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21-09-10彭春山
彭春山
摘 要:组成高中教育体系的元素中,语文教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好语文知识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帮助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健康发展。阅读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学科素养。当前正是教育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方法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际需求,更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制定科学和列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课堂效率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广泛阅读、强化对阅读的兴趣、采取合适的手段扩展自身的阅读眼界,通过阅读让自身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可见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所以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增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从高中生的角度来看,其正处在青春期,思维比较活跃,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都比较丰富,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阅读教学质量的最大化,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要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征出发,更新自身的观念,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强化阅读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进步和不断提高做好铺垫。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语文教师组织阅读教学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阅读能力是重要的学科素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完全投入,如果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强烈的兴趣,那么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相反的,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教学过程也不会很顺利。因此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加强兴趣培养力度,让学生能够爱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实现寓教于乐[1]。
(二)教学过程单调乏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更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的时候,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从高中阅读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仍旧采用单一化的方法,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过于被动,学习深度远远不够,同时也没有充分思考,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在表层,知识应用水平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是难以实现。
(三)阅读实践活动过少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合适的阅读技巧、扎实语文基础知识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仅仅有这些也是不够的,想要真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实现良性发展,教师需要注重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高效阅读的实现。可是当前大多数高中生阅读量都不足,阅读教学形式也比较简单,给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挑战,哪怕学生掌握再多的技巧和方法也无处施展。
(四)没有建立起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
与小学和初中不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给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阅读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深度也会逐渐增加。众所周知,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生活在课本中的折射就是一篇篇文章,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建立起语文阅读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才能在更深的角度去理解,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可是当前阅读教学中,高中生普遍缺乏对生活的思考,也没有从生活角度理解语文知识的意识,导致阅读教学效率的降低,学生也没有办法理解文章的深意。
二、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想要促进阅读课堂的不断优化,教师需要打造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助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加快走进各行各业中,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同时,高中语文阅读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知识呈现方式,把抽象的、复杂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为课堂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例如: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建筑物的九大特征,内容比较复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过程中,如果只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按着教材一板一眼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教学过程会过于枯燥,学生的興趣也不能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可以把多媒体引进课堂之中,为学生演示我国多种多样建筑物的图片,加强学生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之中,课堂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开展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语文课堂上,传统的单一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相符合,更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以及其被动的方式接受知识,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局限在浅层,这种模式下学生显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出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其中课堂活动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吸引力十足,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课堂活动可以改善枯燥的教学氛围,摆脱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打造充满趣味的课堂,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高知识理解深度,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实现不断提升。
例如:学习《鸿门宴》一课,本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对于文言文本来就比较抵触,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作支持,教师很难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对此,为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活动,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情景扮演,把书本中的故事重现在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打造趣味课堂。这样,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故事人物的心态变化,对于人物性格特征也会更加了解,实现深度学习。
(三)注重知识积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还可以为写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增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增强阅读教学效率,助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一课,课文中有很多描述景物的句子,其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舞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和白花的形态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美妙的句子都是好的素材,教师要让学生积累下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持续进步。
(四)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良好阅读课堂的构建,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必不可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强化阅读方法的传授,重视阅读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把文章细化,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例如:学习《故都的秋》一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头到尾朗读一遍,努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在学生通读了全文以后,这时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了大概得了解,这时在指导学生进行分步阅读文章,教师要针对文章,循序渐进根据文章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一步阅读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學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五)注重提问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质量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阅读仅仅就是读,结果就是学生把课文读顺了,但学到的知识少之甚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教学策略。
例如: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前,可以提出问题:“别里科夫为什么喜欢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当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手段优化教学策略,才能最大限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马佐权.高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0,(3):60-61.