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21-09-10李红梅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实施小学语文教学

李红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已经不只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生字词,还要注重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教学,经典诵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积累知识、培养高效思维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以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分析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名著节选的内容和一些经典文章,这些名著和经典诵读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经典诵读能力。因此新课标将“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呼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整本书经典诵读”理念贯穿始终,以改善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碎片化经典诵读、浅经典诵读等现象,引导学生深入著作的经典诵读和研究。总之,小学名著经典诵读的开展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整本经典诵读,鼓励学生坚持读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经典诵读能力[1]。

一、 目前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小学生缺乏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由于目前学生处在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许多小学生都被一些现代智能科技产品所吸引,学生无法静下心来阅读课文,而且随着阅读方式越来越多,同学们通过课本进行经典诵读的选择也越来越少,相比课本诵读,许多小学生更愿意选择一些现代科技产品来诵读,这些产品上都有一个诵读的功能,小学生都愿意用这个功能进行经典文章的阅读,这样小学生就可以一边玩耍一边听课,导致小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地诵读经典文章。

(二)没有明确的诵读目标

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没有给小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大多数老师只是因为上课时间的充裕或者是为了让学生阅读而选择让学生进行经典文章的诵读,在诵读过程中,老师并不会制定详细的经典诵读教学,也不会对学生经典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就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诵读,学生都是被动的被老师要求去诵读,所以导致了现在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去诵读一些经典文章,也不会主动地去诵读经典。

(三)没有时间进行经典文章的诵读

随着小学课程的增加,小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老师和家长对小学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导致许多家长开始盲目的帮小学生报名一些辅导班和特长班,致使小学生在家里没有时间去进行诵读,在学校老师又总是把课堂时间用来讲题和教题上,很少有时间去带领学生认真地去诵读经典文章,教学生经典文章里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在学校里也没有时间去好好的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文章的内容[2]。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

(一)注重经典诵读引导,激发经典诵读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职业素养会对学生名著经典诵读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情况,选取难度适宜的名著,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使学生理解名著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1第一节《吃水不忘挖水人》时,先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章节,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个章节在课本中位于第几章,然后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讲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内容,并将作品中呈现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语言表达方式及给人的启发等进行详细讲解。讲完了故事就开始进行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深入分析。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经典诵读,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在经典诵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并鼓励学生坚持经典诵读,从而完成整本书的经典诵读。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经典诵读习惯

经典文章具有篇幅长,内容多,经典诵读量大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引导学生完成所有的名著经典诵读,而小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及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对长篇经典诵读缺乏足够的耐心,经典诵读技巧掌握不完全,这就需要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经典诵读技巧,提高经典诵读水平,激发经典诵读兴趣,养成良好的经典诵读习惯,使学生保持高度的经典诵读热情[3]。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4第13节《乌鸦喝水》的经典诵读指导中,可以将文章的经典诵读时间分为三个时段完成。在课前,老师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乌鸦喝水》的大概内容及写作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将节选在课本中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讲解乌鸦喝水时的背景和原因,阐述文中乌鸦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才喝到水的故事,总结这篇著作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以这种方式进行经典诵读,并在经典诵读后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课后,教师将没有在课堂上经典诵读到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让他们以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课后经典诵读,并找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完成整文经典诵读后,对整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和线索进行梳理,品味书中的经典诵读历程,并上交自己的读后感。

好的经典誦读方法对小学生在语文名著的经典诵读中有很重要的帮助。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要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经典诵读技巧,提高经典诵读水平,激发经典诵读兴趣,养成良好的经典诵读习惯,使学生保持高度的经典诵读热情。

(三)制定评价机制,提高经典诵读质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较来说比较敏感,老师的评价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以学生的经典诵读量作为评价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标准,而要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作为评判标准,注重经典诵读质量,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激起学生的经典诵读热情,提高经典诵读质量。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5第17节《动物王国开大会》的经典诵读指导中,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作品中耳熟能详的动物有简单的了解,并能讲述关于动物的小故事,但对于具体的写作背景以及课文知识掌握不到位。因此老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如,讲到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的动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物性格特征的描述,讲述所对应的故事,从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注重经典诵读质量,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激起学生的经典诵读热情。在经典诵读中遇到学生不熟悉的故事或者动物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再鼓励学生整文经典诵读,对文章内容掌握得好且经典诵读详细的学生给予奖励。在完成《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整文经典诵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中动物关系的梳理,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还能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理解能力,提高经典诵读质量和经典诵读效率。

(四)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经典诵读效率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一般都很紧张,再加上语文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将课本中的内容讲完,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整本书的经典诵读,为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对每个学期学生的整本书经典诵读书目进行整合、规划,找出必读书目和可读书目,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间,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经典诵读,鼓励读完必读书目的学生继续经典诵读可读书目,提高经典诵读效率。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5中有4篇课文2篇教学活动,以《文具的家》为例,学生要完成对这一课时的课文诵读,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学习,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间,学生可以利用一周时间经典诵读《文具的家》以及完成课后的练习,并且熟练掌握课后的文字,对课后文字进行组词学习。两周时间经典诵读《动物王国开大会》和《小猴子下山》等篇目;再利用一周时间经典诵读《一分钟》。其次,对整本书进行分类研究,引导学生由浅到深地进行经典诵读,完成“经典诵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这些作品中找出一些经典句子和片段,然后深入分析这些片段和句子的写作手法,并仿照这种描写手法,让学生进行仿写作文的练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经典诵读的效率。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少不了经典诵读这个环节。小学名著经典诵读的开展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因此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扩展经典诵读面,增加经典诵读量,使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而教师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方法的指导,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这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产生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帮助学生学会了分析文章内容和梳理故事情节,还提高了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和经典诵读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整本经典诵读,鼓励学生坚持读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经典诵读能力[4]。

参考文献

[1]齐红.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38.

[2]王亚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幻画报,2020,(12):70.

[3]李超.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3):31-32.

[4]王淑英.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44):161.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实施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