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程标准,培育核心素养
2021-09-10武清玲
【摘 要】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文试从科考站建筑外观上的特点认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分析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极地游给两极地区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开展极地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气候异常变化;极地涡旋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这四个核心素养未必在每一节课程都需要落实,核心素养的能力培养也并非单项、短暂发展的。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同时地理知识涉及的面比较广,基于地理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地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地理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二、概念界定
气候是指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异常是相对气候正常而言的。极地涡旋是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是极区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其位置、强度以及移动不仅对极区,而且对高纬地区的天气都有明显影响。极涡的位置和活动范围时有变化,尤其冬半年活动演变比较复杂,最长的活动过程达35天之久。极地涡旋闭合中心有时分裂为2个或3个,甚至3个以上,当偏离极地向南移动时,常导致寒潮活动增多、增强。2021年2月份,北半球部分国家就受到了极地涡旋的影响,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停运等现象。
三、课标要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的教学内容,它属于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模块。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设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在学习完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区域之后,学习的特殊区域。这个区域虽然距离我们遥远,甚至没有常住人口,但是那里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讨科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明白这些发现对于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极地游受热捧却给两极地区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从而拉近学生与两极地区的距离,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播放几幅图片导入:极光现象、极昼极夜,自然风光,让学生整体感知距离我们大约2万公里的极地地区具有的特殊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而又特殊的现象导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2.科考站知多少
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民居建筑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利用已学知识进行迁移,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站的建筑是如何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笔者首先给出学生较熟悉的“北非民居”“吊脚楼”两张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可以得出北非民居的建筑特点:平顶、窗户小、墙壁厚,体现了北非地区降水稀少、风沙大、温差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吊脚楼”的屋顶坡度大、窗户大、地面架空等特点,体现出我国云南、贵州一带气温高、降水多、较潮湿的自然环境特点。发给学生明信片——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得出“泰山站”外观上的特点:平顶、窗户小、地面架空等,进而推测南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多狂风的特点。接着播放视频:英国在南极建立的新型科考站“哈雷6号”,通过视频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为了适应南极地区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英国科学家精心设计,比如:给科考站安上可以升降的液压支架和滑雪板,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紧接着发放北极黄河站的明信片,让学生对比南极泰山站,得出北极黄河站外观上的不同之处,如窗户大,学生意识到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进而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原因,同时给出2张图片“南极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冰雪反射率”,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观察明信片上建筑物外观上的特点,得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考查学生观察、比较、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3.参观科考站
通过第一个环节,学生对科考站的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通过参观科考站,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在极端天气下是如何工作,从事哪些工作的。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目前已经进入到“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极地考察保障格局。
设计意图:通过参观科考站,了解两极地区科学家的工作及工作环境,明白科学家们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发现很多重要的现象,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4.来自科学家的一封信
创设情境,把两极地区的研究发现,通过来自科学家的一封信(装在信封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这些研究发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经过老师的引导,最终形成结论,虽然两极地区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这些科学发现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影响,近年来愈演愈烈。
发现一:南极发现“西瓜雪”现象,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藻类大量繁殖,海平面上升,深圳在未来可能会被淹没。发现二: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极地涡旋,造成极端天气增多。如:去年冬季我国的“冷冬”现象,今年美国南部多地遭遇低温和暴雪,停水断电,机场关闭。发现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海冰融化,从亚洲到欧洲、北美洲的距离缩短,节约大量时间和运输成本。发现四:两极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储量丰富,全球约70%的淡水储存在两极的冰川,对目前各地淡水资源紧张的地区(阿拉伯地区、中国新疆),是一个好消息。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把两极地区的冰川运到缺水地区的方案是否可行,拓宽学生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来自科学家的一封信,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这封信的重要性,分析科学家的发现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意识到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性,同时倡导我们要保护极地环境,遵守《南极条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5.作业设计
通过近年来极地游越来越受热捧,引来很多环保人士的担心,思考会给两极地區带来哪些环境问题。然后给出各年中国赴南极旅游的游客人数统计图和遗留在南极地区的垃圾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在课堂最后,引发学生思考人类活动给两极地区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两极地区发生的一些变化也会给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既反映在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上,更重要体现在以具体地理事象或真实情境为认识载体,理性审视与认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让人类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五、反思
本节课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对把两极地区的冰川搬运到缺水地区的方案没有进行过多的探究,这个问题对于拓宽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比如一位沙特土豪在2019年已经联合一些科学家进行探究拖南极冰山回国,请学生思考是否可行。
六、结语
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更新观念,吃透教材,转变思维,创新方法,融入情感,加强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育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 武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