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跳水》为例浅谈“磨课”对教师的成长

2021-09-10杨翠珊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磨课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杨翠珊

【摘要】磨课是对教学活动用心打磨的艰辛过程,也是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本篇论文就以我们这一小组针对《跳水》一课的打磨的历程,从三次试教,三次磨课进行阐述。

【关键词】磨课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身为教师,基本都经历过磨课这一过程。磨课,是站在较高层面要求自己的课堂,是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来来回回推敲试讲的过程。每一次磨课的过程都是一次次智慧的碰撞,要经历一次次方向的迷茫以及一次次思路的明朗。下面就我们就对《跳水》磨课过程做简单讨论。

一度打磨---迷雾重重

一、教材的理解与挖掘

磨课的过程首先是对教材理解、把握以及创造性使用的过程。所以在第一时间,我们先翻看教材,《跳水》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讲述了孩子们在水里游泳,鲨鱼却悄悄游到了孩子们的身边。老炮手爸爸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最危险的办法,救出了被鲨鱼威胁着生命的孩子。《跳水》是一篇小小说,在文体上具有典型性,它具有一波三折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环境描写,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二、学情分析与了解

磨课一定要以生为本,磨出学生的需要。五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小小说”的概念,做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因此我们最终确定将本文的教学定位在“如何去读小小说”的大背景之下带领孩子们初识“小小说的魅力”。

三、教學目标的制定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节课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基于前面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检查预习,教给学生抓主要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2.通过课堂反馈梳理的方法,理解文本。了解小小说的特点。

3.通过默读、圈画,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解决有认知冲突的统领性问题,感受鲨鱼的凶猛,孩子处境的危险,父亲的果敢。

四、教学流程的安排

基于教材的理解与挖掘、学情的分析与了解以及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了第一稿的教学流程:

(一)看课题猜内容

(二)关注矛盾冲突,读懂炮手形象

1.初识父亲

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逐句分析,感知父亲的慈爱,果敢。

2.感受鲨鱼的凶猛,感知形势的紧迫

(1) 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这炮放出去,可能会有怎样的结局?

(2)文中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鲨鱼的凶猛?(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3)顺势引导学生讨论这炮该不该放?

3.走进父亲

再次走进父亲,重点研读”父亲放炮”的句子,感受父亲的果敢、坚定,再次评价父亲。

(三)理心情,感受情节曲折

(四)互文阅读,迁移中学质疑。

五、磨课后的不足与疑惑

一节课下来,留给我们三个印象:

1.散:课堂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每个环节各自为阵,没有形成连续的教学版块。

2.硬:对老炮手这个人物的感知上,请学生找出描写关于老炮手的相关语句后,进行机械式的重复的师生对话,没有梯度和层次,课堂显得生硬又枯燥。

3.满:一方面要感知老炮手的慈爱、勇敢、临危不惧。另一方面又要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方面去感受鲨鱼的凶猛。而这两个环节中教学的内容有所交叉,教学进程拖沓。

在对教材进行又一番解读研究之后,在“如何去读小小说”的大背景之下带领孩子们初识“小小说的魅力”这样一个大方向上,我们在目标设定上做过调整。

最重要的一点,将原先“感受鲨鱼的凶猛,孩子处境的危险,父亲的果敢”改为“聚焦人物,感受父亲的慈爱、果敢,感受小小说人物形象的鲜明”。这样的设计,主线更清晰,点面更明了,将理解文本内容和品读表达形式巧妙融合起来。品味“老炮手”言行中语言的特点,将感悟形象与品味语言同时进行,双线并行。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从关注课文“写什么”到关注“怎么写”;即在文本的研读中,细细地品味语言。

二度打磨——走出困惑

否定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超越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分析和反思第一次的问题所在后,我们有了第二次打磨。

二次试教时,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几个蜕变:

首先是“初识父亲”环节。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精心细读全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老炮手的句段。交流出示句子。课堂反馈回来,学生对父亲形象上的认识是割裂的,碎片式的。二度试教时,我们在引导学生认识老炮手这个父亲形象上,进行梯度引导,交流时,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位老炮手父亲既有普通的父亲所具有的慈爱,更有着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机智、果敢,人物形象是立体而丰满的。调整之后,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感知,不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梯度上,还是思维能力的深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第二个是“评价老炮手”环节。“评价与运用”是小学阶段阅读能力发展的较高层次。《课标》第三学段“教学建议”指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改变结局,引导学生再次评价父亲,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对老炮手这个人物的认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解读,在思维的深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这个思维碰撞点,在时间上的选择,时机上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所以这一部分课堂呈现也是相当精彩的。

三度打磨——细节打磨

课堂是由细节组成的,每一个细节的成败都关乎课堂的成败。第三次打磨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着课堂里朗读指导。

《课标》指出:“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阶段,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有感情”的朗读——读老炮手的一连串动作描写,体会那一瞬间的紧张与惊心动魄,并理解文章情感,用朗读予以表现,感悟到自己印象最深的细节,读出老炮手的人物特点,说出自己的感受。而老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朗读体验讲方法与个性有机融合。

磨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发现缺陷,发现盲点,当然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发现知识特征与和谐之美。若非工匠们的千万次打磨,不会有珠圆玉润,如若没有教师的精心磨课,亦无每节课的大放光彩。一次磨课,可以对一节课有新的发现和理解,有新的理解和认知,同时,磨课的过程,磨的是教学理念,磨得是对教材的挖掘,磨得是教学设计,更磨的是信心、耐心和毅力,磨得是与众不同的特色。教师在磨砺中慢慢成长。

【参考文献】

[1] 郎文静 . 论磨课“三境界”[J] .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2] 蔡永 . 模课 磨课 悟课 [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7).

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五尺学校  浙江 永嘉  325113

猜你喜欢

磨课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我的“磨课”三部曲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幼儿美术滴洒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