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分析
2021-09-10王丽
王丽
不同年纪的教学内容,影响了不同阶段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目前义务教学的领域中,小学体育学科成为了基础教育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其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大相径庭,有着独特的色彩以及表现方式,这种学科是建立在推进学生增强体魄、正视体育精神、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小学体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符合新课改的号召,同时也满足了各个阶段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需求。但是,该理念在我国的小学体育中还未全部普及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不断的实践以及经验中,总结了以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体、美、劳发展的教学方法。
1 学习兴趣的启蒙以及锻炼意识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推进学生不断学习,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启蒙老师。所以,教师应在学习中趣味教学,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相反的,目前有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选择“填压”式教学,使学生被动学习,强迫学习。这不仅将学生的学习热情烟消云散,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为了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激励学生在运动中培养锻炼意识。
例如在“跳远”一课的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以及兴趣,组织学生观看国际跳遠练习、比赛的视频,从中锻炼学生的体育理念以及体育精神,并在视频中感受运动员的体育热情。在观看比赛视频后,学生对跳远这一运动项目跃跃欲试,并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表现的兴趣盎然,积极主动。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使学生主动学习了跳远技巧以及跳远理论,另一方面也体验到了体育课程的魅力以及乐趣。
2 新型教育模式的建立以及应用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需要小学体育教师采取多元、趣味的教学模式,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多元、趣味的教育模式是存在于充分准备教案的前提下,只有在有计划、有想法的准备下,教学活动才会丰富而有意义。例如在“跑步”运动项目之前,需要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热身训练,核心素养理念的出现,就是要打破常规,因材施教,可利用热身操来完成赛跑前的热身准备,突破了以往拉筋、压腿式热身。在教学前更改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不仅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我的教学方式,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体育规则教学存在的意义
体育项目的出现,也标志着对应规则的产生,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体育活动中也十分适用。体育规则的出现,标志了比赛、竞技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下,小学体育的体育规则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规则的遵守需要每位学生的配合,如有学生打破规则,破坏规定,就使体育活动丧失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这种行为不仅使体育教学失去了意义,也使其他学生降低了课堂的体验感。所以,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遵守体育规则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换物接力”这一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协商出四棒交接的选手,并要求在接力赛中,如有一方掉棒,接棒选手必须将交接棒捡起接着比赛,途中如有比赛者没有捡起交接棒进行比赛,则该组成绩作废。在运动中教学,使学生感受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规范性,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规则性的建立。
4 合理的教师队伍组建
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本质离不开课堂的表现形式,所以,只有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合理化,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优秀的教师团队需要把握教学进度以及教学重点,知道哪些应该教,应该如何教。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教学作为首要目标,在保证课题内容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学校特色来制定科学、丰富的教学计划。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活跃、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扩宽了学生对知识的潜在欲望。通过讨论、实践、启发等等丰富的教学方式,多面的实施教学计划,全方位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不停的在思考摸索中去完善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技巧。掌握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是必然要求,对某项运动专长进行钻研是一位新课改体育教师应该必备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应对音乐、美术、综合、社会等等知识进行了解,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够把控现在教学的新方向,才能够教育出全面、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学生。
5 结束语
利用核心素养对当代小学体育教育进行改革,是目前有利且有效的教育方法。该核心素养主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调动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多元化全面的完善教学方案,也激发了教师反复思考,多方学习的能力。通过这种理念下开展的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习全面、多样的体育技能,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街道芮城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