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探讨

2021-09-10靳光强

当代体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课程思政

靳光强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高校体育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进一步健全高校人才培育体系,从而在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步提高。基于此,文章浅析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以及特性,并且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以便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

在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文化教育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完善现代高校人才培育体系。其中,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分,同样需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不仅保障高校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真正意义上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为高校优质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不仅需要关注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训练,也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予以充足的重视。

1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1.1 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能

一般而言,在进行体育课程训练时,学生往往需要较多的体能消耗。在此过程当中,单一、枯燥的教学训练项目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养成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高校体育训练课程,“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使得教学者在优化创新教学策略的同时,在日常的体育训练当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效能的有效提升。

1.2 提升高校学生思政素养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对于其他的专业课程,在课时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缩减。显然,这对于高校开展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较为不利的。针对此种现状,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进各种课程教学目标当中,在保障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深入贯彻思想政治理念。其中,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将体育教学当中蕴含的深层思政理念进行更加切实有效的贯彻,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3 深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而言,教学者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体能素质,更加需要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思想品德等予以充足的重视。体育教学当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非常高的统一性。相较于其他专业的课程教学,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具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学者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在体能训练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而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层次教学内涵进行切实有效地贯彻与落实。

2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特性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当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需要对“课程思政”这一重要背景形成充分的理解与认知。首先,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与体育课程教学自身的特性紧密相关。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蕴含的拼搏、奋斗、团队协作等体育精神与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着高度一致性。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当中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效能。其次,将高校体验课程教学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者需要针对这一特性,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渗透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从而更深层次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强化。除此之外,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也具有着一定的系统性。显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需要贯穿高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需要相关的专业教学者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改良,从而充分保障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统一性、整体性,引导高校学生对新时代“课程思政”形成更为全面、深化的认知,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实现高校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

3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3.1 强化高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

目前,伴随着高校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与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优化与建设。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时,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强化相关的教学师资力量。首先,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者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当中,教学者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内容,对当前的体育思政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与优化。其次,高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者队伍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者的专业能力,为高校体育思政教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更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而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优化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效能,相关教学者需要在根本上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以及策略,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际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革新。与此同时,高校需要根据十九大的内容以及会议精神,针对性地对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完善新时代高校学生的细想品德教育,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效能。

3.3 创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除了教学理念以及师资力量的更新与优化,高校还需要在课程教学的方案设计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在向学生讲授体育训练知识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彻其中,实现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此过程当中,教学者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革新,通过更为多元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拼搏、奋斗的新时代精神。除此之外,教学者还可以通过体育竞赛项目、文化互动平台等形式对高校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专业素养进行培养。在“立德树人”目标的引领之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需要注入新的内容,促进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效能的提升。

3.4 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考评体系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成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在实践教学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教学考评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与创新。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当中,学生的体能素质往往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然而,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课程的考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体能成绩,而是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都纳入高校体育课程考评体系。在“课程思政”背景之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还纳入了思想政治素养等内容。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教学者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思想政治水平,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双向推进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内容之一,不仅需要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渗透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因此,高校需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自身体育教学资源,强化高校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完善体育课程考评体系,同时实现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优化,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力与凝聚力,从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输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