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大棒”与“胡萝卜”

2021-09-10张伟明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大棒思辨艺术

张伟明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工作,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从教中施与正确的管理艺术。毕竟,要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先要让学生接近老师并接纳老师,否则,对于大多后进生来说就是对牛弹琴,连教学频道都没有调到一致,谈何真正的专业授教呢?因此传统中文化中阴阳结合,辩证施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适用的。不一味剑走偏锋,而是根据班情和学生实际辩证管理,专业与生活相结合、严格与柔韧相结合、知识与情感相融合,做一个思辨中的语文从教管理者,你会无意间发现,你比想象中的自己更优秀。

关键词:语文;思辨;管理;艺术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中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问一下水塘水怎么这样清亮? 还不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进来”,朱熹老先生的这两句诗真切地讲述了一个道理,那即是——源头活水才是进步的关键。而教学中的源头活水即是学生,怎样与学生一起进步?“高声表扬,细声批评”是不二的法宝,是一对矛盾的思辨统一体。

那么,何谓高声表扬?高声表扬即是:当某个学生进步时,一定要多次大声的表扬,一定要在公共场合极力的大声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唯其如此,学生才更有学习的动力,才更愿意听老师的话。而当整个班级获得荣誉时,更要多次的提及,让学生的信心满满,认为班级在他们的努力下,可以创就一个又一个奇迹。

又何谓细声批评?细声批评即是:当某个学生犯错时,一定要悄悄的处理,让这个错误成为你与他之间的秘密。并告诉他,我希望你今天犯的这个错误,在你的人生生涯中,只是历史!并且只能成为历史!只有如此,当以后有人从别的渠道得知你的失误时,才能感悟出“世上哪有不犯错的人,犯了错能够改正,最终还是好同志一枚”;只有如此,你将来才能有资格去教育你的后代“我也曾犯過错,但是我在错误中不断的汲取教训,最终才有今天的成就”。其实,这就是语文教学思辨管理中恰当给予学生的“胡萝卜”和“大棒”。

为何要如此做?社会发展使然!现在的学生,吃过的苦太少,得到的宠溺太多,坎坷曲折对于他们而言,太遥远,想要让他们认同老师的观点,必须得先让他们折服于老师本人的魅力,这魅力无关乎容貌年龄、高矮胖瘦,只关乎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同度。

如何让学生快速的认同老师?需要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用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才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爱。而高声表扬、细声批评,给足学生面子,让学生获得足够的面子,让学生明白,老师愿意去尊重他们,读懂他们,把学生这源头活水捋清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百度百科中云,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据此定义可知,老师在遵循准则的前提下,有引导的作用。于是,我手持“高声表扬,细声批评”这不二法宝,以“不忘初心,筑梦前行,迈进新时代”为理念,在教学推进中,开始了新的三步走工作。

第一步,最是那一眼的温柔。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短篇文言文《人有卖骏马者》中有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意思是,希望(伯乐)您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去看它一眼。卖马者的意图很明显,连伯乐都对我的马恋恋不舍,你们还不快点买我的马?好马只此一匹,晚了就没有了。有了伯乐的“还”“视”“顾”这一系列动作,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这是卖马者利用伯乐的名人效应来卖马,而对于施与班级教学的教师而言,又何尝不是名人呢?

“不忘初心”既是一个人生命之初的善良,“不忘初心”更是从事教学工作之初的本心,因为有了这份对学生的呵护之心,在细语提醒中,我的教学工作开展地非常顺利。

第二步,柔弱中的凌厉。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了一个很实用的教学方法,即:对学生示弱。乍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一位站于讲台上的老师,一位传授知识的老师,哪里需要通过讨好学生来进行教学呢?但是实践告诉我,确实有如此的效果,这得益于一次带病上课的经历。

有一次,我重感冒有将近三天的时间发不出音,于是我便用写字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我将题目提前发给学生,把答题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题,在那几天上课的过程中,连平时一直有说悄悄话习惯的学生都在用心、安静的听我“讲课”,那几天的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后来,我又试着用此法,经常在一些小问题上表现得不知所措,让学生的保护欲膨胀,让学生集思广益,最后,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凌厉中的柔意。作为一名老师,该有的威严必不可少,它关系着你的课堂能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作为一名老师,威严更不可或缺,它关系着你能不能掌好班级课堂之舵。要把教学与班级管理尽可能的分开,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平衡的度,即凌厉中的柔意。

作为教师,我们已经把“容嬷嬷式的偷窥与严苛”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心生畏惧之感,但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不能仅止于“猫捉老鼠”的阶段,还应有老师是学生靠山的阶段,甚至学生在将来毕业后,还可以与老师保持朋友的关系,故而,任教阶段的适当调侃是必不可少的,那既是“高声表扬,细声批评”的延伸,又是“筑梦前行,迈进新时代”的新教学理念。

凌厉与柔意相辅相成,我收获了孩子们最真切的认同与尊重。

古人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善于利用“大棒”凌厉之刚与“胡萝卜”的柔性魅力,善用育人刚柔,注重从教艺术,心随教舞,将学生这“源头活水”激活,就能让学生这条“渠”拥有“清如许”的快乐学习氛围,使师生融洽相处,并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相信思辨中的教学与管理,会让“魔鬼”变成天使,并让“天使”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2]美国尼尔·布朗《学会提问》

(作者单位: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广东  东莞  523000)

猜你喜欢

大棒思辨艺术
儒匪
纸的艺术
卧底危机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改头换面的“大棒”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