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研究

2021-09-10傅叶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课程研究生态学幼儿园

傅叶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园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这就给了幼儿园充足的权力和空间进行课程设计。为了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幼儿园开展生态学课程可以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热爱生态的意识,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研究。

关键词:生态学;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发展,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的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幼儿发展阶段,幼儿的认知、意识、个性等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要抓住幼儿这个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生态课程内容,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把生态学内容渗透到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在感受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中学习生态知识,提高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一、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

在幼儿教育中渗透生态学内容,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自主探究、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大自然是对幼儿开展生态课程的最好的场所,在大自然中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周围环境,不论是小动物还是一草一木都是幼儿认识自然最好教材。教师要抓住大自然这个“天然课堂”,让幼儿走进自然,利用课外实践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开展认识植物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花园、公园等具有安全保障的场所进行学习。在幼儿园内,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内设定一个大组长,教育幼儿要团结互助,互相照顾。在2-3个老师的带领下,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认识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于这种外出的授课形式,幼儿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由于他们的好奇行强,活泼好动,自我约束意识较差,难免会对有一些不安全的举动,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的状态,及时找出不安全因素,保障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安全。在正式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小朋友观察周围的植物,看看有哪些花儿开了,哪些是“成年”的植物,哪些是“宝宝”植物,让幼儿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认识。此外,教师可以让幼儿把一些落叶、掉落的花瓣搜集起來,作为手工素材,让这些遗落的“宝贝”再次焕发光彩。通过开展户外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提升他们敬畏自然的良好品德。

二、普及环保知识,贯穿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生态系统呈现退化的趋势。为此,国家换个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对每一位公民提出了要求,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模式。在幼儿的教育中,教师可以把环保知识融入到生态课程中,让幼儿了解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不仅对幼儿进行理论教育,还引导幼儿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的教育时,可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比如每天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怎么来学校的呀?有谁是乘坐公交车来的呢?”有的小朋友就会举手,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们普及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数量等科普知识,提倡距离较近的小朋友步行上学或者乘坐公交车,让小学生向老师打卡,步行、乘公交出行次数较多的可以得到教师的小红花奖励。在幼儿园的午饭时间,教师带领幼儿去洗手池洗手,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在吃午饭时,提倡小朋友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让小朋友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向他们展示一些非洲饥荒地区的照片,教育幼儿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真正的做到爱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教育,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教师以身作则,有利于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游戏互动,开展生态主题活动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在生态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针对生态课堂的特殊性,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放在一些重要节日上,比如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开展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学习氛围,利用做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例如,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日,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小游戏,提高幼儿的互动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氛围中学习生态知识,培养环保意识。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教师可以针对这个节日开展一系列有关节约用水的活动。在迎接世界水日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制作手工海报,提供一些地球干涸、严重缺水地区的照片,通过这些材料让幼儿对于节约用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互动,教师把一些浪费水资源、破环水资源行为绘制到整体的图片中,让小朋友自己找出图片中不合理的行为。在进行了节约用水的知识学习后,幼儿对于正确用水有了一定的认识,图片上的一些行为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在游戏中发现错误时,会很有成就感,这也就无形之中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再教育。幼儿在这个游戏中发现了错误的用水行为,就会自觉地在生活中规避这些错误,从而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用水习惯,保护水资源。

总结:

总的来说,在生态学视角下,幼儿的教育中要注重生态知识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让幼儿正确看待生态环境,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走进大自然、普及环保知识、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幼儿的生态课程更加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白兴圆.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6):166-167.

[2]张敏姿.生态式教育走进幼儿园的主题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58.

浙江省磐安县龙山幼儿园 322300

猜你喜欢

课程研究生态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中职学校光电专业现代班组长培养的课程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保险实训课程研究
应用型信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