势、前期成果的分布等,从而为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为知识的个性化生产提供可能。但涉及议程设置这一策划的具体细节,如选题确定、栏目编排、文章选择、文章排序等,则取决于编辑从政治方向、学术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对选题以及文章内容进行的综合价值研判,因此,编辑在整个出版流程中依然发挥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把关作用,依然是决定内容生产和知识供给的唯一主宰。

(三)理性建设:个体编辑之于人工智能的超越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具备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智能生命。自由意志指的是人们依照其拥有的条件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能力;而自我意识是指理性反思能力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意识,自我意识的关键在于意识的反思能力。目前而言,人工智能是由给定程序、规则和方法所明确界定了边界的意识世界,其本身并不具备反思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即人工智能尚未建立起自我意识,不具备人类的情感、欲望和价值观,仅仅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相较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但在利用人工智能为编辑工作提质增效时,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不可少。具体来说,编辑不能唯人工智能是从,不能将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结果作为选题策划、营销推广等工作的唯一依据,而是要积极参与出版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充分发挥自己的判断力,释放自己的创造性,以编辑的理性建设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导整个编辑流程的正常运行。

二、智能出版下编辑的认知及能力困境

智能出版重塑了出版业态,引起了出版行业的震动和剧变,其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使得编辑的技术空间被不断更新,理性空间被不断拓展,编辑角色面临重新定位,这种定位既包括对传统职业身份的价值认同,也包括对新技术环境的价值认同。当下,部分编辑存在对自身职业身份认知偏差的观念障碍以及对新技术手段疏离的技术障碍,需要正视并努力克服。

(一)对职业身份新变化的认知偏差

目前,部分编辑能较为客观理性地看待智能出版这一新技术手段,但仍存一些非理性的片面认知,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神圣化智能出版。智能出版使出版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因此,出现了部分编辑将智能出版奉为圭臬的现象,他们认为智能出版能够完全取代编辑的劳动,从根本上否认了编辑在整个出版流程中所发挥的把关、审核的核心作用,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职业价值认知。二是抵制智能出版。某些编辑依然以旧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看待智能出版,抵触和排斥智能出版,拒绝学习和接受新技术;也有部分编辑在亲历自身在编辑活动中参与度和存在感前所未有地降低的现状后,担心智能出版将在未来取代自己并成为编辑活动的主角,开始怀疑和否定自身的职业价值,甚至影响了本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新技术手段的疏离

传统编辑流程以编辑的智识为引线,串联起编辑流程的各个环节,从选题策划到编辑、校对、版式设计、推广营销等,几乎所有环节都离不开编辑的参与,编辑能力的强弱及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出版质量的好坏。相较而言,智能出版为编辑流程再造注入了新动能,同时催生了出版业态的创新性发展。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众多学科,这一新的技术环境对编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上进行更新和完善。但目前而言,部分编辑在适应新技术手段、利用新技术手段为编辑工作赋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为智能出版的广泛深入应用带来了阻碍。

三、智能出版视域下编辑能力重塑路径

智能出版这一全新的出版模式倒逼编辑在职业价值认同、编辑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重塑,编辑既要深刻认识到技术赋能对工作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更要发挥积极性和創造性,主动接受新技术、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技术,重塑新技术条件下的编辑能力体系,推动编辑工作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以创造性消解算法规则的机械性

智能出版通过人与技术的有效互动推动整个编校流程的顺利完成,这一点在内容生产环节体现得最为充分。人工智能通过技术手段为编辑赋能,并不意味着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隐身或消失,相反,在人工智能与编辑活动的互嵌过程中,编辑依然是人工智能与编辑工作的媒介,而且是主体性媒介。创新能力是编辑能力的最终旨归,是实现高质量出版的关键因素。人所具备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是任何一项技术都无法比拟的。智能编辑以算法为技术手段,以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显著优势,大数据为选题策划提供了海量信息,至于这些信息是否具备传播的价值仍需编辑做出判断和选择,这就对编辑的信息洞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在智能出版语境下,编辑更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洞察力和政治判断力。一方面,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方案。另一方面,要发掘拥有传播价值和传播意义的选题,为社会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要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聚焦党的大政方针开展阐释性研究,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展辨析性研究。此外,智能编辑某种程度上存在风格单一、形式化的弊端,而个性化特征鲜明的编辑风格能赋予文以灵性和个性,消解算法规则的机械性。

(二)以技能重塑消除职业恐慌感

智能出版视域下编辑工作范式的建立以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为根本,对编辑提出了技术重构新要求和知识重构新要求。在运用新技术手段开展编辑工作时,编辑要完成对自身在技术浪潮中的职业身份的新认识以及业务能力的再升级。除了掌握传统的出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人工智能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将编辑的优势与人工智能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编辑在把关、引领、干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及时发现和弥补算法的局限,以技能重塑消除职业恐慌感,增强职业认同感。

首先,在技术重构维度,在智能出版语境下,编辑要主动学习和适应智能编辑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智能编辑在智能选题、智能审校、智能推送等方面的技术操作技巧,正确认识技术手段对编辑效率提高的作用,利用新技术手段为编辑工作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思路,减少编辑工作量、提高编辑效率、提升编辑质量。一方面,编辑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熟悉智能出版的最新动态以及运作流程,增强对智能出版的直观感受和认知,了解智能出版对出版行业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智能出版相关的专题培训及学习,加强同行的互动与交流,掌握出版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其次,在知识重构维度,编辑作为所谓的“杂家”,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学识积淀是胜任编辑工作的重要条件。在传统出版语境下,编辑的知识结构倾向于出版领域的知识体系和相关技能的掌握,但智能出版对编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智能出版更迫切需要的是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编辑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经济、管理、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因而,为胜任智能出版语境下的编辑工作,编辑要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选题策划能力、稿件审读能力、营销推广能力等,还需在把握智能编辑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实现技术与编辑专业的双重并重。在智能出版视域下,编辑只有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善于学习,努力突破传统出版思维和方式方法,具备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才能应对新出版环境带来的挑战。

(三)以职业认同实现人机的良好互动

编辑在利用人工智能编校稿件时,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价值。对于出版行业来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编辑是出版活动的重要角色。无论出版环境如何改变,编辑应始终树立职业自信,从心理上消除对智能出版的排斥和恐慌,正确认识到智能出版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对编辑工作的辅助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调整把智能编辑置于“神位”、奉为圭臬的自卑心理,正确认识到编辑自身才是人工智能的实施者和把关者,形成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首先,在传统职业身份认同方面,编辑是知识的把关者,是信息的筛选者,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会改变编辑作为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一既定定位,也不会改变编辑人员作为出版工作的骨干力量的功能角色。无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技术空间如何拓展,行业对编辑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能力素养的根本要求不会改变,而对传统职业身份的高度认同是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机交互形成正确认知的前提所在。尽管智能出版影响了知识生产流程以及知识传播格局,但我国新闻出版业所承载的价值追求始终不变,所奉行的根本原则始终不变,出版的终极目的始终不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编辑才能在被技术裹挟的大背景下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才能避免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不良倾向。

其次,在对智能编辑技术的认同方面,智能出版模式对编辑活动最直观的影响在于对编辑流程的技术渗透以及对部分编辑环节的取代,人工智能在智能选题、智能审校、智能推广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是传统编辑手段无法比拟的。在智能编辑模式中,编辑传统意义上的主导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了把关、引领、干预等功能,编辑要始终明确技术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只有将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发挥编辑的专业优势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发掘人工智能时代编辑的潜在价值和技能,才能实现编辑在人工智能与编辑工作融合中的价值认同。

四、结语

面对日新月异的出版格局,编辑亟须认清新形势,适应新环境,迎接新使命,勇担新责任,尤其要对新技术手段形成正确、客观、全面的认知,积极学习、主动适应、熱情拥抱新出版技术,在编辑工作中实现人工与智能出版技术的良性互动。同时,要立足岗位、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助力我国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 魏玉山. 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EB/OL].中经文化产业综合,https://www.sohu. com/a/156885337_160257,2017-07-13.

[2] 向飒.人工智能对学术出版流程的再造及知识服务提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11):1092.

作者简介:粟超(1990—),女,重庆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编辑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